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作為體育教學的一種輔助性手段,已經被廣泛運用在體育教學中。其優美的韻律、鮮明的節奏和藝術的美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體育課堂的活力,有效地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益。
利用音樂節奏替換口令教學
小學體育課堂上,教師經常通過有節奏的口令組織學生開展各種體育練習,但是長期使用會讓學生感到枯燥單調,易疲勞,從而降低了學生練習的質量消弱了他們練習的興趣。播放同節奏的音樂來替換口令,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練習興趣,同時也有助于師生交流,保證動作練習的質量。如準備活動操或武術操教學,教師就可以播放節奏鮮明的音樂,如《健康歌》《浪漫櫻花》和《中國功夫》等,這樣就能將教師從喊口令中解放出來,及時指導學生按照音樂節奏練習,提醒他們“手臂伸直,加大幅度,變向踢腿……”再如行進間走的隊列教學,教師可以選用《義勇軍進行曲》或《運動員進行曲》等音樂伴奏。在學生按音樂節奏練習時,教師除了適時喊口令校正,還能及時幫助學生自我糾錯,確保音樂重音或口令“1是左腳”,幫助學生保持隊列的整齊度。
利用音樂創設練習情境教學
小學體育課中一些低年級老師經常采用情境教學法教學,那么如何讓學生入境呢?體育教師一般選擇音樂這個媒介。音樂可以提供活動的動機,調動情緒,激發熱情。課堂中通過播放適宜的音樂可以營造練習的情境氛圍,此時教師及時解說,那么學生就能立刻隨著音樂融入到情境中,積極主動地進入角色練習。如低年級走跑交替教學,就可以選用學生熟悉的《郊游》歌曲模擬去郊游組織學生跑走結合練習,接著再播放一些有關動物的歌曲如《兩只老虎》《丑小鴨》《數鴨子》《小燕子》《小兔子乖乖》等歌曲,學生聽著音樂,展開想象的翅膀,浮想聯翩,從活潑歡快的旋律中想象模仿動物們快樂的走跑運動。學生在這種音樂創設的情境中練習,隨樂而動,入境入情,情趣盎然。此外一些音樂歌詞,如《采蘑菇的小姑娘》《春天在哪里》《幸福拍手歌》等也能引起學生的聯想,調動學生的情感,有效激發學生用簡潔的身體肢體語言去創造性的表達歌曲的意境。學生隨曲而動,在身臨其境的感受中縱情歌唱運動表演,學生的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很好地提高了他們的運動興趣,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開展。
利用音樂維持學生學習興趣教學
動感的音樂能使學生產生一種躍躍欲試的運動欲望,從而提高學習的興奮性,在不經意間達到一定的運動量。同時也能減輕學生疲勞感,激發學生機體的潛能及學習興趣,有利于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如學生分組比賽對抗時,播放適宜旋律的背景音樂,如《藍精靈之歌》《加油歌》《紅蜻蜓》等樂曲,能使學生心隨曲飛,忘我練習,充分享受運動帶來的美妙感受。同時也能觸發學生的運動靈感,激發想象力、創造力,使所學運動技能更加隨心所欲,甚至一些高難度的動作也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這樣以樂促練,會事半功倍,提高練習的學習效率。
利用音樂作為練習的輔助教具教學
音樂在體育教學中作為輔助教具教學,能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效率。如耐久跑教學,呼吸節奏相當重要,兩步一吸、兩步一呼或三步一吸、三步一呼,不能打亂。學生要做到跑步呼吸相互協調配合,否則就會影響動作節奏降低成績。為了高效實現耐久跑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選擇播放學生喜歡的并且有適宜節奏的音樂,在學生耐久跑時,這不僅能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協調性,還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性,正確快速地掌握耐久跑的跑步動作。再如籃球原地運球教學,我們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適宜節奏的音樂伴奏下進行高姿、低姿運球,要求學生讓籃球與地面的撞擊聲與音樂合拍并融為一體,這樣既給學生音樂美的熏陶,又能在無形中讓學生掌握高姿、低姿運球的方法,一舉多得。
利用音樂調整身心教學
旋律優美的樂曲,則能使人情緒安靜、輕松愉快,有利于消除疲勞。一節體育課即將結束時,學生在生理、心理上都感到比較疲勞,如果此時播放一些輕松、舒緩的音樂,如《我和你》《雪絨花》《茉莉花》等,學生就能很好地隨著音樂放松身心。所以,體育課中運用以“樂”結課的方式已經成為共識。
注意事項
一是新授課時,學生的動作僵化不熟練,不能動作定型,此時不宜運用音樂來教學。二是選擇音樂要符合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內容積極向上健康,易接受,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三是運用音樂開展體育教學,要突出體育的特性,重點以學生身體練習為主;音樂只是輔助教學,要分清主次,避免喧賓奪主。四是體育教學的配樂要根據教學需要而配,并不是教學的每個環節都必須配,否則會弄巧成拙,降低體育課堂教學質量。五是音樂播放時機要恰當,在教師講解示范或糾錯指導時不要播放或減小音量,這樣避免學生注意力分散。
實踐證明,音樂同體育結合,既培養了學生的表現力,又有利于美育的培養和教育;既具有健美的形式和風格、反映時代的風貌,又具有教育性和民族形式的特點。音樂是體育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要充分利用、善于利用、經常利用,這樣采用有效地促進體育課堂效果的提高,全面促進學生的身心素質的發展。
(作者單位:中國音樂學院附屬北京實驗學?;壑冶崩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