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華
摘要:冶金工程設計技術引入后,長期引入新的方法與理念,使用的均是理論與經驗結合的方式。隨著時代的發展,冶金工程包含的理論也更加豐富,設計了符合我國國情的設計體系,并用了新方法,增強了我國這項技術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關鍵詞:冶金工程設計;發展現狀;展望
前言
冶金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除了原有的冶金功能外,增加其他功能,提高生產效率,保證質量,并基于此保護環境,滿足市場發展對產品提出的要求,而這也可以幫助企業形成優勢,增加持續發展的動力,而冶金生產需實現控制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實現資源的循環使用。因此,企業必須加快技術的發展與設計理念的創新,提升生產水平。
一、冶金工程設計發展特征
1.1理論創新
設計是工程進行的前提,也是影響工程是否可以順利進行的因素,所以,其理論創新是基于現有的多個理論總結出新的理論內容,把技術轉化為生產力,明確項目的最終目標。而實現理論創新后,可讓工程運用現代化的設計理念,根據國家頒布的政策,采用前期設備保證工程質量,增加工程帶來的各種效益。各個鋼鐵廠競爭的本質是設計的競爭,而設計的創新是多個目標群建立的優化。
1.2靜態向動態、精準設計的轉變
原有的設計方式是以靜態設計為主,根據理論與經驗完成設計,但動態、精準設計是根據總體目標,對各單元作出合理判斷,隨后按照特定的方式整合,讓所有環節有序運行,以此建立工程的集成效應,優化目標設計。目前,冶金工程的設計已經完成了靜態向動態、精準設計的轉化,并廣泛用于鋼鐵廠的生產。動態、精準設計的目的是讓物質、能量合理轉化,精確信息參量。
1.3過程物理本質變化的新認識
完成冶金設計后,將其應用至制作流程中。在所有要素中,“流”“程序”對鋼鐵生產有重要影響。“流”是主要的物質主體,在多個載體上流動,而它所有的動作都會從“程序”中反映。
1.4設計方法的創新
使用先進的設計理念與手段,必須用技術作為輔助,比如模擬仿真等,實現設計的深化。而創新后,也要注意時間因素,確定最佳的時間節點與時間域等,以控制鋼鐵的生產。分析時間的表現方式,需要了解鋼鐵廠具體運行的時間,以發現生產線運行的規律,加快鋼鐵的生產速度。
1.5設計人員設計想法的改變
由于設計人員接受的是傳統教育,且有特殊的工作背景與經歷,他們對技術的掌握要優于對理論的掌握,在理論的研究上面有很多不足,且實際工作中已形成了既定的思維,遇到問題后會從單一的角度分析問題,限制了思維模式的拓展。所以,應改變設計人員的想法,豐富其思維層次,善于用多個思維分析問題,完成方案設計。
二、冶金工程設計方法
2.1加強冶金設備的質量和外觀設計
在冶金設備設計中,在綜合考量設備性能、外觀和結構等內容的同時,還要注重塑造良好的品牌意識和創新意識,努力降低國內外冶金設備設計方面存在的差距。盡管冶金設備產量小且單一,但是冶金設備的服役時間較長,需要設計者不斷提升自身的設計水平,努力將更多前沿的冶金工藝和技術應用其中,優化工業設計,促使冶金設備可以得到不斷的完善和改進,具備更強的品牌形象,在市場上占據更大的優勢。通過長期的創新和完善,冶金設備設計得到了有效的改進,設備整體結構和布局得到進一步地優化,基本上實現了系列化生產,促使冶金設備的色彩、外觀和人機工程學水平大大提升。
2.2融入現代化工業設計理念
在冶金設備設計中,應該協調美學設計和功能設計之間的關系。傳統冶金設備設計中,可以對已經淘汰的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尋求優秀的設計理念,為后續的設計提供支持。諸如,在高速線材設計中,線材卷取機逐漸被淘汰,但是為了滿足大棒材卷取需要,原本卷取機造型和結構逐漸被淘汰,具有一定的借鑒和促進作用。在上個世紀中期,板材矯直機體積較大,設備整體較為笨重,主要是借鑒蘇聯產品的結構造型,致使后續機械化設備的檢修和維護難度較大,而使用閉式機架后,可以借助換輥裝置更加便捷地開展工作,降低維護難度。
2.3 制定相配套的制度和規范
冶金設備較其他設備而言,工業設計規范較為匱乏。不同用戶要求不同,所以選擇的設計廠家同樣有所不同,難以實現冶金設備機組和整機通用型設計。盡管當前設計人員不斷努力,但是由于受到新技術和新設備的運用,為用戶提供的服務還存在缺陷和不足。所以,在設備設計中,應該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合理的工業設計規范和標準,為后續的冶金設備設計提供參考依據。
三、冶金工程設計的發展
3.1發展方向
目前,我國的冶金工程設計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構建了各個環節與技術的集成體系,并加入了最新的界面技術,而這些技術在國內眾多鋼鐵廠中的實踐,也加快了理論發展的速度。我國冶金工程設計的優勢為:眾多企業為了占據更多的海外市場,建立了企業間的聯合,并做到了新工藝、技術的集成。所以,未來的發展方向為在現有理論與設計方式的基礎上,與我國的項目緊密結合,加快新技術的推廣。此外,可把工程化集成理論作為載體,應用到項目中,分析項目落實后的效果,并在此基礎上探討新的發展思路,在實踐中,應事先循環生產,改變行業現有的發展模式,提升行業與企業的持續競爭力。
3.2 發展思路
在未來的發展中,提高冶金工程創新設計的總體戰略為:把工程學與動態、精準設計作為核心,創新理念,改變設計方法;把原有的方法與現有的方法整合,建立一個完整的體系;注重頂層設計的需求,根據我國新提出的工程項目,分析其需求,把創新后的理念與技術作為載體,融合工程動態運行的模式,精確操作流程,使鋼鐵生產轉型,拉動經濟增長,實現持續發展。
3.3 發展目標
基于冶金工程設計的現狀,未來發展需建立三個功能,并把這三個功能作為建設的目標。目前,鋼鐵廠冶金工程的設計應在制造功能的基礎上豐富屬性,根據多重目標提出的要求,完善市場的建設,并以此為基礎,提升所屬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減少資源的使用,建立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實現環境、社會、經濟的和諧統一。新型鋼鐵廠建設的目標為: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使用成本,控制鋼生產后污染物的產生,并保證生產用水排放后不會造成較大的污染;建立環保的生產體系,減少不必要的生產流程,讓流程的運行更加高效,資源使用后實現二次使用,實現生產效益的最大化,構建清潔化的運行體系;保持現有的理論優勢,縮小我國其余技術與其他國家的差距。
結語
我國的鋼鐵工業生產主要目的是滿足國內生產和生活的需求,并沒有十分依賴大量出口獲得經濟效益。我國政府大力支持鋼鐵工業生產的發展,促進了冶金工程設計人才的培養,以及理論的不斷完善。在當前資源節約型生產的理念指導下,我國新建和改建的鋼鐵廠,都要在生產中加入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的內容。中國鋼鐵工業的進步對我國,乃至全世界都有較大的意義。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們可以與其余國家合作,借鑒各國先進設計、生產經驗,促進冶金工程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譚昕.淺談在新環境下提升冶金工程企業經營能力的方法[J].現代經濟信息,2015(11).
[2]劉軍.冶金工程建設中對于環境保護措施的設計和實施[J].科協論壇(下半月),2011(07).
[3]蔣為民.中國冶金工程技術企業經濟危機下的國際化生存策略探索[J].冶金經濟與管理,2009(03).
[4]楊秦.淺議冶金設備設計的工業設計問題[J].山西冶金,2017,12(3):61-62.
[5]殷瑞鈺,張壽榮,張福明,等.現代鋼鐵冶金工程設計方法研究[J].工程研究-跨學科視野中的工程,2016,8(05):502-510.
(作者單位:黑龍江建龍鋼鐵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