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運用文獻資料、數理統計、問卷調查等研究方法,對欽州學院濱海休閑體育俱樂部課程的差異性、物質和環境保障、體育氛圍、課程設置等因素進行了可行性分析,認為其擁有良好的基礎和氛圍,課程設置和培養人才可達到社會與市場的需求。在此基礎上,可構建休閑體育俱樂部課程的體系,以便進一步滿足濱海休閑體育經濟發展的要求。
關鍵詞:濱海休閑體育俱樂部可行性
一、濱海休閑體育俱樂部課程與傳統體育課程的差異性
首先是涉及學科不同,差異性主要在于海洋學科與休閑體育學科的不同上;其次是涉及因素不同,濱海因素、經濟文化領域、運動程度、集群性上的不同;再次是授課環境不同,海域特征、日照情況、場地大小、風力等環境是主要的影響因素。最后是課程內容不同,其項目因濱海休閑的特點,與傳統體育課的跑跳投綜合能力的表現特征全完不同。因此,結合以上濱海休閑體育與傳統體育課程的差異性,進行以下分析來進一步總結廣西濱海休閑體育課程的可行性。
二、濱海休閑體育俱樂部課程的基礎保障分析
1.濱海休閑體育俱樂部課程的地理環境保障
北部灣地理上東臨瓊、粵,北抵桂南,西到越南。總面積大約12.93萬平方千米。廣西北部灣海域的海岸線貫穿整個東南亞海域,其陽光充足、沙地豐富、風力特征明顯、漁業資源豐富都是濱海休閑體育課程的重要保障。同時廣西濱海地區是中國-東盟的重要樞紐,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也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主體地區。并且該地區海洋資源豐富,主要有魚類、石油等資源,是中國的石油開采場地和主要漁場之一。因此,不論是經濟領域還是文化領域都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而濱海休閑體育課程根據其獨特的地域情況,可以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2.濱海休閑體育俱樂部課程的高校政策保障
欽州學院的濱海休閑體育課程是近幾年才開始發展,相對于發達區域的濱海休閑體育還落后了一部分,因此在廣西政府與教育部門的重視下,近幾年各高校開始加速濱海課程的改革。各高校今年都推出制定了俱樂部式教學改革的前提下,加強休閑體育俱樂部課程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工作。同時,在政府對濱海休閑體育運動的發展前提下,各地的濱海休閑體育企業對人才的需要也進一步提升,導致了高校對于濱海休閑體育政策的進一步傾斜。
3.濱海休閑體育俱樂部課程的社會保障
廣西北部灣地區以“一帶一路”“全民健身工程”“海上絲綢之路”“中國-東盟經濟文化合作領域”會為契機,結合欽州、北海、防城、南寧等地區的經濟發展特點,啟動以休閑運動為主的全民健身工程,在歡樂谷、銀灘、金灘、三娘灣、各港口、海岸地區分別建成以鐵人三項、垂釣、沙灘運動、旅游觀光游艇、沖浪帆板、海域游泳、沙灘足球、沙灘排球、沙灘籃球等項目為主,結合旅游消費項目為輔的,集陽光、海水、沙灘為一體的海灘休閑健身基地。“一帶一路”“全民健身工程”“海上絲綢之路”“中國-東盟經濟文化合作領域”等政策的實施,加強了各級政府對于濱海經濟的建設,同時也促進了休閑體育的發展,推動了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使廣西北部灣地區體育氣氛異常濃厚,濱海休閑場地區域也越來越多,濱海休閑體育運動的項目越來越廣泛,健身運動設施越來越齊全。這些社會因素影響下的各種經濟、文化建設為濱海休閑體育俱樂部課程的開設奠定了基礎。
4.濱海休閑體育俱樂部課程的學習氛圍保障
濱海休閑體育因為其地域情況、休閑特征、俱樂部集群性的特點,因而與傳統的教育課程的教學目標有所不同。濱海休閑體育教學目標是指在可控的上課時間與地點、學生的活動、項目的展示下,達到教學結果的標準、規格或狀態。而根據濱海地區的社會需求與文化提升目標,學生的鍛煉目的及學校自身的發展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會讓濱海休閑體育俱樂部課程變得豐富多彩,對學生才具有吸引力,提高學生積極性,并且加強對教師自身業務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廣西地區的整體濱海文化氛圍的形成。濱海休閑體育俱樂部課程的教學目標應該根據自身的特點擁有不同的組織形式,而組織形式涉及到俱樂部式的班級組成、俱樂部的教學時間、俱樂部課程學期、學時、總數。廣西濱海休閑體育俱樂部課程的教學目標應立足于廣西濱海旅游文化發展、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東盟經濟領域文化建設等幾塊戰略指導思想,同時貼近海洋文化、休閑娛樂文化、使學生自覺參加濱海體育休閑運動,加強俱樂部學員之間的聯系,豐富自身的濱海活動知識,強化運動體質,推動俱樂部的對外展示;同時利用濱海休閑體育課堂的開放性與娛樂性,帶動旅游文化。
三、廣西北部灣地區高校開設濱海休閑體育俱樂部課程的影響因素及解決方案
1.安全及社會問題
濱海休閑體育課程主要安全問題在于場地設施以及天氣問題、社會人員干擾問題。如垂釣、沖浪、帆板、賽艇、水上技巧等,都是受場地因素的干擾容易產生師生受傷的問題;而氣候主要是下雨、風力、暴曬等因素讓課程無法正常開展或讓俱樂部人員受傷;濱海休閑體育俱樂部因為是開放性課程,同時是室外課程或者活動性課程,會導致受到社會人員的干擾及影響,導致人員的安全問題。其解決方案在于合理的安排課程,利用天氣、場地、旅游的淡旺季開展一系列的調查,設置好課程的時間、地點、方式等等。
2.學生積極性
濱海休閑體育課程是新設課程,學生對其了解程度取決與學校、教師、社會、項目的宣傳與知名度,前幾項需要學校和社會的大力宣傳,而后面的項目則需要具體的調研和設計,才能開設好的俱樂部項目吸引學生。
3.場地、器材
場地、器材是主要影響因素,原因在于濱海休閑體育課程依托與濱海的場地,以及利用濱海的一些器材,這些場地和器材是組成濱海休閑體育的基本,沒有這些場地與器材也沒有濱海休閑體育,更加不用說開設課程。場地的因素在高校的課程安排協調原本是學校內部系統化處理,由教務處統籌安排。但是濱海休閑體育俱樂部因為其特殊性,必須面向外界來進行客觀評估來進行場地、器材的安排。其中辦學經費是濱海休閑體育俱樂部課程器材的保證。在原有學校向課程撥付費用的支持下,收取俱樂部會費,可以向社會企業尋求贊助,并向旅行社合作,使學生使用可以打折使用休閑娛樂器材。
4.政策及學校重視程度
政府的政策性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保障,特別是旅游經濟、文化宣傳、區域保護、漁業資源這幾個方面,政策支持會更加有利于高校休閑體育俱樂部的開辦。而學校的重視程度則決定了濱海休閑體育俱樂部課程的授課熱度,在學分、學制、學習時間、活動開展上有了學校的全力保障,濱海休閑體育俱樂部的開辦則會影響力巨大。
四、結論
經過以上分析,從欽州學院濱海休閑體育俱樂部課程與傳統體育課程的差異性的角度出發,其地理環境、高校政策、社會環境、學習氛圍方面的保障條件完善;其場地和安全問題、器材使用經費、開設俱樂部時間等問題可以得到良好解決;其培養目標、人才設定與社會需求的一致,因此本文初步認定欽州學院濱海休閑體育俱樂部課程開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1] 蔣寧.和諧社會背景下高校休閑體育教育體系的構建[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0(06)
[2] 李春芳.廣東省濱海體育旅游產業核心競爭力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0(01)
基金項目: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海洋休閑漁業發展戰略探析(2017KY0755)
作者簡介
陳軍,男(1982-),湖北孝感人,副教授,碩士,欽州學院,欽州學院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部灣海洋經文化研究中心,濱海休閑體育研究。
(作者單位:欽州學院體育教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