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陽
【摘要】金融衍生品是一把雙刃劍。金融衍生品能夠在現今社會得到飛速發展主要是金融全球化的影響,同時由于金融自由化的步伐的加快,各種與市場相關的風險也應運而生。金融衍生品能夠很大程度上達到降低市場風險的目的,但是投資者不僅僅是在轉移風險,還可以投機。也就是說,潛伏于金融衍生產品交易中的風險是很大的。本文以摩根大通倫敦鯨事件為例,探討了巨虧暴露出的問題,從風險控制的角度分析了問題產生的原因,最后為我國企業加強企業內部控制提出建議。
【關鍵詞】內部控制 風險管理 風險評估 信息披露
金融衍生交易產品的交易風險,主要存在于衍生交易產品自身高的杠桿率,衍生交易產品實行的大多是保證金的交易,也就是說在繳納少量保證金的條件下能夠交易的產品價值可以高于保證金數倍。交易主體能夠獲得額外收益或者虧損就可能超過現貨的市場價格主要是因為套期保值交易中現貨的價值無法等同于衍生交易的產品價值。目前我國不少企業都涉足衍生交易品,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好衍生交易風險是每一個企業的首要任務。
一、案例回顧及暴露的控制問題分析
摩根大通倫敦鯨巨虧事件并不是毫無征兆的,其信號就是2012年5月10日的緊急電話會議。會議上由摩根大通的首席執行官戴蒙的言論引起關注,CIO辦公室的損失巨大,無法彌補。公司次日股價開盤就大跌8.83%,在收盤之時跌幅更是達到了10%,當日全天成交量的跌幅跟前一天相比放大了6倍。其公司在7月13日的公告中顯示第二季度衍生品交易損失在“倫敦鯨”事件的影響下達到44億美元,由此可以分析出其中暴露的問題。
(一)風險評估問題
CIO在整個事件中,都沒有進行認真的思考,行動上也缺乏執行力,無法達到減少合成信用組合的目的,過于依賴于數理模型統計的結果而沒有對其進行仔細的分析和嚴格的壓力測試。摩根大通采用了多個指標來計量和監控相關風險,而CIO用VaR模型來監控市場風險。為了能夠良好的分析并減少合成信用組合,摩根大通寄希望于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的模型,但新的模型并沒有預期的效果好,反過來給予了公司更大的風險。同年5月,新模型的分析和執行錯誤才被摩根大通發現,CIO又推翻新的在險模型,重新采納前期模型。
(二)風險應對問題
CIO即使是在事件發生后具體的交易人員也沒有具體了解他們本身應該承擔的必要風險,從結果看來,他們依舊十分的積極,認為市場一定會自己發生反轉,即使他們持有的頭寸在三四月份承受了巨大的損失,因此他們得出損失是異常的、市場只是暫時性波動的不當結論,導致損失進一步增加。
(三)控制活動問題
在控制方面,CIO沒有一個好的風險控制職能來進行指導,而且一直在變動其關鍵控制崗位上的員工,與此同時,沒有一個正常或穩健的風險委員會架構和流程。2012年2月,摩根大通的管理層和CIO中負責業務檢查的人員認為合成信用組合狀況良好,但后來結果顯示風險權重資產規模不斷擴大、其交易結構也越來越趨于復雜,于是CIO只能加大持倉量以達成減小風險權重資產的目標,截止到3月23日,才發現真正的問題,但此時CIO已累積了大量頭寸。
(四)風險限額問題
對于風險限額問題,摩根大通公司顯然不是十分的謹慎細致,盡管它在公司層面和業務層面兩個層級上進行風險限額分析。在CIO看來,對于不同的合成信用組合,有著不同的特征和風險因子,應采取不同的也就是具備有對應特質的風險限額,譬如對于某些特定風險還需要采取低于平均的水平的情況。
(五)監控監管問題
在CIO及其業務前期上的監控缺乏,但這一切都是因為CIO負責人具備的較高地位,而且高級管理層對CIO的認可度也特別高,所以公司層面治理機構該有的監控無法達到應該具有的程度。CIO在減少合成信用組合的策略上缺乏認真的思考和貫徹,更沒有接受CIO以外的第三方的檢查。
二、案例產生原因分析
(一)制度漏洞
針對金融危機產生的巨大破壞力,美利堅合眾國制定了“沃爾克規則”,在其中申明銀行可以進行對沖交易,但是不能依靠銀行本身的資金。雖然規則看似嚴密無縫,但是規則在整個事件中,卻沒能起到任何作用。原因很簡單,合成信貸交易是摩根大通的主要衍生品交易方式,該類交易是一種不匹配的大規模對沖操作,并不是依靠銀行本身的資金去進行對沖交易。因此就法律角度而言,這種非禁止性交易行為是有跡可循的。
(二)非審慎評估與模型的風險
首席執行官戴蒙在發言中坦承了計算交易風險的模型的漏洞,不管是否是模型存在著問題,依舊可以看出相關負責人的基本態度,在沒有清楚認識風險模型之前進行審慎風險判定,而是一味的將風險模型的傾向作為始作俑者來批判,相關虧損的風險也是由于其二產生的。其實,CIO即使是在事件發生后具體的交易人員也沒有具體了解他們本身應該承擔的必要風險,從結果看來,他們依舊十分的積極,認為市場一定會自己發生反轉,因此他們得出損失是異常的、市場只是暫時性波動的不當結論,導致損失進一步增加。
(三)CIO管理錯位
CIO實際的負責人是首席投資官,但是它的理論直接負責人卻是首席風險官,二者的區別很大。首席投資官在內部的實際影響力憑借CIO營運的低成本和營利性而變得巨大起來,影響力大了之后也就理所當然的不會去服從首席風險官的領導,由此產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和沖突。從內部環境角度來看,摩根大通在權利和職責的上并不十分恰當,其組織結構也有待進一步改善。
(四)CIO管理目標發生改變
摩根大通公司除了7200億美元左右的貸款資產之外,將其坐擁的1.1萬億美元的存款的其他部分全部用于投資。為了進一步加大投資,需要獲取更多的資金,所以CIO在2006年投資企業和抵押債務,并在轉型中逐步增加了投資規模,其目的就是為了增加利潤。但是與此同時,CIO投資組合的高風險性也越來越表現的明顯了,CIO部門的資產組合風險價值已經遠超于投行部門,而這也是不正常的。
三、啟示及建議
摩根大通公司倫敦鯨巨虧事件引起的這20億美元的巨額虧損給人們以啟示,即使是憑借控制體系和風險管理從眾多的公司中脫穎而出的摩根大通公司也并不是萬能的,風險控制必須要借助外部監管的力量,摩根大通的虧損就像是向華爾街金融業打出的一記猛烈的重拳,產生讓人無法忽視的影響。企業的套期保值與風險對沖是在我國不斷完善市場體系中不斷發展的,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國企業應從摩根大通倫敦鯨巨虧事件中汲取經驗和教訓。
(一)堅持嚴格和靈活的交易策略,保證控制活動的有效性
管理層的風險應對可以憑借有效的控制活動得到實施,制定嚴格并且靈活的交易策略是任何一個企業在進行金融衍生產品交易的時候都必須具備的。第一,沒有一個企業能夠達到完全的認識交易市場未來的發展方向,其中包括對波動的幅度和強度、運行時間的長度的估計,也就因此對于市場運行方向的估計也不一定是完全正確的。第二,這是一個具有困難和挑戰性的事情,因為要決定如何關注對主體面臨的各種風險。由于存在對市場未來發展方向估計的有限性和風險評估的挑戰性,所以應在對交易風險合理而仔細的分析后,根據市場發展的方向靈活改變原有的交易策略。第三,在出現虧損時,不能存在僥幸心理,要嚴格執行之前制定的止損平倉和調倉制度。
(二)堅持合理溝通,嚴禁信息隱藏的行為
在整個事件中,摩根大通公司都沒有表現出合理和完善的溝通匯報機制,信息的披露也無法達到充分和及時的要求,公司也不能夠通過借助其他的力量來遏制戰爭的升級。所謂的遏制戰爭的升級,就是能夠建立合理溝通匯報機制來杜絕當事人進行信息隱藏。這就需要在風險管理部門、金融衍生產品交易員與負責人之間形成溝通匯報制度,關于衍生品交易的風險敞口,以及企業可能遭受的損失和盈利能夠定期或是不定期的進行溝通匯報,為形成民主的科學決策提供高質量的參考意見。
(三)堅持合理利用數理工具以避風險
企業財務報告中所暴露的內部控制的重大缺陷也會由部門的相關業務活動所導致。企業要正確認識到數理統計模型所得出的結果是歷史數據基礎上的未來預期,而交易市場的發展在結構或者整體上都可能會大大超出歷史上的所有的偏差分布,從而導致數理統計模型的統計分析和預測的失靈。也就是說經營者在利用模型進行相關情景假設和壓力測試的時候,不能夠過分依賴數理統計模型的統計的結果,也要充分考慮到會有意外的極其惡劣的情況的發生。尤其是那些擁有良好業績的管理者,更應對市場的力量懷著敬畏的心理,必須避免盲目的樂觀的思想態度,要充分審慎的預測和規避相關風險。
(四)完善企業內部治理結構,改善企業薪酬激勵制度
企業應改革企業薪酬激勵制度以改變收益個人化和責任外部化的現存局面,使企業經營管理層和交易人員的交易收益和責任相匹配。要完善內部治理結構,不能過度地追求外在規模“量”的增長,而要注重金融機構內在管理水平“質”的提高。同時,企業也要高度重視風險的防控和預警機制的健全與完善,以防范企業內部的道德問題。
(五)加強企業自律管理,健全企業信息的披露機制
為了良好的發揮社會監督機制,對于企業來說,透明化很重要,不僅僅是企業,包括經營行為都要透明,尤其是要制度性的約束大型金融機構以此防范道德風險,同時,也要匯集全社會的智慧以及時發現并有效的消除存在或者是潛在的風險。第二,強化內生性的監管,加強自律管理。外部監管所帶有的信息滯后性和不對稱性能夠很好的被這種自內而外的監管克服,從而達到提高監管效率,降低監管成本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朱彥霖.淺談中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現狀及其存在問題[J].低碳世界,2016(04):115-116.
[2]郭寧.金融衍生品市場在我國的發展前景和意義[J].中國經貿,2016(08):145-146.
[3]杜紅.國內衍生品市場規范發展的相關思考[J].現代營銷,2017(0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