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曉磊
摘 要:隨著新課改逐步深入,對教育的要求逐漸升高。小學語文對小學生日后發展具有深遠影響,而小學語文閱讀教育更是重中之重。著重研究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根據小學生基本特點提出相關教學意見,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閱讀;教學策略
母語教學是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因此小學語文在整個人生階段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教育者們有必要改變傳統觀念,與新知識互相融合,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優秀教學模式加以探究與宣傳,提供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基本特征
充滿活力的課堂是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最基本的特征,使學生樂于學習,課堂氛圍熱情洋溢。同時教師在課堂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間互動良好,達成“樂”與“動”的默契結合,稱之為有效性[1]。其次教師將閱讀方法傳授給學生,而學生學以致用,將所掌握的技巧熟練地運用到寫作中去,并能夠在課外自主學習,無師自通,這亦稱之為有效性。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實施策略
小學生性格特點與思維千變萬化,教師需要根據其發展特點制訂活潑生動的教學計劃。根據文章特點模擬具體場景,利用幽默趣味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教師需要在不斷地探索中創新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以適應小學生不斷發展的心理特征。以下簡單介紹三種教學策略僅供參考。
(一)完善教學步驟
首先,教師要設定教學目標,確定學生所要掌握的技能與知識,并能夠具體對可觀察的進行描述。其次,再根據教學目標完善整個教學計劃,小學語文的教學階段主要以基本字音的學習與語文學習能力的培養為基礎,小學語文教學需要遵從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急于求成。
如: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15課《爭吵》,它是一篇通過“我”的心理變化講述朋友間要互相體諒的文章。基本教學目標為,使學生能夠朗讀全文,掌握文章中的生詞與生字并體會文章所展現的道理。而結合學生所提供的學習能力信息整合本文章的教學目標為:能正確并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根據爭吵的語氣變化體會“我”的心理變化過程,同時正確讀寫“憤怒”等詞匯,最后通篇理解全文,理解朋友之間需要相互關愛,正確處理同學之間的感情問題等。由此逐漸將文章的閱讀教學內容深入講解,由淺入深地理解課文。值得注意的是,小學分為六個階段,每個階段的教學目標差異較大,根據階段性的不同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是教師應具備的基本職能。
(二)根據情境進行語文閱讀的教學
情景教學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尤其小學生注意力僅能保持在15~30分鐘,因此營造歡樂的學習氛圍,模擬逼真的教學情景能夠有效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根據小學語文閱讀文章的不同文體探究不同的學習方法,同時創設不同的教學情景。
例如:人教版教材小學語文第三冊《狐貍和烏鴉》,本課教學目標為學會課本的生僻字,正確理解文章并表演課文,引導學生充分認識自己與他人。建議教師將本節課分為兩個課時進行講授,第一課時主要講解文中的生僻字并了解文章大意。將“叼著”“一溜煙”等生僻詞匯利用生動的語言解釋其含義,使學生真正理解其內涵。教師領著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突出擬聲詞如“一溜煙”的兒化音表達,狐貍“饞得直流口水”中“直”的重點發音,突出狐貍想吃肉的欲望,使學生體會閱讀的快樂,從而加深對生僻字的認識。下課時注意分配任務,讓學生提前準備第二課時的文章表演活動。
第二課時開始時,教師引領學生回顧短文,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然后將事先準備好的動物裝飾分配給學生,并加入相關人物引導學生對文章的表演。在表演過程中注意指導學生表情的變化,比如狐貍“眼珠子一轉”“烏鴉剛一開口”等特點,充分體會文章主人公的心理變化。通過對文章的表演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并體會寓言類短文中包含的深刻哲理。
(三)及時反饋教學內容
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學生準備不同的“高帽”,根據學生實際發展情況,避免鼓勵泛濫、亂戴高帽的情況。教學評價要具有針對性,摒棄“回答得真好”等類似的評價語言。教師一味地鼓勵并不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健康[2]。
例如:小學語文第三冊《憫農》的學習中,將文章大致意思傳授給學生后,反復朗讀,達到背誦的目的。教師可以根據文章內容對學生進行相關教育,如農民伯伯辛苦種田,小朋友們不要浪費糧食,愛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對于做到的小朋友予以《憫農》級別的最高贊揚。同時當學生的觀點不符合文章實際要表達的意思時,可以利用《坐井觀天》中所要表達的哲理評價其觀點和青蛙,希望下次能夠開闊眼界,大膽想象,不僅將青蛙見識短淺的哲學道理傳授給學生,也避開了激烈的言辭刺激學生脆弱的自尊心。
評價方法要遵循多樣性原則,現如今的小學生心理活動變化較為復雜,很難輕易掌握,且越來越希望自己備受關注。因此,教師在評價方法上要豐富多彩,根據學生不同的特點區分評價。
小學生性格特點較為多樣,且想象力與創造力極為豐富,教師要時刻關注其心理變化,制定符合小學生發展特點的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積極性與自主學習能力。通過不斷的探索與經驗的積累創新出更貼合實際的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趣味性與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馬慶梅.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5):54.
[2]高曉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探究[J].赤子(中旬),2014(3):322.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