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
摘 要:教育教學的過程不僅僅是學生學習與成長的過程,同時也是教師自我進步的過程,教師應當通過教學進行自身再學習,以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與知識素養,而教師個人素質與知識水平的提升會帶動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在教育教學當中,教師應具有與學生同步成長的觀念及意識。對“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現教師與學生的同步成長”進行了探討,以供廣大讀者參考交流。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師生同步成長
教師對教學的深入研究與思考正是其再學習、深入學習的良好契機,是提高師資水平,進而促進教育發展、提升教師自我價值與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活動。法國教育學家朗格朗曾說過:“教育和訓練的過程并不隨學校學習的結束而結束,而是應當貫穿于生命的全過程。這是使每個人在個性的各方面,身體的、智力的、情感的、社會交往的方面,總之,在創造性方面——最充分地利用其稟賦和能力必不可少的條件。正是通過不斷的努力學習和研究,通過實習培訓,人才會有更大的潛在可能性去有效地、應付自如地迎接他一生中遇到的各種挑戰。”這位終身教育的積極倡導者認為:教育與學習的行為應當貫穿人的一生,并且人一生的教育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筆者對此感觸頗深:教育并不是單向的,在教育教學當中,學生給予教師的啟發與成長不計其數,因此,教師應當懷著一顆謙卑的心態去面對教學,并加強自身再學習,以促進專業成長,最終實現個人價值的上升與教學效率的提升。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分析并探究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如何實現與學生的同步成長。
一、多媒體的使用
多媒體計算機教學這一近年來所興起的先進教學手段是新時代下科技發展及教育進步的共同產物,在國家的大力支持及推廣下,多媒體計算機在各學科教學當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其對教學質量的促進作用更是有目共睹。多媒體教學能夠以圖片或影視的形式將原本單調的文字知識內容具象化,使其更加形象、生動,無形當中吸引了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并增加了其學習樂趣,最終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學效率。但是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對多媒體的使用并不熟練,甚至一些偏遠地區的教師對“多媒體教學”這一概念完全是陌生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多媒體等先進教學手段的學習與剖析迫在眉睫。
例如,在對《植物媽媽有辦法》這一課進行教學時,筆者提前在網絡上下載了教材內容中提到的蒲公英、蒼耳、豌豆這些植物及其種子的高清圖片,并打算用這些美圖對學生實施課堂導入,但是筆者在準備播放幻燈片的時候卻遇到了問題,幻燈片的格式出現了錯誤,為了不影響預期教學效果,筆者只好聯系學校相關技術人員來進行指導與修復,學生那焦急等待的眼神讓筆者自感無比愧疚,所幸技術人員很快將課件修復完成,教學活動才得以正常繼續,當筆者播放蒲公英的花朵及其種子圖片時,學生的情緒十分歡快,這節課的課堂效率并沒有因為幻燈片的小插曲而受到太大影響,但是筆者的心里卻始終像是扎了一根刺。
自從“幻燈片”事件之后,筆者加緊了學習、研究信息技術的步伐,而后,隨著筆者在教學中對多媒體越來越熟練的運用,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也得以提升。
二、教師對教材內容的深入研究與再學習
語文教師在教學之前必定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充足的準備,而在備課過程中,教師難免會遇到值得思考和探究的問題,這個時候,無論教師是獨自查閱相關資料進行分析,還是與其他語文教師一起交流、探討,都是教師進行再學習的機會與過程,此種做法能夠促進教師專業能力與學習能力的成長,最終提高的絕不止一節課的質量,隨著教師各方面能力與素養的提升,其教育教學質量會在整體上得到提升和發展。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當充分利用備課這一環節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研究與再學習,對待問題不可敷衍而過,更不可忽視問題。例如,筆者在教授《大禹治水》一文之前,不僅對教學環節進行了精心的設計,而且將與“大禹治水”相關的歷史背景及其所涉及的“三過家門而不入”這一著名典故進行了再熟悉,并對這些內容進行了講解準備,教學活動開始之后,筆者為學生講述了《天問》中關于大禹降生的傳說:“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絕?伯禹腹鯀,天何以變化?”以及《山海經·海內經》當中的記載:“帝令祝融殺鯀于羽郊。鯀復(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并對大禹新婚四天即離開家,并在后來的十三年間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典故進行了講解,學生聽得津津有味,不時向筆者提出一些問題,并對《大禹治水》這篇文章表現出了極大的學習興趣,這為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對教材內容的深入研究與再學習不僅能夠提高課堂質量與學生學習效率,還能夠提升教師自身文化素養與專業能力,最終實現師生同步成長的目的,達成教育雙贏。
筆者從一名小學語文教師的角度出發,對“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現教師與學生的同步成長”這一教育話題展開了深入的分析與研究,并據此發表了一些粗淺的個人見解,希望能夠為語文教學提供些許參考意見。如有不足之處,還望大方之家不吝賜教,筆者不勝感激!
參考文獻:
[1]劉祥.語文教師的八節必修課[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2.
[2]朱光潛.談修養[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1.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