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佳偉
摘要:現有的地鐵施工管理從計劃申報、審批到施工控制,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效率低下,通過建立運營施工管理系統,用信息化手段保證計劃審批、組織(控制)施工、施工統計三個環節的科學、高效、安全,具有重大意義。本文介紹了城市軌道運營施工管理系統的架構、設計原理和具體實現,同時通過南京地鐵的試運行實驗,對系統的性能指標進行了驗證。
關鍵詞:城市軌道交通;地鐵運營;施工管理;系統設計
一、地鐵車輛段施工管理涉及的內容
1.施工過程安全管理
實現對地鐵車輛段施工的信息化管理必然要涉及到施工的安全問題。安全是項目順利完成的前提條件,同時是地鐵車輛段施工項目的一切保證。地鐵車輛段施工項目通常覆蓋十分廣闊的面積,而且項目施工還要實現復雜多樣的功能,要用到十分全面的專業技術。那么建立的施工管理體系要想保證不出現安全問題,就應該成立一個專門負責安全生產的領導部門。該部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生產制度,明確各方責任,明確對各方的管理手段,制定的管理規章制度應該保證科學合理,保證施工人員在施工的過程中能夠規范的進行安全操作。地鐵車輛段的施工容易發生突發事件,安全生產需要對此制定應急預案,將重大的危險源一一羅列出來,明晰施工隊伍中的應急救援人員數量和名單,明晰應急救援器材設備的名稱、數量和位置,此外還要制定應急搶險的方案并實際的演練。為了避免安全問題的發生,還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以提升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工人們認識到事故發生的危害性,就能在施工的過程中自覺遵守安全操作的規范要求。
2.施工質量控制管理
設計工作是質量控制管理的一項內容。在施工前期,應該編寫完善的施工組織計劃,在此過程中需要做好施工設計方案的技術交底工作,以設計的方案、設計中要求的技術類型、技術要求編寫妥善可行的施工組織計劃。施工圖紙的要求是地鐵車輛段項目施工的依據。在控制施工質量時,要嚴格的按照圖紙要求的標準執行。以進場施工材料質量的控制為例,以設計的要求為標準進行質量檢查,嚴格按照進場材料的報檢制度完成相關工作,而且要做好檢查情況的記錄。當階段性的工程施工已經完成,就要及時檢查,及時驗收。此外要建立對于工程質量的反饋機制,為了保證反饋信息的及時有效,要委派專人不定期的檢查施工的質量,并向負責質量管理的領導反饋具體的情況,領導對于出現的質量問題,要及時研究解決的措施,專門責任檢查和反饋的工作人員要將上級領導的意見傳達給項目技術負責人,并及時解決問題。
二、施工管理業務需求分析
1.施工資質管理
地鐵運營企業對施工單位、施工人員的資質管理是施工作業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在施工開始前需要施工單位與地鐵運營企業簽訂安全協議,需要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能培訓并發放資格證。通過信息化實現施工資質信息的自動更新,不具備資質的單位、人員將不能通過系統進行施工作業的相關流程。
2.施工計劃申報
地鐵運營企業各設備部門根據巡檢、設備養護計劃及故障接報情況進行部門內施工計劃的總體安排,進行相關施工計劃的申報。需實現不用類別的施工申報無紙化申報,并進行不用類別施工的匯總可及視化展示。
3.施工計劃審批
施工計劃申報后需要設備部門、施工監控部門、OCC等多部門審批后方可施工,需通過信息化系統實現各級審批人在線完成審批、駁回,并進行痕跡化管理,便于查詢。
4.沖突檢測
檢測點主要包括:施工資質、地線封掛與拆除、施工資源、用車施工與下軌施工等。在沒有信號化系統的情況下,施工審批過程中主要依靠人工進行沖突檢測,容易出現錯誤,而且工作量大,需要通過信息化系統實現各類沖突檢測的自動提示,降低工作量、提高施工管理安全性。
5.行車通告發布
施工計劃審批通過后,需統一發布行車通告,下發施工序號,各施工單位按施工序號有序施工。需要信息化系統實現不用類別、不同種類施工序號的自動賦予,并實現各類用戶通告瀏覽器即可自行下載不用格式的行車通告。
6.施工申請、注銷
行車通告發布后,施工人員在施工前需要向OCC調度、段場值班員、車站值班員進行施工申請,申請通過后方能施工;在施工完成后需向OCC調度、段場值班員、車站值班員進行施工注銷。需要通過信息化系統實現施工申請和注銷的無紙化、自動發送申請和注銷提示,并自動形成施工進度數據。
7.施工統計
施工完成后,完成施工數據的統計,包括:時間利用率、施工計劃完成率、臨時計劃占用率。需要通過信息化系統實現不同類別、不同種類、不同專業各類施工的自動統計,提高準確率,降低工作量。
三、施工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1.系統的設計原則
(1)建筑工程管理系統要遵循分權限原則,即根據各部門、各崗位的不同,登錄系統后所顯示出的功能模塊也不一樣。這樣便會使得公司各部門職工在系統中工作時不會出現彼此干擾的現象,有利于統一化管理和簡便工作流程。
(2)在分權限管理原則的基礎之上,需要遵循一體化管理原則,由系統統一管理不同的業務模塊。建筑企業和施工項目的特點決定了業務模式的多樣化,各業務模塊又可細分為更小的模塊,分工越細致,越有利于實際的操作和管理,可以有效避免責任劃分的漏洞。
(3)管理系統應具備較高的可維護性,以及高度的可擴展、可移植性,同時支持DBZ/ORACLE/SYBASE/SQLSERVER/MYSQL等主流數據庫和websPhere/weblogic等中間件在系統中的應用,注重與其他系統交互接口的標準化、合理化。
2.系統功能結構
完整的施工管理系統,根據其功能結構可分為以下幾部分內容:
(1)個人辦公
個人辦公部門主要體現的是系統權限的統一化管理。其中查看公告和修改密碼的部門是系統中用戶的共有部分。通過查看公告可以及時了解公司最新的動態,而修改密碼則是在原密碼基礎之上通過系統的安全性。項目管理中,材料采購申請表和進度計劃表是必須要填寫的內容,相關人員根據實際需求填好材料采購表之后送交到項目經理處予以審批,同時也需要自己留一份存檔,因此將填寫好的材料采購單和進度表可分為兩種狀態錄入系統中進行保存。
(2)公文管理
系統的公文管理進一步體現出了分權限化管理制度,該部分內容可將權限門檻設置為企業中項目經理以上職位的員工。從上圖3.1中我們可以看到,公文管理主要由待審批材料采購、待審批工程進度、材料審批歷史、進度審批歷史四部分構成,這個公文管理的平臺是專為項目經理提供需提交申請文件的總平臺(包括材料采購計劃審批和進度計劃審批)。對于審批過的相關文件,項目經理可以單獨存儲,同時上傳到公共平臺中一份。
(3)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是企業中各項目部對項目進行的實際管理內容,如工程質量管理、進度管理、成本管理以及現場人員管理等。各項目部組成之后,項目經理根據工程的實際需求情況從企業抽調技術、管理、辦公等人員,并進行綁定人員操作。其次,相關工作人員固定下來之后,需要進行的是人員的分配和崗位職責、體系的建立,保證各崗位都有專業管理人員負責,并且要細化到具體的工作中來。如工程部各分項水、電、土建工程都有專業工程師(或技術員)負責該分項工程的現場質量管理。項目實際管理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是實際信息與計劃信息的對比,從而作出原因的分析和糾偏。
結語
施工管理做為地鐵運營企業的重要生產環節,信息化系統的建立具有重要意義,不僅可以實現施工管理全流程信息化、無紙化,而且可與物資管理、設備運維形成信息化系統閉環,提高整體運營效率,做好大數據分析,帶動城市軌道交通信息化發展。
參考文獻
[1]談志堅. 淺談地鐵運營應急的研究[J]. 科技風. 2018(18)
[2]董濤. 地鐵運營安全管理的實踐研究[J]. 科技風. 2018(14)
[3]王坤全. 地鐵運營網絡化管理模式研究及實踐探討[J]. 農家參謀. 2018(06)
(作者單位:哈爾濱地鐵集團運營分公司指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