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人們飲食結構的變化和馬鈴薯深加工技術的發展,我國馬鈴薯的栽培面積不斷增加。本文從馬鈴薯原原種生產發展狀況著手,分析了高效低成本快速生產馬鈴薯脫毒原原種栽培技術,馬鈴薯MOD栽培技術優勢明顯,可以進行廣泛推廣。
關鍵詞:高效;低成本;馬鈴薯脫毒原原種;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53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333127
1 馬鈴薯原原種生產發展狀況
近年來,隨著人們飲食結構的變化,我國馬鈴薯的栽培面積不斷增加,數量已高達4670400萬m2。馬鈴薯深加工技術越來越成熟,這些條件都使得馬鈴薯在我國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因此各相關單位都在進行馬鈴薯生產脫毒原原種方面的工作。由于各單位資金、實力的差異使得生產脫毒原原種工作的規模、方式也不相同。
通過對全國各生產單位相關生產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后發現,我國馬鈴薯市場潛力大,需求旺盛,但供給質量和規模遠遠達不到需求。除供需矛盾之外,還存在一些問題,如關于微型薯生產方面體系混亂,質量檢測手段也比較落后,馬鈴薯的質量堪憂,成本也居高不下。昂貴的價格讓許多用種單位和個人退避三舍,使脫毒種薯一直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阻礙了它的進一步發展。
1998年,我國研究出了新的馬鈴薯生產脫毒原原種即“氣霧”法。這種方法優勢和劣勢并存,技術方法先進,單株結薯率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但是如果采用此技術,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還需要較高的技術,即使滿足了這2個條件,最后結果也差強人意,因為這種方法生產的馬鈴薯產量少,耗費的能源大,得不償失,結合我國目前的實際發展狀況,如能源短缺,勞動力充足、廉價,土地面積廣闊。經過對上述優劣勢進行綜合分析可以發現,這種方法在我國普及難度較大,也不適合我國國情。
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相關科研人員立足我國馬鈴薯發展現狀,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摸索,研制成功了一種新技術即“馬鈴薯MOD栽培技術”。該技術的出現標志著我國馬鈴薯原原種栽培技術邁入了新的階段,開始向高效、低成本快速生產方向發展,解決了原來馬鈴薯原原種生產技術中存在的許多問題。“馬鈴薯MOD栽培技術”優勢明顯,主要體現在成本低廉、產量喜人、生產技術要求低、操作簡單等方面。這種栽培方法與傳統的紙筒育苗相比,更為科學,有效避免了傳統栽培產量小、質量參差不齊、土壤傳毒風險性高、操作繁瑣、成活率低等缺點。
2 馬鈴薯MOD栽培技術特征分析
馬鈴薯MOD栽培技術是一種先進、科學的栽培方法,它的研制成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完成的,其基礎是原有的紙筒育苗,以此作為研究起點,經過科研人員的努力鉆研和實踐最終取得了成功。該技術的成功除了上述條件外,還需要滿足以下條件:篩選最優質的基質,采用最佳的生產條件和生產方式。這幾個條件缺一不可,其中最佳的生產條件包括3個方面,分別是栽培條件、栽培方法和栽培技術;最佳的生產方式同樣包括個方面,分別是培養方式、培養條件和外部環境。生產方式主要指的是試管苗的生產。
2.1 高效、低成本生產特點分析
馬鈴薯MOD栽培技術具有高效、低成本生產的特點。其中低成本主要表現為3個方面。通過這項技術生產的原原種成本低廉,價格在0.1元左右,傳統價格維持在0.3元左右。如果單價成本低廉,那么一次性投入的成本也會控制在一個比較優惠的價位中,對于各相關單位和個人來說都具有生產能力,是一種合適的生產、投資方法;單位面積微型薯產量可觀,降低了生產成本。采用傳統方法種植馬鈴薯產量為3萬粒/667m2(1季度),氣霧法的種植產量與之相比差距懸殊,數量為40萬粒/667m2(2季度);MOD栽培技術法的單位產量為1000粒/m2,這種栽培方法不僅可以在室外使用,還可以在節能溫室內進行生產,生產季為2~3季/年,產量驚人,高達80~120萬粒/667m2。從上述數據中可以看出,該栽培方法與傳統法和氣霧法相比,優勢明顯,不僅生產高效,而且成本低廉;大力控制試管苗成本,原來采用的MS培養基在組織培養室中生產,這種生產方式成本較高,不利于工廠化生產,新的生產方法改變了傳統試管苗生產方法,從原材料、容器等方面進行了改善,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使其降為了原來的1/3。
2.2 簡單操作特點分析
MOD栽培技術與水耕氣霧法相比,在操作方面優勢明顯。普通的農民經過專業指導也能輕松掌握,無需耗費太多心神就能進行田間管理。
2.3 規格適宜特點分析
MOD栽培技術生產的脫毒馬鈴薯原原種規格適宜,一般為2~20g。
2.4 產量規模化特點分析
采用MOD栽培技術可進行規模化生產,年產量高達1000~1500萬粒。這樣的產量可滿足一個省份的脫毒馬鈴薯原原種單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田波,張光學,張鶴玲,等.馬鈴薯無病毒種薯生產的原理和技術[M].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1980.
[2]陳伊里,王鳳義,呂文河,等.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M].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作者簡介:馬紀(1967-),女,黑龍江省佳木斯人,本科,學士,副研究員,研究方向:馬鈴薯種苗培養及原原種栽培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