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良玥
【摘要】隨著國家扶貧的策略的進一步開展,如何把金融扶貧的核心要求與基層人民銀行的職能結合起來,全面發揮銀行系統在金融扶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對脫貧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希望通過借鑒國內外銀行系統支持扶貧工作的先進模式和經驗,探討基層人民銀行參與金融扶貧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人民銀行 金融扶貧 策略
自1986年國家實施大規模扶貧開發計劃以來,如何拓展貧困地區的融資渠道,怎樣因地制宜的采用合適的金融扶貧模式,是各個國家和地區銀行系統一直研究的問題,國內外在探索金融扶貧的道路上已有了成功的實踐經驗,比如歐美的社區銀行扶持模式,孟加拉鄉村銀行小額貸款模式、甘肅“雙聯惠農貸款”扶貧模式等,為基層人民銀行推動金融扶貧發展工作提供了豐富的經驗。
一、國內外銀行系統支持扶貧工作的經典模式
(一)歐美社區銀行模式
社區銀行模式源自于美國,是由各地自行設立,并獨立運營管理,資產總規模在10億美元以下的小型商業銀行。社區銀行主要通過從當地居民和企業吸收存款,吸收到的存款再運用于向他們自身提供金融貸款服務。該銀行的扶持模式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社區銀行主要目標客戶就是當地居民和中小企業,社區銀行的工作人員一般由當地的居民組成,對當地客戶的信用情況比較熟悉,這些優勢能有效降低信貸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造成的風險。二是社區銀行的資金主要來源于本地的居民群眾和當地企業的存款。三是政府出臺制定了相關的制度和投資法,鼓勵社區銀行在當地提供金融服務。
(二)孟加拉鄉村銀行小額貸款模式
孟加拉鄉村銀行小額貸款的運作模式未設立一個鄉村銀行總行,該金融機構是一種非政府組織小額信貸機構,以幫助貧困者實現自身發展為目標,致力于向最貧困的農戶提供小額貸款,是同一社區內社會經濟基礎差不多的貧困人民在自愿的基礎上組成貸款小組,由信貸小組的成員一起選擇項目,實施項目監督的責任并承擔還貸責任。該種模式能夠廣泛動員貧困人群主動參與設計和執行脫貧行動。并具有以下特點:一是扶貧的對象明確,覆蓋范圍廣,貸款對象為農村貧困戶。二是借貸組織機構嚴密,有嚴格的監管機制,該模式實施的是集體小組責任制。三是提供小額短期貸款,按周期還款,采用整貸零還的借貸和還款模式降低了貸款人的成本,方便快捷。
(三)湖北省鶴峰縣開發的“金財扶貧貸款”模式
湖北省鶴峰縣為國家重點貧困縣,交通不便,經濟較為落后,為解決當地的貧困問題,鶴峰縣人民銀行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聯合縣財政、縣扶貧開發辦共同開發出了“金財扶貧貸”這一具有針對性的信貸產品,由鶴峰縣政府設立專項資金,開展雙聯合扶貧行動,主要有兩種形式“農戶產業貸”和“企業產業帶動貸”。
“農戶產業貸”由建檔立卡貧困戶直接進行貸款,用于發展自身優勢產業,如養殖業、種植業。
“企業產業帶動貸”由當地發展良好的專業合作社、能人大戶、龍頭企業利用發展生產,吸收帶動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發展產業,實現脫貧。該模式的貸款金額按為每帶動1戶發放1萬元的貸款金額,專業合作社、能人大戶最高不超過50萬,龍頭企業不超過200萬的限額發放貸款。
該模式具有以下特點和優勢:一是貸款額度和貸款期限靈活,農戶和企業可以根據自己從事專業化或規?;a經營經營狀況,選擇合適的貸款額度和還貸期限。二是該項信貸產品采取“無抵押、無擔保、全貼息”的模式進行投放,貸款條件已降至最低。三是貸款利率低,貸款利率執行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四是貸款辦理流程簡單方便,由農戶或企業提出申請,經村委會、鄉鎮扶貧辦、承貸銀行三級審核,承貸銀行在貸前調查10日內進行放貸。五是具有財政貼息政策,由縣財政設立貼息資金專戶,確保??顚S?。
二、現階段人民銀行實施金融扶貧障礙
由于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基層人民銀行在實施金融扶貧工作中還主要有以下幾個障礙。
(一)金融扶貧發展環境的限制
金融扶貧基礎環境建設滯后,融資性擔保機構少且機制不完善,缺乏完善的貧困群體信用系統,貧困地區普遍存在“信用意識不高、還款意識不強”的情況。
(二)貧困信貸資源嚴重外流
金融扶貧的本質是通過改善貧困地區或貧困人民的金融服務,使貧困地區的群眾更容易得到扶持,但是銀行系統一般以盈利為目標,從收益和風險因素考慮,銀行系統更愿意把資金放貸到發達地區,導致了貧困地區的信貸資源嚴重外流。
(三)非正規金融的發展和引導不到位
金融扶貧是多層次全方位的扶貧工作,不僅需要正規金融機構的參與,也需要商業化民間組織的參與。人民銀行作為在引導非正規金融機構參與金融扶貧工作的力度還不夠,對于如何發展商業化民間互助資金組織的問題沒有具體的指導意見和方案,嚴重制約了非金融機構的發展。
三、基層人民銀行在推動金融扶貧工作發展策略
(一)加快推進貧困地區基礎環境體系建設
加快建設貧困地區的信用體系、拓展當地的金融服務網點和體系。因貧困地區偏僻和交通不方便等因素,造成了扶貧對象難確定、信用評級工作難開展、風險分擔機制難落實等問題,基層人民銀行應加快推進貧困地區的基礎環境體系建設,為發展普惠金融服務提供堅實的基礎。
(二)實施金融支持產業扶貧工程
加快扶持發展惠普金融服務工程,將以往的“輸血式”扶貧模式改為“造血式”扶貧模式,協調更多的資源和力量支持貧困地區產業的發展,使扶貧工作成為有源之水。基層人民銀行要推動金融機構支持產業發展的扶貧工作,協助當地的相關機構進行調研,幫助選擇扶貧的產業和企業。
(三)規范和引導小微銀行和商業化民間組織的發展
規范和引導本土化的小微銀行和商業化組織的發展,使他們成為金融機構扶貧的有效補充力量。當前小微銀行和商業化民間組織尚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迫切需要基層人民銀行進行規范引導和扶持幫助。
(四)建立健全相應激勵扶持措施,加強扶貧改革試點工作
在推動金融扶貧方面,人民銀行要進一步綜合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加大再貸款利率、再貼現支持力度,積極推動金融改革創新,鼓勵金融機構建立金融扶貧的改革試點。
總而言之,基層的人民銀行要在金融扶貧中做好引導和監督工作,要因地制宜的落實再貸款、再貼現等支持政策、督促和鼓勵轄內金融機構和非金融組織積極創新金融扶貧模式,讓貧困地區的群眾享受更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
參考文獻
[1]杜曉山,寧愛照.對商業銀行參與金融扶貧的思考[J].農村金融研究,2013,05:5-11.
[2]程崢.普惠金融扶貧發展對策研究——以山東省沂南縣為例[J].現代經濟信息,2016,13:265.
[3]張維康.商業銀行助推金融精準扶貧[J].銀行家,2017,03: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