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智雯
摘 要:由于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與科技的不斷進步,服裝設計教學也因此隨之進行調整。中國在推進服裝設計進一步發展的同時,還需要不斷進行創新,深層次挖掘服裝文化的精髓,提升設計能力與技巧。本文首先介紹了創新能力在服裝設計中的重要意義,然后進行了服裝創新設計的概述,最后提出了教學中培養創新精神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服裝設計;教學;創新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內開始開展服裝教學工作。隨著發展,專業課程由最初的職業中專擴大到了高等院校,課程種類、專業性逐漸得到發展?,F階段,由于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與科技的不斷進步,藝術設計更加偏向于國際化的發展趨勢,服裝設計教學也因此隨之進行調整,同時被賦予了更高的使命。在這種環境下,中國在推進服裝設計進一步發展的同時,還需要不斷進行創新,深層次挖掘服裝文化的精髓,提升設計能力與技巧。
一、創新能力在服裝設計中的重要意義
創新能力能夠更好展現藝術性,而藝術性的創造源頭是真實的生活,然后對生活進行升華。當前人們對服裝的需求不再僅僅是保暖、遮體,更關注其時尚與創新性。伴隨人類文明的前進,服裝款式不斷推陳出新,更新速度非??臁,F在的社會發展中,品牌的影響力不容小覷,然而假如服裝款式只有單一的類型,最終還是難以在市場競爭中立足。所以,服裝品牌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步,就需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注重創新能力,引領時尚,獲得關注。在服裝設計的過程中,任何細節的創新都將帶來服裝的整體風格的改變,視覺感受明顯不同。人與人的差異性也體現在對著裝要求的差別上,沒有人會喜歡永遠穿一件或同一種款式的服裝。在服裝設計師的創造靈感之下,不同的布料被設計成各種各樣的服裝款式,吸引顧客的關注,由此便做到了創新發展,帶來了價值。
二、服裝創新設計概述
創新的實現需要打破原有模式的束縛,創造出新的想法。創新思維的特點體現在其獨特性、敏銳性以及變通性等方面。進行服裝設計過程中,創新能力的運用就是服裝設計師利用某種文化、當前時尚模式給予設計作品新的個性或情感,展現出作品的實用性與藝術性。服裝融合了一定的技術與特定的藝術,相關服裝設計師必須借助多角度、多層次的空間思維,設計出具有創新性的服裝款式。
三、教學中培養創新精神的有效途徑
1.設置較多的開放式教學內容
培養學生創新精神難以一朝一夕完成,需要經歷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第一步要完成的就是幫助學生建立起創新、探索的主動意識,然后開展開放式的教學課程,利用形式多變的訓練方法、探索性學習的模式來不斷擴展學習內容,從而促進學生探索意識的激發,慢慢形成探索的意識,最終有助于創新精神的形成。開展的開放性教學活動必須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結合學生自身特點,幫助學生完成創造性學習。在實踐環節,首要任務為找到教材中需要進一步完善的突破點,突破原有教材的束縛,鼓勵學生發現新的研究方法,擴展知識結構,激發學習熱情
2.促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就當前院校專業的格局而言,服裝設計專業性較強,主要包含基礎課程、輔助課程以及綜合課程,而且對于實踐教學投入的精力較多,教授服裝繪畫、工藝、剪裁等技能。然而,當前部分高校的服裝設計教學只是重視培養學生的設計水平,并不重視其理論素質的培養,導致學生思維守舊,缺少創新,在實踐過程中缺少創造能力。所以,在服裝設計教學過程中,為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創新精神,要實現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的有效結合,讓學生首先具備足夠的專業基礎,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比如,在教學階段,讓設計課程和服裝史論課程進行結合,在服裝史論課中對不同階段服裝風格的改變進行探究,研究這個時期與現代在服裝方面的相同點與不同點,進而讓學生產生設計概念,同時借助多種元素來充實他們的思維,聯系實際激發設計靈感,培養創新精神。
3.由色彩、形態等領域培養創新精神
針對服裝設計來講,其中包含的元素多種多樣,但是對于每個元素的設計皆需通過創新精神作為基礎,只有這樣才可以充分展現出服裝的獨特性。對于實際中的部分服裝,我們可以隨時隨地看到一件衣服的面料、花色、款式等都是比較特殊的,然而搭配方面,例如搭配腰帶、胸針時,如果不協調就會導致服裝整體效果無法表現出來。所以,在服裝設計教學環節,對于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要從多個層面開展。例如,針對色彩來說,教師要讓學生建立對色彩的審美意識,使他們從色彩中找到靈感。讓他們搜集和使用民族色彩、人工色彩以及季節色彩等,同時得到一定的啟示。針對形態來說,教師要促使學生貼近自然,比如觀察玫瑰花、薰衣草等花卉的形態,貓、狗、馬等動物形象,經過藝術思維,把服裝設計和部分事物的局部形象進行有效融合,并引入此形象,促進創造能力的提升。
4.改善教學方式,強化創新意識
學生創新精神的養成必須要以合理有效的教學方式作為基礎。創新精神的養成并非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長時間的培養與塑造,而輕松、和諧以及民主等形式的教學與條件是決定創新精神能否養成的主要因素。在輕松、民主以及和諧的氛圍內,學生的思維可以放松下來,構建完善的人格才,創造能力才可以被徹底激發。所以,在實踐教學環節內,教師應當為學生預留足夠的個人空間,選擇科學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課堂氣氛,讓學生的心情得以放松,師生展開平等的溝通,在課堂上將自己的所感所想都說出來,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盡早擁有創新意識。針對教學方式來說,學校和教師可以借助引進科研項目、構建工作室以及校企合作等來優化固有的教學方式,或者制定新的教學方式。
此外,在實踐過程中,借助參與賽事等形式,擴展學生眼界,讓他們能夠做到與時俱進。在教學過程中,引進企業關鍵技術,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把賽事引進到教學中,展現賽事作品,讓學生們對其作出評價,在欣賞賽事作品的環節內提高他們的審美水平,擴展他們的設計思維。同時,帶領學生們參加服裝節,觀看走秀等,充分領略不同藝術文化的美,不斷優化自身的知識結構,激發設計靈感。
結語
針對服裝設計來說,創新精神的培養對學生將來的發展會帶來重要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階段應當鼓勵創新,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如此才可以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以強化,對今后從事服裝事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于金芳.探究服裝設計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品牌設計的思維能力[J].教育現代化,2016(21).
[2]謝少瑛.工匠精神在服裝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及在設計教學中的開展[J].教育現代化,2016(21).
[3]陳雪.淺談服裝設計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經營管理者[J].2015,(25).
(作者單位:閩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