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身體機能不可避免地開始下降,很多原本能輕松完成的事情,開始變得不那么容易了,很多慢性疾病也開始陸續出現,患者有時甚至無法完全自理生活,需要家人的幫助、照料。雖然衰老與疾病無法避免,但如果能學會科學地、高效地照料老人,對老人生活質量的提高、健康風險的降低意義巨大。
針對中老年人居家生活中常出現的問題,以及重大疾病的照料方法,來自北京安貞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宣武醫院的優秀護士們,為我們帶來了科學的建議。
〇 吞咽困難者護理
通常來說,65歲以上的老年人隨著咽喉肌的萎縮、相關神經通路發生障礙,易發生吞咽困難。若伴有中風、失智癥、缺牙等現象,患者的吞咽通常會更為困難。吞咽困難危險性很高,如果發生噎食、嗆咳,十分容易導致窒息,甚至危及生命。我們如何照料吞咽存在困難的老人呢?來自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宣武醫院神經內科的常紅護士長告訴我們,吞咽困難患者的照料,應從評估吞咽功能開始。
● 評估吞咽功能——洼田飲水試驗
【操作】讓患者按習慣飲溫水30毫升,根據有無嗆咳及分飲次數進行吞咽評估。
【結果】一共分5級,3級以上須及時就醫。
1級:1次飲完,無嗆咳為1級
2級:分兩次或以上飲完,無停頓嗆咳為2級
3級:能一次飲完、但有嗆咳為3級
4級:分兩次或以上飲完、有嗆咳為4級
5級:多次嗆咳、難以飲完為5級
● 科學飲食的調理
通常來說,食物的材質越稀,造成嗆咳的風險越高。因此在臨床上,像腦卒中急性期的患者,洼田評估在3級以下者,可正常進食。進食食物的選擇一般是從黏稠的食物開始,從布丁樣食物開始讓患者選擇,尤其是腦卒中早期吞咽功能障礙的患者以及單純飲水即發生嗆咳的患者,宜從布丁樣的食物開始選。選擇食材應按照以下順序選擇:布丁樣食物→蜂蜜樣食物→糖漿樣食物→稀薄類食物。隨著神經功能的改善,通過治療康復之后吞咽功能會逐漸好轉,這個時候對食物形態的挑選可適當變化,如再次選擇稀薄樣飲食等。
布丁樣食物:地瓜泥、土豆泥、蔬菜泥、老酸奶、布丁、涼粉、碎肉、魚片、蛋奶糊、各種水果泥等。
蜂蜜樣食物:稠瘦肉粥、藕粉、芝麻糊,雞蛋羹、豆腐花、碎面條、酸奶等。
糖漿樣食物:袋裝酸奶、較稠的果汁飲料、巧克力牛奶、湯、蔬菜汁、奶昔等。
稀薄類食物:水、牛奶、咖啡、茶、碳酸飲料、豆漿等。
常護士長提醒,飲水時可以采取低頭飲水法:先將水飲入口中,含住后低頭,再將水咽下。采用此法飲水可降低發生嗆咳的風險。
〇 吞咽困難者護理
爬樓梯是很多人每日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同時也是一項非常實用的有氧運動方式。據統計,每日爬5層樓梯的人,其心臟疾病的發生率較每天坐電梯的人低25%。然而很多冠心病患者會出現爬了一兩層樓時就心跳加速、氣喘吁吁,嚴重的甚至會出現心絞痛,鍛煉難以開展。對此,第42屆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來自北京安貞醫院心血管外科監護室的原護士長劉淑媛,為我們帶來了運動建議。
劉護士長建議,有冠心病的人爬樓梯時最好一只腳接一只腳地上樓梯,上完一階停頓一會再上下一階。每一只腳落地后注意調整重心,使身體平穩后再邁下一步。這樣用勁小、速度慢、心肌的耗氧量就會低,平靜呼吸下能夠更充分供氧,避免了大口喘氣。
〇 腦卒中臥床患者護理
腦卒中患者的家居照料十分重要,由于腦與神經系統的損傷,患者常出現生活自理能力部分或完全喪失,十分依賴家屬的照料、幫助。而如果照料的方法不科學,操作不到位,很容易引發相關的并發癥或是造成患者損傷。常護士長告訴我們,翻身與穿脫衣物是腦卒中臥床患者照料的重點。
● 翻身
1.一只手放在患者頸后,另一只手從患者的腰下方穿過,輕移上半身。
2.一只手放在患者的臀下,另一只手放在患者的膝關節下,輕移下半身。
3.若患者左側肢體偏癱(患側),如果選擇右側肢體臥位(健側),也就是壓著能動的一側,先把右腿撐起來,然后幫助患者撐左腿,用手壓住左腳,然后托著患者肩背部向右側翻身。
常護士長提醒,以上動作都須輕柔,忌用蠻力。
● 穿脫衣服
1.選擇開衫的衣服而不是套頭的。
2.把衣服搭在腿上,穿衣的時候先穿患側。
3.揪住衣領和袖子拿起來,把袖子套進患側,然后用健側的手順著衣領將衣服從背后拉至健側,健側的手套入袖管即可。
4.脫衣先脫能動的一側,然后用健側幫助患側脫衣。
● 穿脫褲子
1.把患側的腿和健側的腿進行交叉,用健側的腿托起患側的腿,用健側的手把褲腿穿進患側的腿上,再穿健側的腿。
2.用健側的腿撐起來,稍稍一抬,把褲子拉倒腰部,然后在家屬的協助下,可以站起來把褲子穿上。
3.先脫健側的褲子,用健側的手再幫助脫患側的褲子。
常護士長提醒,不論是心臟疾病患者還是腦中風疾病患者,都推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動作,而不是完全躺在床上不動。
〇 冠心病患者臥床護理
與腦卒中患者相比,需臥床的冠心病患者的自理能力通常更好,也能更好地配合家屬的照料,照料時更多側重于患者臥位的選擇與調整。來自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的內科護士長童素梅為我們帶來了科學的建議。
冠心病無心絞痛發作的患者應采取右側臥位,主要是防止壓迫心臟,保持呼吸通暢、肌肉放松,使大腦在睡眠的過程中獲得充足的氧氣,減少心絞痛的發生。
冠心病伴有心絞痛發作頻繁的患者臥床時應將床頭墊高10~15厘米,這樣會減少心絞痛的發生,同時冠心病患者服藥時頭疼頭暈的不良反應也會得到緩解。
● 養護心臟操──呼吸操
【作用】鍛煉膈肌、腹肌以及下胸部的呼吸肌,增強這幾個肌肉的活動度,增強通氣功能,促進肺殘氣的排出,增強肺功能。
【要點】腹式呼吸,通過深吸氣,然后縮唇慢吐氣的方式來增強肺功能,同時配上幾個肢體動作:
1. 立位吸氣前傾吐氣。
2. 單舉上肢吸氣,手放下吐氣。
3. 雙手平舉吸氣,雙手壓腹吐氣。
童護士長提醒,老年人鍛煉呼吸操初期,每個動作可以先做6個,再逐漸增加運動量到12個。長期鍛煉的話有利于增加肺功能,提高肺通氣量,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
(編輯" " 王" " 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