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祥
摘 要:水墨游戲能促進兒童心理健康,在游戲化的水墨教學中提高孩子的藝術素養,讓兒童在愉快的水墨創意中去感悟美、體驗美和發現美。在繼承和弘揚國粹這個基礎上,結合兒童特有的藝術語言,使水墨畫成為兒童創造力的源泉。
關鍵詞:創意;過程;形式;題材;堅持
當前,體現學校課程特色、教學特色的因素很多,尤其是校本特色課程。我們學校以水墨游戲為特色課程,既體現了特色,又把中國傳統畫發揮得淋漓盡致。中國畫又名國畫,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國之瑰寶和驕傲。通過多年的實踐發現,學生在學習中既能夠掌握很多的水墨技巧、色彩的運用,又能快樂地游戲于水墨之中,提高了學習美術的興趣。那么兒童水墨游戲對培養兒童創造力起到了怎樣的作用?有著怎樣的重要性?
一、兒童水墨游戲,有利于兒童心靈健康成長
兒童時期的思維特征是稚嫩的、原始的、天真的、可塑性強的。兒童水墨游戲體現了兒童的思維特征,兒童特有的藝術語言有利于水墨畫創新,反過來水墨畫創新對兒童創造力的培養起到了促進和調節作用。
六朝畫家宗炳,也是最早的中國畫理論家之一。在其老年時說到:“名山恐難遍睹,惟當澄懷觀道,臥以游之。”并且他把以前看過的山水都畫出來放在自己的房間中,謂人曰:“撫琴動操,欲令眾山皆響。”正是他,在中國畫起步的時候,給繪畫美其名曰——暢神而已!用今天的話講,就是尋找精神快樂!而惟有兒童,沒有大人那些沉重的目標和負擔。“暢神”,是兒童快樂自由水墨畫的理論根據。兒童時期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無憂無慮。這個時期如果把那種快樂用筆墨表現出來,既是一種情感的宣泄,又是兒童天真大膽的流露。兒童對于顏色、形態等元素的感知決定了只要學會基本的筆墨方法,了解墨色的輕重變化,以及具備基本的造型能力,兒童完全可以像用其他畫材一樣,用水墨盡情揮灑,表現出色彩的絢麗、水墨的濃淡干濕變化,在墨、色的交相輝映中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感。他們無拘無束,盡情揮灑,盡情創意。
二、用水墨游戲形式能讓孩子們廣泛地增進藝術修養
水墨游戲中活躍、變化的運筆、用墨技法,使水墨畫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多彩。嘗試用不同的表現形式表現同一繪畫題材的內容,不但能改變水墨畫創作出現“單一化”的局面,還可以激發兒童的創作興趣,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試著或以點、線為主,或以墨為主,或以形為主,亦或是以色為主或以點線結合、墨彩結合等多種表現形式的嘗試,讓他們自己去尋找適合表現的繪畫形式,進行游戲式的自由創作。如在教授《漂亮的衣服》一課時,我鼓勵孩子們以線條為主的線描法、以積墨為主的墨暈法、以擦染結合的皴擦法等不同的技法去畫,然后將幾種不同技法形式的作業進行比對,讓他們自己去評說每種技法形式的特征,從而體會到不同的水墨表現形式會產生不同的畫面效果和不同的形式美感,也使他們感受到水墨畫同樣具有豐富的表現力。還可以“意臨”,觸類旁通甚至純做欣賞之用的開放性的模式,既有整幅作品,也有精彩局部,并加以改編、創作、聯想。這種能讓學生在水墨游戲的變化中激發和提高藝術素養的做法,對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是非常重要的。
三、兒童水墨游戲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在我校水墨教學實踐當中,在掌握水墨畫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水墨游戲的命題被列為一堂好課的重要標準,好的命題是成就一幅好畫的關鍵。于是我們經常集中研究,想辦法,找途徑,帶領孩子們去生活中尋找素材。
在水墨畫《我的家鄉》一課中,通過欣賞大量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家鄉的美景,運用筆墨表達自己的感受,既立足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學校組織的春游、小記者采訪等活動中,孩子們在玩中了解大自然,比如去樹林里野餐,在草坪里抓蟲子,不時出現了蝴蝶飛舞、小狗打架,還有村莊房屋、大樹。讓孩子們自由地感受自己的家鄉,看的多了,自然在腦海中形成了印象。課中,孩子們能夠描述自己對家鄉的印象,有的對家鄉的樹很了解,有的對魚很感興趣,有的對家鄉的河記憶猶新,還有的談新建的橋可以滔滔不絕。因為孩子們已經基本掌握了水墨運用方法,所以結合平時的練習,孩子們迫不及待地動筆了。創作中不求形似,而重點強調自己的理解。適當的夸張和變形,充分表達了自己的感受。從他們的作品中可以充分感受到孩子們對家鄉的熱愛,突出了生活的趣味,并在繪畫中提升了生活,超越了生活,創造出美麗的水墨畫作品。
總之,水墨游戲教學應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突出游戲性,讓兒童通過不同的題材,不同的技法,暢游在水墨之間,感悟在水墨之上,領略在水墨之際,不斷提高兒童美術的素養,成為培養兒童創造力的重要因素。
參考文獻:
[1]楊之琬.兒童繪畫新視覺[J].中小學美術教育,2007.
[2]伊少淳.美術新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誗 當前,體現學校課程特色、教學特色的因素很多,尤其是校本特色課程。我們學校以水墨游戲為特色課程,既體現了特色,又把中國傳統畫發揮得淋漓盡致。中國畫又名國畫,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國之瑰寶和驕傲。通過多年的實踐發現,學生在學習中既能夠掌握很多的水墨技巧、色彩的運用,又能快樂地游戲于水墨之中,提高了學習美術的興趣。那么兒童水墨游戲對培養兒童創造力起到了怎樣的作用?有著怎樣的重要性?
一、兒童水墨游戲,有利于兒童心靈健康成長
兒童時期的思維特征是稚嫩的、原始的、天真的、可塑性強的。兒童水墨游戲體現了兒童的思維特征,兒童特有的藝術語言有利于水墨畫創新,反過來水墨畫創新對兒童創造力的培養起到了促進和調節作用。
六朝畫家宗炳,也是最早的中國畫理論家之一。在其老年時說到:“名山恐難遍睹,惟當澄懷觀道,臥以游之。”并且他把以前看過的山水都畫出來放在自己的房間中,謂人曰:“撫琴動操,欲令眾山皆響。”正是他,在中國畫起步的時候,給繪畫美其名曰——暢神而已!用今天的話講,就是尋找精神快樂!而惟有兒童,沒有大人那些沉重的目標和負擔。“暢神”,是兒童快樂自由水墨畫的理論根據。兒童時期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無憂無慮。這個時期如果把那種快樂用筆墨表現出來,既是一種情感的宣泄,又是兒童天真大膽的流露。兒童對于顏色、形態等元素的感知決定了只要學會基本的筆墨方法,了解墨色的輕重變化,以及具備基本的造型能力,兒童完全可以像用其他畫材一樣,用水墨盡情揮灑,表現出色彩的絢麗、水墨的濃淡干濕變化,在墨、色的交相輝映中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感。他們無拘無束,盡情揮灑,盡情創意。
二、用水墨游戲形式能讓孩子們廣泛地增進藝術修養
水墨游戲中活躍、變化的運筆、用墨技法,使水墨畫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多彩。嘗試用不同的表現形式表現同一繪畫題材的內容,不但能改變水墨畫創作出現“單一化”的局面,還可以激發兒童的創作興趣,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試著或以點、線為主,或以墨為主,或以形為主,亦或是以色為主或以點線結合、墨彩結合等多種表現形式的嘗試,讓他們自己去尋找適合表現的繪畫形式,進行游戲式的自由創作。如在教授《漂亮的衣服》一課時,我鼓勵孩子們以線條為主的線描法、以積墨為主的墨暈法、以擦染結合的皴擦法等不同的技法去畫,然后將幾種不同技法形式的作業進行比對,讓他們自己去評說每種技法形式的特征,從而體會到不同的水墨表現形式會產生不同的畫面效果和不同的形式美感,也使他們感受到水墨畫同樣具有豐富的表現力。還可以“意臨”,觸類旁通甚至純做欣賞之用的開放性的模式,既有整幅作品,也有精彩局部,并加以改編、創作、聯想。這種能讓學生在水墨游戲的變化中激發和提高藝術素養的做法,對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是非常重要的。
三、兒童水墨游戲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在我校水墨教學實踐當中,在掌握水墨畫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水墨游戲的命題被列為一堂好課的重要標準,好的命題是成就一幅好畫的關鍵。于是我們經常集中研究,想辦法,找途徑,帶領孩子們去生活中尋找素材。
在水墨畫《我的家鄉》一課中,通過欣賞大量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家鄉的美景,運用筆墨表達自己的感受,既立足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學校組織的春游、小記者采訪等活動中,孩子們在玩中了解大自然,比如去樹林里野餐,在草坪里抓蟲子,不時出現了蝴蝶飛舞、小狗打架,還有村莊房屋、大樹。讓孩子們自由地感受自己的家鄉,看的多了,自然在腦海中形成了印象。課中,孩子們能夠描述自己對家鄉的印象,有的對家鄉的樹很了解,有的對魚很感興趣,有的對家鄉的河記憶猶新,還有的談新建的橋可以滔滔不絕。因為孩子們已經基本掌握了水墨運用方法,所以結合平時的練習,孩子們迫不及待地動筆了。創作中不求形似,而重點強調自己的理解。適當的夸張和變形,充分表達了自己的感受。從他們的作品中可以充分感受到孩子們對家鄉的熱愛,突出了生活的趣味,并在繪畫中提升了生活,超越了生活,創造出美麗的水墨畫作品。
總之,水墨游戲教學應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突出游戲性,讓兒童通過不同的題材,不同的技法,暢游在水墨之間,感悟在水墨之上,領略在水墨之際,不斷提高兒童美術的素養,成為培養兒童創造力的重要因素。
參考文獻:
[1]楊之琬.兒童繪畫新視覺[J].中小學美術教育,2007.
[2]伊少淳.美術新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編輯 謝尾合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