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
摘 要: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在自主創業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抓住信息時代發展產物,實現互聯網技術與專業知識技能的整合,對提高創業成功率有著現實意義。基于創業導向下的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涉及到的學科種類繁多,且市場應用強度高。對此,應當注重學生理論與實踐綜合能力的提升,合理運用模擬仿真實驗、實訓合作等實踐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學習到更全、更加實用的專業知識。
關鍵詞:高職 電子商務 創業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11(a)-0-02
電子商務屬于集市場營銷、信息技術、經濟管理與現代物流一體的綜合新興學科,對學生實踐能力、科學理論要求較高。融入真正的市場,提高就業競爭力,與創業成功率,應當圍繞職業教育主旨,加強專業教學調整,包括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與考核體系等方面的優化,從而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切實發揮電子商業實踐教學,對學生創業能力引導的作用。
1 優化教學模式
合理選擇課程教學模式,對提高學生就業能力有著現實意義。當前職業教育主旨、教學目標定位相對含糊,導致課程設計缺乏針對性與合理性;對此,應當圍繞創業導向,細化課程進度為多個、利于實現的教學單元模塊。如下所示;一是展開案例教學,將成功的電商實例引入課堂教學中,在師生探討或是小組討論交流下,有效傳授法律、業務運營、商務戰略、物流等方面的知識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使其對電商有著理性認識。二是展開任務驅動教學,根據學生知識水平與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分成若干個小組,圍繞課程教學要求,鼓勵電商創業小組上機模擬。讓小組通過完成教學任務,加深對電商知識點的理解與印象,從而確保學習效果。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分為任務設計、分析、完成與交流評價等環節,學生通過任務完成,能夠收獲更多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更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為確保驅動任務教學順利展開,任何細小環節都不能忽視,并加強監控教學質量,以及收集反饋信息,提出合理建議,通過評價反饋,幫助教師積累更多的實踐教學經驗。教師將電商基礎知識分布在虛擬任務中,組建任務模塊,但不給出模塊細節,讓學生通過角色運作,根據商務運作過程,完成電商活動。通過動手操作與不斷探究,連貫任務中分布的知識點,最終得出細節設計。三是展開小組討論學習模式,適用于理論課程體系教學,如涉及法律基礎、心理健康等的公共基礎課程;涉及大學英語、會計基礎、計算機應用基礎等的職業基礎課程;涉及圓形圖像技術、網絡營銷、企業電子商業管理等的職業技能課程。通過小組討論交流,能夠達到取長補短與規律性結論的作用,對知識理論掌握有著積極促進作用[1]。
2 加強專業實踐教學
首先要求院校加大軟件投入,加大模擬電子商務軟件,與物流、銀行與商城間的對接實力,為電商教學提供基礎保障。其次展開實踐教學,借助校園電商平臺、淘寶平臺等,指導學生完成注冊開店、認證等操作,加強進貨、物流等環節的指導,讓學生在開放性的教學環境中,通過摸索性實踐,接觸與認識電子商務創業與運營,實現書本知識的活學活用,讓學生在練習中摸索創業經驗。同時展開仿真模擬實驗,即借助信息化技術、模擬仿真軟件、計算機網絡等,圍繞仿真實踐教學要求,在實驗室展開模擬實踐。模擬實驗涉及網絡貿易、網上證券、網站開發、物流管理等方面,實踐性強,通過仿真實驗的真實還原,以及重復操作訓練,能夠基本掌握技能,為現實實訓、校外實習奠定了良好基礎。最后設立學徒制,由教師組織多個學生,組成創業團隊,團隊包括動手能力不同程度的學生,實現幫帶模式,從而帶動整體學生動手能力提高。或是通過師徒結隊方式,團隊帶動團隊,或是教師帶動班級等傳幫帶模式,迅速提高培養質量與學生技能。
3 校企合作教學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見習。校企合作后,教師能夠組織學生到企業提供的實訓場地間參觀、見習,由企業工作人員專業講解,讓學生感受到真實工作環境、流程,對日后就業與崗位工作有初步了解,從而調高學習與創業動力。除此之外,安排學生進行2~3周人文素質、電子商務應用調查、計算機應用等基礎實訓,以及網上商店與商務網站建設管理、網站推廣、商務禮儀與談判、物流管理等總額和實訓,最后一學期展開畢業實習,即安排學生到企業,展開幾個月的頂崗實習,學生入駐企業,并通過親身體驗,提高獨立自主發現于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動手操作等綜合能力,不斷提高職業素養,并要求完成畢業設計,從而提高就業競爭力。二是工作室模式。高校設立工作室,在教師的指導與鼓勵下,組織學生團隊運營項目,或是承接并實際運營企業項目,從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三是實訓室模式。基于企業投資的校內實訓室,企業將辦公場所,設置在校內實訓室,可完成對學生的培訓,或是聘用、帶領學生完成企業實際任務,以達到鍛煉并提高學生實際技能的目的。四是訂單教學方式。校企合作開焊訂單培訓班,畢業后的學生,可直接進入企業工作,同時能夠輕松應對崗位工作。訂單培養模式,是指按照企業任務要求,由校企聯合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同時設立教學課程,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培養企業需要的人才。企業人才培養成本降低,為企業提供了人才基礎。學校方面能夠快速培養復合型、創新型、實用型人才,職業教育競爭力隨之提高。五是創業模式,通過學生創業頭腦風暴,寫出可行性的創業計劃書,請企業專家介入指導與審核,并入住大學生創業園,教師指導學生自主運營,形成邊學、邊練、邊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業體系,實現課程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效結合,切實提高創業能力[2]。
4 優化評價考核體系
改變以往以實驗,或是期末考試分數,評定形式學習情況,應當實現多元化的評價與考核方式,鼓勵學生對項目運用過程中的態度、表現等,實現自評、互評與教師評價等多樣化評價。基于能力為導向的教學評價考核體系,應當加強對學生職業與創業等綜合能力,以及創新意識的培養,應當圍繞創業結果,根據創業過程表現,定期調整考試模式,圍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合理制定考核內容比例,實現“教”“學”教學有效結合,以及實踐評價一體化,確保專業教學效果。不僅要與課程體系配套的評價考核體系,還需要在考核內容上偏向學習態度、技能。減少筆試考核,多增設實踐成果,與實踐報告方面的考核[3]。
5 結語
以創業為導向的高職電子商務教學,應當積極轉換教學理念,本著校企結合、創業能力與職業培訓等先進理念,在整合教學過程中,貫穿電子商務創業綜合實訓項目,圍繞學生職業素質能力、創業創新與職業核心能力,制定配套的實踐、理論課程教學體系。在第一學期要求學生自己負責聯系企業,跟蹤產品市場信息,拓展線上銷售業務,并在其基礎上,設置相應的課程體系,讓學生在學習、實踐中摸索經驗與創業規律,幫助學生掌握一技之長,提高其團體協作、實踐操作能力。除此之外,還需根據課程教學體系,設立配套的評價考核體系,考核學生學習態度、實踐技能與報告成果等,并加強意見反饋與指導,讓學生尋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就業崗位或創業道路。
參考文獻
[1] 楊敏,黃翔.基于跨境電商方向的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以南昌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為例[J].職教論壇,2016(11):77-79.
[2] 馬妙明.“互聯網+”形勢下的高職教學改革的研究——基于“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視角[J].遼寧高職學報,2016,18(9):39-41.
[3] 王勝利.試論創新創業教育為重要載體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7(3):13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