趙蓉
摘 要:包裝設計課程作為高職教育藝術設計專業的核心課程,課程知識體系所覆蓋的范圍極其寬廣,與市場的發展變化的關系較為緊密。針對包裝設計課程的特殊性,適宜采取項目化教學模式,通過模擬實踐的方式加強學生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深入體驗包裝設計工作的各個流程,充分了解與包裝行業相關的材料行業、營銷行業的專業知識,加強學生的職業精神與團隊意識,提升工作技能與綜合素質。
關鍵詞:包裝設計 課程項目化 教學
中圖分類號:TB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11(a)-0-02
《包裝設計》課程作為高職教育藝術設計專業的核心課程,課程的特征相當鮮明,學科知識具有較強的交叉性與綜合性。包裝設計與字體設計等專業課程相比,包裝設計的實用性更加突出,包裝設計必須緊跟時代與市場的發展,對消費者心理進行準確把握。字體設計等專業課程更加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強調設計知識的實踐應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仍然為廣大的高職院校所采用,實際的教學效果卻往往不能令人滿意,無法真正培養市場所需要的專業人才,導致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之間的人才斷層。項目化的教學模式能夠解決這一問題,將課堂教學轉變為任務的發布與執行,強調學生的參與。項目內容取決于市場的真正需求,因此才能培養真正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項目式的訓練方式也提升了學生的專業技能與實踐能力,加強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1 包裝設計課程使用項目化教學模式的可行性
1.1 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
高職院校作為職業教育的培養基地肩負了沉重的育人職責,教學目標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與變化而不斷調整,為了適應教學目標的變化,高職院校需要探索合適的教學方案以培養優秀人才。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合當代社會的發展,學生過度依賴老師的教育與指導只會讓學生喪失自主學習與思考的能力,削弱了學生的創新能力,無法激發學生對學習的愛好與興趣。學生接受傳統課堂的教學方式,無法迅速建立起完整的知識體系,知識過于抽象,理論無法有效應用于實踐之中,在無形中降低了學生的競爭力。
目前包裝設計課程的安排以老師為主導,老師首先在課堂上講解相關知識,發布課后任務,學生對課題進行分析與研究,擬訂草圖,有老師審核后進行定稿,最后由學生在電腦上收集資料,并完成設計制作。任務式的教學模式無法讓學生親身體會到參與感與實踐感,設計的作品不能真正滿足市場需求,設計之初缺乏對市場需求的調研。在作品印刷這一流程時,學生對印刷相關的專業知識并不了解,因此設計的產品可能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1.2 項目化教學模式的優勢
項目化教學最為重要的是使學生體驗到真實的參與感,通過真正的實踐與工作產生代入感。學生在整個流程中始終以項目的完成為主要目標,學生是項目執行的主體,老師負責協助學生完成項目。
2 “ 項目引導”“理實一體”的教學模式
項目化的教學模式最為重要的是項目的時效性,為了確保項目的時效性,高職院校需要與企業進行合作,引入真實的企業設計項目。這樣能夠確保學生體驗到的工作環境更為真實,老師按照項目流程對工作進行細分,安排不同的學生負責不同的工作。
2.1 建立項目組
首先應當建立一個項目組,項目組的總負責人由任課老師擔任,項目的人員由學生擔任。老師根據項目流程安排學生分別擔任不同的工作,學生首先需要對負責的項目展開全面分析,挖掘設計思路,這樣能夠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為了使項目化教學模式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高職院校應當擴展教學場地,增加學生室外活動的機會,建立校內實訓室。
2.2 市場調研
市場調研的目標是確定市場的真正需求,使包裝設計獲得更好的市場投放效果。首先應當找準產品的目標市場,研究競爭對手的包裝設計狀況,精準定位目標需求,對自身展開詳細的分析。教學課程所覆蓋的內容主要包括:品牌分析、了解產品、介紹包裝材料、造型設計、視覺設計、生產工藝、競爭對手分析、目標客戶分析。市場調研環節更加注重實踐性,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實踐應用相當重要,除了需要多加接觸企業與產品以外,需要更加貼近消費者。
2.3 設計與制作
在項目真正設計之前,前期的市場調查與分析的準備工作尤為重要。在設計中,首先要考慮市場的真正需求,再者要考慮設計作品的實現可能性,突出并強調設計作品的視覺感受。老師主要指導學生關于材料的選擇、生產工藝、作品結構、視覺設計,在完成作品設計后由老師帶領進入印刷廠進行參觀,了解更多包裝印刷的知識。
2.4 總結
在經歷了項目化設計實踐后,學生根據實踐經驗撰寫項目總結報告,反思實踐過程中的失誤與不足之處,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
3 包裝設計課程項目化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
項目化教學已被眾多高職院校接受并不斷實踐,隨著高職院校的老師對項目化教學模式了解的不斷深入,新型教學模式取得了不小的成果與進步,同時也在實踐過程中發現了更多的問題有待解決。
3.1 師資力量薄弱
目前高職院校的師資力量相對薄弱,隊伍結構過于單一,包裝設計的教師工資水平不高,福利待遇有待改善,吸引不了優秀人才前來應聘,從而出現了師資力量分布不均勻的狀況。從高職院校的教師應聘標準來看,學歷仍然是考核教師教學水平的主要標志,忽視了教師的設計技能與教學能力,評判標準不夠合理。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設計師無法走入課堂承擔教學職責,而高職院校的老師實踐經驗相對欠缺,無法很好地適應項目化教學模式的推進。最為重要的是,傳統的教學觀念仍然根深蒂固,部分老師對項目化教學的理解產生了偏差,將其作為案例教學的模式,各案例缺乏內在聯系與項目規劃。由于教學觀念的影響,部分老師沒有將項目化教學的模式落實到位,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
3.2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弱
學生在接受高職教育前,由于初高中教學模式的影響不具備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老師的全面指導使大部分學生喪失了主動學習的意識,因此很難在短時間內完全適應項目化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實踐能力弱,缺乏團隊合作精神,自我管控能力差,無法在段時間內迅速融入工作角色中,并積極承擔職責,完成課后任務。任務考核環節存在部分學生態度不端正的現象,只有少數學生嚴格按照評估標準完成考核任務,某些學生以權謀私,惡意降低競爭對手的分數,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不良現象,對優秀同學的積極性產生不利影響。為了避免這樣的現象產生,老師應當充當最后的評審員,對各項項目的評估進行最終審查。任務考核的方式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但也不能忽視這一教學模式存在的其他弊端,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
3.3 教學資源缺失
項目化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教育資源缺失的問題阻礙了項目化教學的推進。學校的圖書館書籍數量過少,手機更新換代的速度過慢,課程網站的建設遲遲不能完成,這不僅影響了學生完成任務的積極性,也降低了學生搜尋信息、查找資料的能力。高職院校沒有建立工作室,學生缺乏實踐的場所與設備,項目化教學模式的發展與實踐設備的更新不匹配,無法緊跟時代的變化,抓住企業的人才需求。因此,為了推動包裝設計課程的項目化教學改革,首先需要提升高職院校的教育資源與師資力量,積極調整教學模式與時代發展相適應,培養更加高素質的專業人才,解決企業的人才困境。除了緊跟外部環境的變化以外,更為重要的是自我分析與反思,總結經驗與教訓,對教學方式進行調整與完善,使學校的教育模式能夠滿足市場和時代的需要,能夠培養適應未來的高級人才。
參考文獻
[1] 樸成植.項目化教學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4):9-10.
[2] 于曉.關于高校包裝設計教學的幾點思考[J].大學教育, 2013(14):105-106.
[3] 李娟.以項目為載體的包裝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5(13):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