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豆燜面
扁豆燜面是北方十分常見的一道家常美食,各地做法不同,口味俱佳。這期養生廚房,大廚為我們帶來改良版扁豆燜面。本菜品選用善于健脾化濕、消食的扁豆,對改善消化功能十分有益。所用的面條先進行蒸制,會更易于消化,能減輕胃腸道負擔,因此,胃腸功能較弱的朋友也可以食用。
【材料】扁豆、面條、五花肉、大蒜、醬油、醋、白糖、香油
【做法】
1.將扁豆洗凈切為小段備用;將面條上鍋蒸至八成熟取出備用;將大蒜剝皮并拍碎備用,另切一些蒜蓉備用;將五花肉洗凈并切片備用。
2.將鍋燒熱,倒入稍多的油,并下入五花肉片與拍碎的蒜,快速煸炒至出現蒜香、肉片變色。
3.下入處理好的扁豆,煸炒至扁豆呈現較為通透的深綠色時,調至大火并倒入稍多的開水(以能沒過后續放入的面條為宜),并放入適量醬油、白糖提鮮。
4.下入已蒸至八成熟的面條,調至中火并蓋上鍋蓋燜制8分鐘。
5.燜至湯汁基本消失時,撒入蒜蓉并淋入適量的香油,取少許的醋由鍋邊淋入,拌勻后即可出鍋裝盤。
椒香鴨柳
暢通經絡,是養生重要的環節。除了常見的針灸、推拿等中醫外治手法外,恰當的飲食也可以起到暢通經絡、養生益壽的功效。本菜品使用益于補氣養陰祛濕的鴨肉作為主要食材,配合善于活血化瘀、通絡散結的茄子以及通經絡、祛痰濕效果甚佳的絲瓜,輔以芳香行氣的橘皮、蘋果皮,共奏通絡祛瘀、化痰行氣的功效。諸菜品巧妙搭配,味道鮮美的同時兼有養生功效,美味又健康。
【材料】鴨肉、茄子、絲瓜、橘皮、蘋果皮、姜、蒜、黑胡椒醬、料酒、蠔油
【做法】
1.取去骨鴨肉塊洗凈,并用叉子在肉塊正反面均刺出密集的小孔備用;將茄子洗凈切為茄條、絲瓜去皮切為條塊備用;將橘皮、蘋果皮洗凈并撕為小塊備用;將生姜切為姜片,蒜剝為蒜瓣備用。
2.將處理好的鴨肉置于碗中,撒入撕碎的橘皮、蘋果皮,下入3克料酒、2克蠔油,抓勻后腌制30分鐘。
3.煎鍋中倒入適量的油并燒熱,將腌好的鴨肉下鍋煎制,注意先將鴨肉不帶皮的一面與鍋接觸,煎至上色后翻面繼續煎制。
4.鍋中下入處理好的茄條,將帶皮一面向下與鴨肉共同煎制。
5.下入絲瓜,繼續煎制3~5分鐘至絲瓜斷生,其余食材成熟即可出鍋。
6.出鍋后將整塊鴨肉切為肉片;將絲瓜與茄條裝盤,并將切好的鴨肉置于茄條與絲瓜條上。
7.將鍋燒熱,放入少量油后,下入姜片與蒜瓣,翻炒至出現香味后倒入適量黑胡椒醬,加入少許清水,熬制2分鐘左右至湯汁濃稠后將醬汁澆于擺好的菜品上即可。
肉燒二冬
秋冬季節,是最需要養肺的時節。如果不想藥補,那吃上一道美味的養肺佳肴定是不錯的選擇。本菜品改良自魯菜中的名菜燒二冬,在冬菇、冬筍的基礎上加入了肉片,更加可口、營養豐富。菜品中所用的冬筍富含維生素C、B族維生素、β-胡蘿卜素、蛋白質、纖維素等多種營養物質,其中的β-胡蘿卜素對保護黏膜豐富的肺臟十分有利。香菇富含鐵和多糖,適當食用對提高人體免疫力有益。
【材料】冬筍、干香菇、豬肉、蔥、姜、醬油、料酒、鹽、白糖、白胡椒粉、水淀粉
【做法】
1.將冬筍洗凈并切為筍片備用;將豬肉洗凈并切為薄片備用;將干香菇泡發并切為香菇片備用;將蔥切為小段、姜切為片備用。
2.鍋中倒入水并燒至沸騰,將筍片下鍋焯燙5分鐘以去除草酸和苦澀的口感。
3.鍋中倒入較多的油并燒熱,下入處理好的筍片、香菇片(無需控干水分),炸制1分鐘后下入肉片,煎1~2分鐘后撈起全部食材并將油控干。
4.另取一口鍋,倒入少許油并燒熱,下入切好的蔥、姜,爆香后倒入少許醬油翻炒。
5.下入香菇、筍與肉片,稍事翻炒,加入稍多的水(不要沒過食材),下入少許鹽、白糖、料酒、白胡椒粉。
6.繼續翻炒,并加入少許水淀粉,將湯汁收至濃稠后淋入少許香油即可出鍋裝盤。
(編輯" " 車" " 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