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磊
摘 要:近年來鄉鎮經濟實現了飛速發展,鄉鎮文化站的建設落實已成為必然,因為可通過鄉鎮文化站來達到文化傳播的目的。基于此,針對新形勢下鄉鎮文化站創新群眾文化工作的方式進行研究。
關鍵詞:鄉鎮文化站;創新;群眾文化
群眾文化具有一定的娛樂性、自發性和教育性,是極為典型的社會文化種類,是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實現小康社會這一目標,應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前提下,強化人民群眾的精神文明教育工作力度。現階段,鄉鎮文化站的群眾文化傳播工作面臨著諸多的阻礙性因素,因此,對群眾文化的傳播形式進行創新可謂是必然趨勢。
一、新形勢下鄉鎮群眾文化的特征
1.1群眾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在日趨增加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在日漸提高,人民群眾不僅對于物質生活的需求在不斷增加,而且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生活的影響。當前,人們的基礎生存需要已經得到了滿足,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要想進一步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就應當通過文化活動的傳播方式,最大程度地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
1.2群眾文化的傳播呈現出了多元化的趨勢
在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背景下,人們對于文化傳播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時體現出了一定的多元化趨勢,在進行文化擇選時更具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也給精神文化的推廣提供了極為有力的條件,特別是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進步,拉近了人民群眾和社會的距離,人們對于文化類別的擇選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拓展,加強了人們彼此之間的聯系,獲取文化信息的渠道逐步拓寬,文化選擇空間得以進一步拓展。
1.2目前我國鄉鎮群眾文化工作中的不足之處
鄉鎮文化機構的基礎設施簡陋,工作人員又少,無法開展較大規模的文化活動。鄉鎮文化活動的主要內容就是:放電影、舉行乒乓球比賽或者傳統節日的歌舞表演活動等。究其原因,主要還是投入資金太少,上級領導不重視鄉鎮文化建設,其次是組織人員太少,無法開展大規模的、人們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導致群眾參與熱情不高。
二、開展鄉鎮群眾文化工作的改進措施和有關策略
(一)要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參與文化建設活動的積極性
我們要充分發揮群眾的力量,他們不僅是國家物質建設的主要實施者,還是精神建設的主要參與者。我們常說,藝術來源于生活,要想創造出深受人們群眾喜愛的文藝作品和文化活動,還是要貼近群眾生活,深入了解群眾情感生活。現在有很多即興表演作品是表現時代日新月異的發展過程。這些作品充分表現出創作者對社會發展的喜悅,對夢想的熱烈追求,他們的創作熱情在作品中得到充分體現。也許這些作品的表現手法比較稚嫩、粗糙,但從中也可以看出創作者淳樸的個性,同時,在作品背后蘊涵著厚重的生活底蘊,濃郁的地方生活氣息,愈發顯得真實感人、清新樸素。因此,我們在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要充分調動人們群眾的參與熱情,文化建設的健康成長離不開人們群眾的支持,我們要不斷開發人們群眾的文化潛能,只有在廣大人民群眾的熱烈支持下才會有文化建設中的輝煌成果。群眾是文化活動的主體,我們要開展更多群眾樂于參加、便于參加的文化娛樂活動。鄉鎮群眾文化活動特別能體現地方特色和民俗風情,我們要鼓勵更多的群眾通過自導自演的形式參與到活動中來,在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此外,根據地方經濟發展情況,也可以安排專業人員對業余愛好者進行指導和訓練,讓群眾文化能夠發展得更好。
(二)加強鄉鎮群眾文化機構的建設,發揮鄉鎮的領導作用
目前,鄉鎮群眾文化建設的資金費用全部是由國家財政來提供的。國家提供的資金很有限,所以要將這筆資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才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我們要將鄉鎮文化建設機構當做群眾文化基地來經營,投入資金完善其中的基本設施。這樣做的最終目的是以群眾文化基地為核心,不斷將群眾文化的魅力向周圍村鎮擴散,產生更大規模的影響。在為群眾文化建設機構提供硬件設施的基礎上,還要對已有的群眾文化資源進行合理應用,才能實施具體的文化活動。要將鄉鎮群眾文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緊緊地聯系在一起,才能全面提高鄉鎮群眾文化建設的質量和效果。除了要加強基礎設施配備,還要完善鄉鎮群眾文化干部制度,合理增加工作人員的數量和工資待遇,有利于鄉鎮群眾文化基地的快速發展。
(三)不斷加強鄉鎮群眾文化活動內容的豐富和創新
基本上,各個地區的鄉鎮基層群眾的主要娛樂活動就是賭博。賭博之所以會成為群眾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娛樂活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群眾的自身修養和人文價值方面的發展比較落后,同時鄉鎮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單一性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大部分文化活動都比較枯燥,缺乏新意,所以基層群眾更愿意尋找自己喜歡的消遣活動。為了促進鄉鎮基層群眾文化的快速成長,有關部門和工作人員要借鑒各種相關歷史資料,利用有限的政府資金和人力資源,重新構建和創新鄉鎮群眾文化活動的內涵。比方說:以前舉辦的文化活動是籃球比賽、象棋比賽等,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開展更有發展前途的文化活動,可以是書畫比賽、手工藝作品展覽等,農民朋友不需要投入太多的金錢和精力也可以參與,同時讓群眾文化活動內容變得更豐富,更有新意。
《四》增強群眾文化建設力度,創新理念
新形勢下的群眾文化建設,應將科學的群眾文化理念作為文化傳播的基礎內容,以實現群眾文化建設工作。在此過程中,應參照國家的相關法律規章制度或者文化機制等,對文化傳播人才進行深入分析,對發展理念進行創新,積極帶動群眾文化的全方位發展和進步,并對文化傳播方式進行深層次的改革。其一,應樹立系統化的群眾文化發展機制,將“人本”思想作為根本理念,使群眾文化建設滿足新形勢下日益提升的文化需求。尤其是近年來,我國鄉鎮文化站所肩負的責任日趨增加,應體現出文化傳播的多元化和個性化,進而逐步滿足人們對于服務和建設的實際需要。另外,需要圍繞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促使文化建設更具制度化、規范化和多元化特色,使群眾文化得以科學化發展。其二,要想構建系統化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應對群眾文化的形式、內容及理念等予以創新,促使群眾文化體系的構建更合理。值得一提的是,在基礎文化的建設過程中,可區分不同形態的群眾文化形式,對群眾文化的特點和規律等進行認真分析,健全群眾文化公共服務體系。
參考文獻
[1]房超凡.淺談新形勢下鄉鎮文化站創新群眾文化工作的思考[J].東方企業文化,
(作者單位:菏澤高新區呂陵鎮文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