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青
摘要: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財務管理專業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社會各界對于內部財務控制的重視程度,也隨之不斷的提高。但是,由于事業單位忽略了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重要性,所以導致其在財務管理工作過程中,出現了很多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主要是就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內部控制的價值,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內部控制;事業單位;財務管理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的實施,不僅有效的避免了作弊現象的出現,確保了財產保護的完整性,促進了會計信息資料準確性與可靠性的全面提升,而且也為生產經營的順利進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對于不同的單位而言,其都有一套符合自身發展需要的管理制度,但是,由于很多單位并沒有建立完善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導致內部財務管理工作出現了嚴重的漏洞。
一、事業單位中財務管理的內部控制的問題
(一)貨幣資金跟票據的控制
(1)不相容崗位分離不徹底問題。由于很多單位不重視這一問題,導致在日常工作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票據的開具和保管方面,并沒有按照相關的要求,采取分開保管的方式進行處理,甚至還有很多單位,存在著出納兼職銀行對賬的現象,這些問題的出現,不僅為貪污和腐敗事件的發生提供了機遇,而且對單位日常經營管理工作的開展,也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2)關鍵崗位強制性換崗制度的缺失。由于沒有制定關鍵崗位輪換制定,導致財務作弊以及其他違規操作行為無法被及時的發現。另外,現有員工休假時替崗制度的不完善,不僅導致很多問題出現后沒有解決的制度依據,而且也無法對具體責任人進行追責。(3)內部稽核制度的缺失。這些問題主要出現在事業單位中,由于稽核部門管理不嚴,導致很多原始票據出現了造假的現象,這種問題的存在不僅使國家遭受了重大的經濟損失,而且也導致了會計信息失真情況的出現。(4)票據流轉與財務業務,處理內部制約機制的缺失。很多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過程中,出現了支出憑證流轉審批不嚴格的現象,不僅導致票據出現了倒置和缺失的現象,而且增加了財務風險發生的幾率。(5)授權審批制度問題。制度的不完善不健全是導致這一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經過調查研究發現,很多事業單位采用的是ARP系統建設模式,利用這一系統進行單位財務狀況的管理,由于該系統財務模塊中存在著隨意性和變動性頻繁的問題,所以一旦發生問題,就會出現沒有授權的人唄授權的現象初選,而這也就對財務徇私舞弊行為的發生提供了機遇。
(二)預算控制
財務部門在進行收入預算執行和控制的過程中,存在著實際收款與合同發票沒有統一核對的現象,即便是發現了兩者之間存在不一致的現象,也沒有采取措施予以控制,最終造成收入損失問題的發生。這些收款管理和催收制度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由于制度建立不完善或者管理松懈等原因導致的。
(三)對外投資方面的控制
事業單位所進行的對外投資,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由領導層共同決策決定的。而財務部門,在整個決策過程中的參與度相對較低,所以導致財務部門,針對協議中所涉及到的諸如支付條款等問題,無法利用其專業知識進行有效的掌控,最終導致了事業單位財務支付風險發生幾率的增加。
二、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的管理策略
(一)加強貨幣資金跟票據的控制
(1)照顧綜合成本。針對相互制約且監督的崗位,事業單位必須指派專人進行管理,同時根據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加強資產盤查的執行力度,要求財務人員定期進行資產的檢查和登記,并將檢查與登記記錄形成書面文件,在各方共同簽字確認后存檔備查。如果資產盤查過程中發現問題,必須立即查明原因并上報上級財務部門進行相應的處理。(2)建立輪崗制度和交接制度。關鍵崗位必須建立完善的輪崗制度,避免財務造假現象的出現,同時在發現問題后,必須予以及時的處理和解決。針對員工休假或者請假而建立的交接制度,要求出現員工休假或者請假情況時,必須及時的安排替崗人員,同時休假員工必須與頂崗員工按照交接制度的要求做好崗位交接工作,明確各自的責任,以便于在發現問題后直接處理相關責任人。(3)內部稽核。建立完善的內部稽核制度,明確各個崗位的責任和義務,確保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內部稽核制度建立的過程中,必須安排專業知識牢靠且業務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或者與其他員工之間沒有利益往來的財務工作人員負責,要求其將財務差錯和舞弊事件的處理,作為其工作的核心,同時加強針對現行財務流程的審核力度,確保財務信息和資料的準確真實,為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奠定良好的基礎。(4)建立統一的標準。針對財務票據的流轉以及其他相關財務業務流程,事業單位應該采取召開全體財務人員大會的方式,專項討論和解決這一問題,同時制定統一處理相關業務的標準和制度,為事業單位財務票據流轉,以及其他財務流程的有序進行,做好充分的準備。(5)授權制度的完善。必須建立完善的財務授權審批制度,確保相關責任人必須在明確授權的情況下,辦理每一筆支出業務。所有單據,都必須有完善的要素和附件,確保每一筆業務做到有據可查。針對單位發生的重大支出,必須訂立制度由單位領導層聯名簽字集體決定后才可以支出,這種切實可行的監管制度的制定,從根本上避免了,因為決策失誤或者處置不當,而導致的國家財產的損失。
(二)改善預算在控制中的問題
事業單位必須加強收入預算執行審核的工作力度,這就要求財務部門必須將實際收款和發票以及收入合同,等原始資料的核對結果作為最終的依據。如果發現其中存在不一致的情況,必須在先查明原因,然后制定相應的補救措施,將可能發生的損失降至最低。同時,財務部門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加強收款催收和管理工作的力度,對于往來頻繁的單位,可以采取設置收款臺賬的方式進行管理。財務部門必須及時的進行賬單的核對,以便于向往來頻繁的部門和單位進行應收款項的催收,嚴格的按照規范和要求落實應收賬款催收的相關制度,有效的避免預算控制問題的出現。另外,針對重大支出,必須實行領導層集體決策聯名簽署生效的制度,同時要求經辦重大支出的人數,必須在兩人或者兩人以上。加強事業單位三公經費的公開和申報管理,制定嚴格的三公經費報銷制度,在切實掌握各個部門財務開銷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形成有效的內部控制措施,為事業單位財務控制工作的順利進行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改善投資方向
事業單位在進行對外投資時,財務部門,必須嚴格的按照要求做好內部討論與協商工作,同時加強對外投資協議審核工作的力度,嚴格的按照相關要求進行重大條款的把關,從根本上避免事業單位支付風險的發生。另外,事業單位必須根據自身發展的需要,建立對外投資會計管理制度,做好投資收益以及對外投資的管理工作,確保財務核算的準確性。財務部門則應該根據投資處置批準文件工商方面的注銷證明,以及相關原始資料,及時的進行會計處理,以便于進行回收資產的統一管理與核算,避免體外循環違法風險的發生。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為了確保我國事業單位的長期穩定發展,事業單位必須將內部控制制度作為財務管理工作的首要工作,在確保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上,發揮出事業單位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李猛.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的內部控制問題探析[J].現代商業,2017,No.30302:196-197.
[2]武弘博.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分析[J].經貿實踐,2017,11:117.
[3]崔之剛.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的采取內部控制的重要性研究[J].財會學習,2017,No.14216:256.
(作者單位:正定縣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