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成兵
摘要:近些年來政府對礦山資源回收率的要求越來越高,加上礦山開采條件發生了變化和礦山開采程度的逐漸加深,造成礦產質量出現了一定的波動。其主要原因還是礦山地質工作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筆者根據多年工作經驗和相關資料的查詢,分析了我國礦山地質工作的現狀,并針對其中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礦山地質工作;生產;現狀;對策
礦山地質工作是礦山生產、資源開發中不容忽視的一個環節,主要是為礦山生產提供足夠、可靠的地質資料,保證礦山生產的安全可靠以及資源開采的科學合理。通過礦山地質工作的勘察,一方面,可以較為準確地預知礦山生產的進行,然后根據礦山的資源儲量和生產規模而推測礦山的服務年限,進而尋求方法延長礦井壽命。另一方面,還可以有效地擴大礦山的儲量。在礦山生產和開采過程中,在保障礦山安全、保證經濟利益、提高開發效率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礦山地質工作具有重大意義。
1我國目前礦井地質工作的現狀
1.1礦山地質工作人才極其匱乏
我國目前的礦山地質工作面臨著嚴重的人員素質較低的難題,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專業技術人才的匱乏。相對而言,參與礦山地質工作對礦山地測系統的專業技術人員吸引力較小。越來越多的素質較高的地質工作人員選擇其他工作,人才的流失極為嚴重,帶來了極大的人才匱乏危機。就我國目前現有的情況來看,參與到礦山地質工作中的高級工程師以及高級技師寥寥無幾,其他人員也大都是別的專業改行過來的年輕人,工作時間較短,工作經驗欠缺,業務能力不足。目前的地質工作人員整體素質較差,應付一般的地質工作尚可,但基本沒什么時間對地質結構進行認真的分析,對于礦山運行中出現的重大地質問題根本無法很好的解決。
1.2 設備數目不足,更新速度過慢
我國目前礦山生產和開發中,可利用的礦山鉆探設備嚴重不足,而現今投入使用的設備也大都嚴重落伍,沒有及時進行更新換代。而且在設備出現較為嚴重的損壞時,很難進行維修恢復。以我國目前的一支礦山地質隊為例,擁有的18臺抽放機中,有4臺被嚴重破壞無法投入工作,有7臺過于破舊,根本無法滿足礦山地質工作中地質檢測、探放水工作以及有毒氣體抽放的需要,使礦山地質工作無法在指定工期內完成,制約了礦山的正常開采。
1.3.礦山地質鉆探隊工作人員技術工人嚴重缺乏
我國目前從事生產礦山地質鉆探隊的工作人員不僅面臨著人才流失嚴重的問題,現有的地質工作人員,尤其是從事鉆探工作的技術工人也面臨著嚴重的缺乏。筆者通過相關資料查詢發現從事礦井鉆探工作的人員中,本科生和經驗豐富的老技術工人在總工作人數中所占的比例連10%都不到。經驗豐富的技術工人同樣流失嚴重,造成鉆探技術工人的整體素質較低,技術力量薄弱,再加上設備的更新較慢,使得鉆探隊在井下進行地質探測工作時難以得到精準可靠的地質資料,無法實現對礦山的合理部署,給礦山的正常開采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2我國目前礦山地質工作中影響礦井生產的主要因素
2.1礦產回采過程中出現的小構造影響礦山生產
礦產在回采的過程中,工作面內礦層中出現的小構造會對地質工作產生較大的影響。其斷層落差一般1米左右,這些小構造雖然較小,但對礦山的生產管理有著很大的影響,因為對其沒有提前預測預報,沒有提前采取有關的防范措施,加上礦山產量大,工作面推進速度快,等補救方案確定時,往往已經推過了構造影響區段。
2.2檢測工作不到位影響礦山生產
一般而言,地質檢測是以前期的地質檢測成果資料作為參照物,對一定范圍內的礦山開采設計合理方案。所以在地質工作檢測力度不足的情況下,如果在進一步的礦山工作面順槽掘進的過程中出現新揭露的影響較大的地質構造,將會導致工程無法按照之前設計的方案進行,導致設計方案的臨時修改,而這種修改對整個礦山生產的打擊是巨大的,同時也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2.3 落后的地質工作影響礦山生產
由于地質先行檢測工作的欠缺,礦區的巷道或工作面在不斷掘進的過程中會不斷揭露新的地質構造,如果出現沖刷體厚度達到礦層厚度的30-50%或者落差達到4-5米的情況,將會直接影響到工程的進行,導致連續礦產工作面的臨時改變,影響正常的礦山生產的連續性。
3改善我國目前礦井地質工作的對策
3.1加強礦山生產中的管理力度
一個優秀的礦山隊伍的建設離不開各種完善的管理方法及規章制度。在加強礦山生產的管理力度時,不僅要建立科學合理的各種管理方法及規章制度,還要加強落實安全質量標準化,讓每一位基層地質工作人員在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的同時也能加深對地質工作的理解,增強工作責任心,從而提高地質工作的整體質量。
3.2加強對礦山地質工作人員的培訓
提高礦山地質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離不開培訓和交流。在礦業公司和生產礦山中,要建立有關地質工作的培訓班,加強對工作能力較差的年輕人以及鉆探人員的培訓,提高整體的業務素質,保證其在礦山生產中及時準確地獲取地質資料?;鶎拥牡刭|人員也要進行自我加壓,注重在日常工作中的鉆研和總結,通過各種方式進行自我學習,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另外,由于我國目前生產礦山的基層地質人員的時間大都花費在日常生產當中,很難有對外交流學習的機會和時間,所以對于外界先進的理論、技術手段以及管理理念都知之甚少,在面對現場管理時,容易出現不知從何下手的情況。所以,加強各生產礦山和集團公司對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不僅要進行理論教育,還要將其送出去,讓他們不斷接受新的理論和技術手段,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礦山生產過程中能夠盡早發現各類地質災害的預兆,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大地質災害的發生。
3.3 提高地質隊伍的專業水平
礦山地質工作對于礦山正常運行的重要性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公司和企業高層的認可,提高地質隊伍的整體水平是提高地質工作水平的重中之重。一般而言,每個生產礦山要至少具備5人以上的地質專業技術人員以及一支技術水平較高的井下鉆探隊伍。為此,要加強對技術人員的專業培訓,并逐步改善鉆探隊伍設備落后的局面,一步步完成設備的替換升級工作。還要加強與高校和科研單位的合作,加大對新設備、新技術的引進,讓地質工作更好地為礦山生產提供科學正確的基礎資料,使基礎地質工作具有更強的時效性,改變以往遇到重大地質問題后出現緊張混亂的情形。
4結語:
礦山地質工作一直是礦山生產和開采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雖然我國目前在礦井地質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弊端,但相信隨著礦井生產管理力度的加強、地質工作人員業務素質的提高、地質隊伍的越來越專業化,礦山地質工作在礦井生產中將會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紅霞.煤炭企業人力資源存在問題及管理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1(19).
[2]付桂湘.淺析新時期煤礦地質工作[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07).
[3]劉洋.談礦井地質工作的內容和研究步驟[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09).
(作者單位:四川省甘孜州九龍縣里伍銅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