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池
摘要:在我國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核心理念與重要環節之一是對專業建設的持續改進,而持續改進的關鍵是從跟蹤反饋中獲得對本專業的評價。文中將IPTSA循環理論應用于車輛工程專業建設的持續改進中,從教學過程質量監控、應屆畢業生、往屆生跟蹤、社會評價等方面建立了完善的反饋機制,并就調查反饋結果進行了分析與判斷,提出了相應措施,為車輛工程專業建設的持續改進提供了依據。
關鍵詞:工程教育;車輛工程;持續改進;反饋;機制
引言
近年來,中國制造業發生了深刻轉變,正在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乃至“智造強國”和“中國創造”轉型。2015年,政府制定了《中國制造2025》,將重點實施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智能制造、工業強基、綠色發展、高端裝備創新五大工程,其中“汽車”被明確歸類為十大重點突破領域之一。目前,在全國所有高校中設有工科專業的占83%,在全國所有高校專業中設有工科專業點的占41.5%。2015年,工科專業點在校本科生人數達524.7萬(占32%),工科本科畢業人數達118萬,《中國制造2025》十大重點突破領域相關的本科專業布點數約8000個,占工科的50%。2016年6月,中國成為《華盛頓協議》的正式會員,這將有利于提高我國工程教育質量、促進我國按照國際標準培養工程師、提高工程技術人才的培養質量,對于我國工程技術領域應對國際競爭、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義。
1專業認證的特征
與本科教學評估不同,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實質上是通過第三方專業機構對高校相關專業的辦學情況進行評價與評估,通過評價學校相關專業對認證標準的達成程度,來衡量該專業的辦學狀況。因此,專業認證有著與其他評估不同的特征:①專業認證僅對某一專業是否“合格”進行評估,不評估整個高校,更不是評優。②參與認證的專家主要來自企業界和教育界。③自愿認證。由有意愿參加認證的高校某專業提出專業認證申請,并參考標準進行自我評估。認證專家小組評審認證申請材料。此外,認證專家到校進行現場考察,走訪師生,并召開討論會。認證專家小組舉行會議討論,集體投票決定是否通過該專業的認證申請。④專業認證的有效期。有效期通常是3年與6年,在認證期滿前一年需要再次申請認證,以確保該專業認證有效期保持連續。
2車輛工程專業建設持續改進反饋機制的構建
2.1校內教學過程質量監控反饋機制
車輛工程專業為保證總體培養目標、畢業要求的實現,須在課程教學、實驗教學、實習教學、課程設計、工程實踐和畢業設計等主要教學環節進行嚴格的過程管理和質量監控[4]。因此,學校針對主要教學環節制定了各項教學管理質量標準和教學管理文件匯編,同時學院針對車輛工程專業特點制定了相關質量標準。車輛工程專業教學整體管理架構為學校、學院和教研室三級組成,各管理機構有明確的分工和職責,負責對教學工作全過程進行組織、監督和評價。而在教學過程質量監控反饋機制中,執行角色包含了學校教學管理機構(教學主管校長、學校教學委員會、教務處、評建辦、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學院教學管理機構(院領導、教學辦、院教學委員會、學院督導組、教研室主任、專業負責人和學生信息員)以及課程組成員等。車輛工程專業依據相應管理文件與質量標準,建立了決策與指揮系統、教學目標系統、教學執行系統、教學評價系統、教學信息集成系統、教學反饋調控系統等6個子系統,每年每學期定期、不定期獲得教師教學評價、學生學習評價、教學管理評價、專項教學評價等反饋情況,提供任課教師、專業教研室、教學委員會作為專業建設持續改進的參考依據。
2.2整車的測試驗證
新開發的產品除按國家強制性認證法規進行強制性檢測和定型試驗外,為了考核各系統和整車性能及耐久可靠性,除了按照定型試驗規范外,還可以在各個試裝階段視驗證情況安排數量不等的各種機能、性能和整車耐久試驗,通過增加N值來充分驗證。對整車及各系統、總成部件的強度、應力工況以及工作可靠性、整車的動力性、經濟性、制動性、操縱穩定性、平順性、通過性、噪聲、可靠性、耐久性、3萬公里可靠性耐久(Crossconutry)試驗等方面進行驗證考核。企業應建立完整的測試驗證體系,配備相應的部門及專業試驗人員完成上述測試驗證。
2.3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
我國目前的工程類科技人才隊伍仍然存在結構性問題,而且沒有融入國際人才評價體系,引進國際化優秀人才有環境、觀念和機制等制約因素,導致制造業發展創新遇阻。對于在高校中占比最大的工程教育,如何抓機遇,培養社會發展所需的技術人才,更好地服務產業的升級轉型,這既是高校迫切要找的答案,也是產業界最關心的問題。圍繞《中國制造2025》的重要載體———汽車,為培養能動態適應當今制造業創新發展的工程類科技人才的需要,筆者所在院校計劃以中德汽車職業資格培訓與認證中心和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基礎,對實踐教學體系進行有效的改革。首先,按汽車產品生命周期,以汽車設計、結構分析、零部件加工制造、零部件及整車試驗和汽車后市場服務這一流程,整合實驗教學資源,建立汽車設計、模型制作、汽車結構、汽車分析、汽車零部件制造、整車及零部件試驗、汽車環境、汽車服務共8個實驗平臺,共計26個實驗室。其次,按設備類型、用途以及教學目的等,分層次搭建“課程教學實驗平臺+全地形車+低速電動車”、“學習興趣小組平臺+汽車零部件拆裝+汽車設計大賽”、“汽車競賽平臺+巴哈賽車+方程式賽車”及“教師科研平臺+電動汽車+智能汽車”四大創新實踐教學體系。
2.4社會評價反饋機制
1)每次修訂培養方案時,以座談、問卷調查的形式向用人單位征求意見和建議。邀請畢業生工作人數較多的用人單位參與,收集單位的反饋信息。根據調查反饋結果與平時了解到的情況進行分析,作為下一輪本專業培養方案持續改進的依據。2)利用就業季對用人單位進行調查與交流。在就業季,學校每年要舉行大型招聘會,而學院每年都會根據用人單位需求組織專場招聘會。來招聘的人員都是選人、用人的專家,對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專業要求有著較好的把握。本專業利用上述機會組織有關領導、專業教師、輔導員與用人單位招聘人員溝通交流,并通過問卷了解用人單位人才需求與本專業畢業生在用人單位的工作狀況。這些數據與意見建議可以有效推進本專業學生培養方案的不斷改進完善。3)平時利用教師出差、開展合作項目、指導“卓越工程師”實習等各種機會對用人單位進行調研。該項工作由車輛工程專業教師不定期進行,主要了解畢業生在用人單位的工作表現,以及用人單位對畢業生能力、知識結構等方面的新需求。
結語
綜上所述,車輛工程測試及產品認證,在汽車設計、開發、制造、銷售環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環,任何一個開發成功的產品都經過了無數次的測試驗證,最后取得相關部門的公告、認可,產品最終上市銷售。據汽車行業資深專家表示,如果中國汽車開發過程沒有完整的汽車開發控制及測試驗證技術,國內自主品牌企業就談不上具有完全意義上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要想打破國外對中國關鍵汽車技術的壟斷,提高自主品牌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我國民族汽車工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總結產品測試驗證中得到的經驗數據,用于汽車的設計制造,實現由汽車生產大國向汽車設計開發強國的轉變跨越,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
[1]鄭大鋒,陳礪,王秀軍.OBE工程教育理念與化工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7(5):154-157.
[2]林健.工程教育認證與工程教育改革和發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10-19.
(作者身份證號碼:13032219870105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