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曉莉
摘要:信息化教學設計之目標設計 過去的小學數學教學目標設計,一直關注知識內容的目標設計,而沒有對教學內容的組織方式與實施過程目標進行設計。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教師要建立動態化的數學觀念,將教學目標進行分層。不僅要建立數學知識教學目標,更要建立學習過程與情感培養目標。適當地利用信息技術,在強調數學知識目標的同時,給學生機會去了解數學知識的來源,成為數學知識的探究者,也將情感與態度教學內容融入教學結構中,讓小學生在數學課堂中得到全面提高。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重要性
一、小學數學中運用信息化技術進行教學的重要性
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已經成為21世紀社會發展的顯著特征,就日常生活而言,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我們所使用的計算機、手機和各種平板等。而無論是電子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還是各種終端系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也影響著人們的交流方式,隨著各種信息技術的發展更是促進了我們的交流,使得我們單一方向的交流變成了多向的多渠道的。
小學數學教學對教師的專業能力要求很高,熟練運用許多媒體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是老師們進行課堂教學的關鍵。小學階段使用多媒體教學技術,使得小學數學教學呈現現代化方式,符合當代教育改革所倡導的理念。同時,現代化教育理念不僅僅只要求學生在課堂上掌握基礎知識,將多媒體教學技術融入于小數學教學中,還有助于推進小學生數學素質的培養,有利于學生素質得到綜合發展。
在教學中,將多媒體技術融入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大大地提高學生們對于數學課堂教學課程的興趣,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充實和豐富,而小學生們也可以通過更加具體化、形象化的教學內容更加簡單易理解的去掌握所要學習的內容。
二、多媒休技術與傳統教學相結合,激發自主探索精神
學生的學習不該是一個被動、傳統、說教的過程,而應該是一個以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為基礎的前提下,主動探求知識的過程,
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學生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在引導學生獲取知識時,為學生提供具體、形象和生動的實踐材料,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引導學生自主參與的過程。例如“元、角、分的認識”和“千克、克”的第一課時屬三年級教材中較難掌握的內容,傳統的教學常常使學生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難以用課本上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對于人民幣的“元、角、分”學生比較熟悉,我先讓學生復習一下它們的進率,大屏幕顯示一下人民幣之間的進率,學生一目了然,這就節約了教學時間,加快了教學速度,提高了教學效率。對于重量單位“千克、克”,我用計算機顯示了它們之間的進率關系,原來對這個問題,教師只能靠說,有時還說不清楚,板書又要花費較長時間,教師太累?,F在通過計算機的演示,這個問題很清楚地放在了學生面前,很快得到解決,而且學生也記憶很深,教學效果非常明顯。復習完這兩個知識點,再進行進一步的教學活動。為此,我設計了一份調查報告表,讓學生分小組到超市去購物,再根據學生的報告,營造一個虛擬的超市:利用多媒體大屏幕展示超市里的各種商品的價格,讓學生進行“購物”,學生興奮不已,大大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參與欲,于是迫不及待地想做“顧客”。根據電腦顯示,學生可以自己隨意購買各種物品,教師課前準備一個電子秤,學生購買各種物品后,然后拿到電子秤上去稱,教師協助學生稱秤,然后根據單價算出金額。也可以是“顧客”自由去花錢購物,將手中的錢計劃著去用,學生學習熱情達到高潮,這樣的教學,使學生既學到了數學知識,又接觸了生活知識,促使每個學生把所學的知識與生活實際通過網絡緊密聯系在一起,縮短了教材內容和生活經驗之間的距離,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自主探索精神得到發揚。
三、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法
信息化教學設計之內容設計 傳統的教學設計中,教師過于關注課本內容的設計,沒有重視小學數學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將教學內容限制在課本中。在信息化教學環境下,教師要突破課本的限制,將課內外知識有效聯系起來,不僅要聯系同一個領域的內容,還要從中選擇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內容。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將課內外知識結合起來,不僅可以突出教學活動的整體性,還能將不同章節之間的內容進行縱向聯系。新版小學數學教材特別注重學科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平臺去發搜集資料,組織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認識生活、認識社會、認識自然,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比如在講解“認識鐘表”的時候,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學習課本中的鐘表概念,更要利用信息技術將課本內容與之前學過的數字、圖形知識進行結合,通過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不同形狀的鐘表,組織學生讀出表中的數字,在復習的過程中學到新的知識。更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改變新知識的呈現方式,引入一個鐘表自我介紹的動畫,讓學生一邊觀看動畫一邊了解要學習的知識,有利于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設計效率的提高。
信息化環境下,教師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工具與手段,利用多媒體設備去促進教學內容目標的完成,利用音頻播放器與電子白板等設備去促進教學情感目標的達成。同樣在學習有關于鐘表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的諸多功能,給學生手繪一個漫畫故事,讓小學生意識到時間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建立珍惜時間的觀念,促進教學設計目標的層次化。教學目標逐漸科學,才能讓信息化的教學設計發揮其本身的作用。
結論
教育是我們國家重點建設和發展的內容之一,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學生們的不斷成長,將不斷的結合新時期的發展思想和理念進行相應的改革,小學階段作為學生們學業生涯開始的初始階段,在數學教學中充分的發揮多媒體教學技術的作用,改進教學資源和教學環節,進而不斷地創新數學教學方法和模式。
參考文獻
[1]林紅霞,李林,徐鳳,等.信息化教學設計中創設情境的幾種方法[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6):27-29.
[2]李文高,孫丹鵬.教學設計的新領域:信息化教學設計[J].保山師專學報,2006(2):60-64.
[3]高志軍,張玲.“教學媒體的理論與實踐”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J].電化教育研究,2008(12):46-50.
[4]楊豫暉.小學數學教學設計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1):104-106.
[5]劉志平,劉美鳳,呂巾嬌.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設計能力及其構成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9(9):77-81.
(作者單位:石家莊橋西區振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