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向軍
摘 要: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群眾文化產生于自由、平等、開放、和諧的自然社會環境之下,其社會功能極其豐富,對我國社會價值觀、文化發展方向起到一定的影響和導向作用,是我國現代化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助推經濟、社會多元發展的中堅力量。本文通過闡述群眾文化基本內涵,重點探析了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以此來突出群眾文化的重要性。
關鍵詞:群眾文化;社會功能;文化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生產之間的矛盾不斷加重,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國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對物質文化的需求量不斷增多。基于此背景下,群眾文化應運而生,承擔著一定的社會功能,也突出一定的文化價值。實踐證明,群眾文化是社會實踐過程下的重要產物,也是推動物質、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研究和探析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不僅有利于群眾文化的傳承和發揚,而且有利于群眾文化建設和社會文明進步,其意義深遠而重大。
一、群眾文化的基本內涵
作為一種社會公共文化,群眾文化主要是滿足人們物質、精神等多元化生活所需,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基于傳播、娛樂、溝通、開發、創新等載體之上,能夠體現出人民群眾的生活幸福感和社會文明和諧程度。關于群眾文化基本內涵的概述,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加以概括:首先,從文化形態方面來講,群眾文化涉及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作閑暇之余,所開展的一系列文化娛樂活動,均與群眾文化息息相關[1]。由于地域特色、民俗習慣、自然風貌等不同,所形成的群眾文化存在較大差異。文化形態呈現出多元化、多樣性發展態勢,更加有利于協調、創新、可持續發展;其次,從文化建設方面來講,群眾文化是民族特色的重要體現,也是民族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廣大人民群眾文化活動為核心,以文化建設為主體,形成與民族文化、社會文化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產業體系。
二、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
(一)交流和娛樂功能
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體制得以健全和完善,我國經濟、社會步入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社會結構發生一定變化,人民群眾物質生活質量得以大幅提升。然而,在社會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人們為了爭取到更大的物質財富,日常學習、工作、生活十分忙碌,能夠被用來休閑娛樂的時間并不多,甚至為了提高物質生活質量,犧牲了大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人們之間的交流、溝通和互動越來越少,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更是甚少[2]。調查研究發現,近年來,國民的生活幸福感普遍較低,絕大多數群眾的物質生活得到滿足,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卻并沒有得到滿足,缺乏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精神文化生活十分單調。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普及和推廣,人民群眾的交流更多是網絡聊天,這種虛擬環境下的聊天、交友,難免會存在一定的失真性。因此,群眾文化的交流和娛樂功能是無可替代的,需要在任何一個時代中都必須堅持和傳承下去。唯有此,才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基礎精神文化所需。
(二)儀式和團結功能
長期以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過程中,自然而然所形成了各種既定的儀式,比如:宗教儀式、巫術儀式等。這些儀式中,有些是政治性的儀式,有些是社會性的儀式。無論是何種形式的儀式,都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我國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所形成的儀式類型較多,人們在婚喪嫁娶等過程中,都需要舉辦一個特殊的儀式,而這個儀式就是群眾文化活動的一部分。通過按照既定?x式來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不僅有利于群眾之間相互交流、情感傳遞,而且能夠增強一個民族、社區、村落等組織的團結凝聚力,提高他們的合作水平,增進他們的友誼。
(三)符號和象征功能
如前文內容所述,我國作為一個多民族大國,各民族十分注重自身特色文化產業體系的構建。良好的社會形象,不僅有利于經濟效益的提升,而且能夠帶動文化及其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結合自身優勢和特色,打造特殊符號和象征名片,將是文化形象塑造的有效方式[3]。所以,對于一個城市、一個民族來講,自身符號及品牌形象尤為重要,而群眾文化則能夠從本質上反映出民族特色、城市形象、風俗人情、地域文化等。可以說,群眾文化能夠直接反映出本地特色文化整體形象。這就需要政府及文化管理部門要高度重視當地群眾文化建設工作,將傳統民俗文化、民間文化與本土特色文化緊密關聯起來,形成多元化的群眾文化,做好繼承、發揚、傳承和更新工作。
(四)遺產保護功能
作為我國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種特殊的文化標識,群眾文化活動的有效開展,不僅有利于傳統民俗、民間文化的傳承和發揚,而且能夠對我國物質文化遺產起到保護作用。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也正是建設文化強國的特殊階段,物質文化保護工作尤為關鍵,為了防止我國物質文化遭受損失,需要不斷加大群眾文化體系建設力度,切實提高群眾文化價值,引導和鼓勵廣大群眾參與到豐富的文化體系建設和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當中,從而為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奠定基礎[4]。
(五)人才發掘功能
事實證明,一些人才通常被埋沒在基層群眾當中,只有通過群眾文化活動,展示其才華,方可發現人才。也就是說,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能夠為有志人士提供才藝展示的舞臺。我們能夠看到,當前部分電視臺紛紛舉辦選秀節目,目的是為了從廣大群眾中發現出色、優秀人才。因此,群眾文化具有人才發掘的社會功能。
三、結語
綜上所述,群眾文化作為我國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所有文化的基礎所在。為了有力促進我國文化產業持續發展,必須重視群眾文化體系構建工作,結合基層群眾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充分發揮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展示出社會文化的基礎特色,最終為經濟繁榮、社會發展提供堅實文化保障。
參考文獻
[1]趙琰.淺議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J].赤子(上中旬),2016(19):49.
[2]仲屬寧.提高文化場所社會功能讓群眾享受更多文明建設成果[N].營口日報,2016-02-16(001).
[3]李金占.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管理人才價值淺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10):90.
[4]安晶.對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及其文化價值的探索[J].學理論,2015(04):199-200.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明縣焦園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