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美術在基礎教育中的重要價值和作用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黃埔學校自2003年成立以來,始終致力藝術教育特色建設。學校創建開展了中國風紙藝花卉特色項目,把紙藝與詩文有機結合,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教學之中,使得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滲透進紙藝教學及創作之中,在實現義務教育階段跨學科融合探索的同時,傳承和創新中國傳統文化,有效提升學生的藝術和人文素養。2016年至今,學校的紙藝校本課程在完善發展中深受學生們喜愛,相關作品也在各級各類比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區級課題“中國風紙藝花卉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的立項,標志著“妙手生花”中國風紙藝花卉特色項目在新時期美術教學探究和實踐中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
深入研究,科學制定項目方案
本校開展中國風紙藝花卉特色項目將近四年,為確保項目順利實施,我們對中小學紙藝花卉的教學與實踐現狀作全面了解,明確特色項目開展的內容、方法和步驟,制定了特色項目的實施方案。確定以“春夏秋冬”四季花卉為主題的紙藝、詩配畫教學實踐活動,深入了解、認識中國花卉文化,了解紙藝的不同表現形式,感受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內涵。
循序漸進,探索創新校本課程
美術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利用不僅是開展美術教學活動的保障,也是提升美術教學的水平和擴大美術教學范圍的需要。2016年初,我們創建了紙藝社團。初期成員主要來自一、二年級,由于成員年紀小,第一次教學活動未取得理想的效果。經過課后反思總結,我們決定從小處著手,降低學習難度,從日常生活情景中啟發學生創作,開展了“中國風紙藝梅花”教學活動,通過隨意揉搓紙團,貼在枯枝上,過程簡單有趣,作品特點鮮明,充滿中國韻味,受到了師生一致好評。
教學中,我們根據學生的年齡和興趣特點,嘗試以深圳市市花——簕杜鵑為題材來開展“花開鵬城·芬芳四季”系列主題創作活動。學生們用花束的包裝紙制成簕杜鵑,把花做在撿來的樹枝上,裝飾在繡花繃上,匯聚成了一幅幅絢麗多彩、意蘊悠遠的中國風紙藝作品。經過一年的摸索、嘗試,我們確立了以“中國風紙藝花卉”為主題的紙藝校本課程。
詩畫傳情,創新中華文化傳承
隨著“妙手生花”紙藝課程的深入開展,在教學內涵的延伸上,我校美術組和語文組老師加強研討,在各年級根據學生的能力情況,將中國風紙藝花卉作品與中國傳統古詩詞課程相結合,探索出一條學科交融、研創結合的創新性紙藝花卉的教學實踐活動。2017年2月,學校美術組與語文組以“手工載藝·詩畫傳情”為主題的教學活動正式拉開序幕。學生們根據自己制作的中國風紙藝花卉作品,充分發揮想象,結合切身感受,為這些作品配上一首有感而發的詩歌,充分將紙藝與詩文有機結合。在學生們的眼里,這些作品帶來的不僅僅是簡單直觀的感受,還有獨特的精神生命。
課題帶動,全面提升教研能力
經過兩年的探索和研究,2017年11月區級課題“中國風紙藝花卉教學的探索與實踐”通過立項并開題。在圍繞課題研究中,進行區級教研探討交流,專題作品展示和紙藝大賽等研究活動,我們將以扎實課題研究,提升項目質量,推動美術課程發展。期間,學校多次組織美術教師外出參加各類培訓,不斷提升業務能力水平,加速教師個體成長,為今后項目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我校還聘請福田區美術教研員為我校藝術顧問,定期對我校開展學科指導。
深耕社團,注重學生潛力挖掘
學校每周二下午開展一次社團主題活動,每次都有40名學生參與其中。社團活動中,我們重點強調學生的個性培養和潛力挖掘,不再單純地僅靠剪紙或折紙的某一種技法,淺顯地進行作品創作,而是根據學生年齡層次和能力差異,開展差別化創作指導。我們在教授基礎紙藝技法的同時,讓有能力的學生在課堂外進行拓展。
花樣展示,營造良好藝術氛圍
通過每學期一次的紙藝比賽展示、每周一次的社團活動、藝術欣賞課、講座、“妙手生花”微信公眾平臺信息推送、美術長廊、校園文化等各種形式,讓學生耳濡目染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化的表現形式,引導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思考與想象,最終實現學生勤于思考、勇于創新、善于實踐的多元發展。此外,我校借助美術校本課程,創新“全景”進入常規課堂的紙藝教學模式。
凝心聚力,擷取階段發展碩果
一是編寫校本課程,推動了教師專業能力提升。編寫了“妙手生花”校本課程,撰寫課例“紙藝——灼灼桃花”“寫作指導——灼灼桃花”,區級“中國風紙藝花卉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立項并于2018年5月開題。二是創意創新作品,推動了學生美術素養提升。自2016年以來,我校學生參加7項省、市、區級比賽,有50多人次獲獎。三是豐富活動形式,推動了美術課程內涵提升。隨著各項活動的開展,黃埔學?!懊钍稚ā奔埶囋谛韧庀碛幸欢ǖ穆曌u,并被深圳新聞網報道,形成了福田區美術特色項目。
在“妙手生花”紙藝特色項目開展中,通過師生間的創新互動、教學相長,讓學生們在一個有趣、快樂的氛圍中學習成長。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黃埔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