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是以學生為中心,旨在教育學生,家庭和學校相互配合的雙向合作,要求家長支持學校教育,學校指導家庭教育,是社會參與學校教育的重要途徑。
家校合作在職高教育中的重要性
家校合作是現代教育中越來越受到重視的一環,主要因為家校合作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主要表現為以下四方面:一是對學生學習成長的促進;二是對家長教育能力的提高,是家庭教育的補充,對家庭氣氛的改善;三是對教師工作的肯定,對學校教育的支持;四是對社會教育的積極影響。鑒于職業類學校學生的特殊性,學生家庭的特殊性,在職高學校中,家校合作尤其重要。
職高學校家校合作需求分析
學習成績方面 職高學校學生的學習成績普遍不是很好,主要是因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入學前成績不好。二是入學后學習成績未取得進步。
針對以上情況,家校合作將是非常有效的解決方式。根據不同的學生情況及其家庭狀況,教師合理選擇家校合作的具體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改觀職高教育,從最開始入學不愿意學習,到被引導學習,到主動學習。
學生前途方面 剛入學職高的學生往往沒有目標,生活得有些渾渾噩噩,再加之家庭疏于關注的話,很容易走向歧路,在校期間,教師可以教育監督其學習生活,但其校外生活容易被疏忽,這種情況家校合作顯得尤為重要。
家庭關系方面 家庭關系和睦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核心。針對家庭矛盾,家校合作也能發揮巨大作用。
首先,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學校進行德育教育,也應該讓家長參與,家庭與學校教育同步。對家長及孩子之間不和睦的原因分析,并有針對性進行解決。
其次,孩子也是家長最重要的老師,家校合作不僅是家長和學校的合作,也可以是孩子和教師的合作。針對夫妻之間的矛盾導致的家庭不睦,家校合作也能發揮作用。如教師可以適當介入,從孩子的角度來調解矛盾,還無法解決矛盾,校方可能會作為重要一環參與其他組織其他形式的調解。
學生心理方面 學生的心理問題的產生因素,通常就是上述三大類另外包括學生間人際關系出現問題。這需要家長在校外、教師在校內對學生的長期觀察,對其同學間的人際關系網絡的盡可能全面掌握,對突發情況能夠及時拿出應對策略。
其他方面 家校合作方式的有效利用,除了對學生、家庭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對教師、職高學校及職高教育理論實踐的創新與發展,都有重大的意義。
所以綜上所述,家校合作在職高學校非常有需求,而如何進行職高學校的家校合作,教師如何針對教學中不同角色進行家校教育,這需要我們首先對家校合作對象進行分類,再在分類的基礎上進行不同的家校合作方式,實現不同層次合作程度,以達到最終有效、有利的合作效果。
家校合作對象分析
學生 學生對象按不同合作程度分為嚴重關注對象、一般關注對象及亟待關注對象三類對象。
家長 家長可分為積極配合、一般配合及消極配合三種類型。
家校合作 將家長與學生結合起來,綜合分析,家校合作的種類就有九種。其中最好的一類是家長積極配合,此類家長只要通過家校通力合作,加之與孩子共同努力,會很順利地渡過難關。
而反之其中較嚴重的一類是家長消極配合。而學校通過家校合作能達到的最好效果就是歸多種情況為最好的一種情況,即與積極配合的家庭共同幫助一般需求關注的學生。或者能達到家長都積極配合,也能有利于下一步改善學生各方面的教育工作。而要做到這樣,需要教師利用各種家校合作方式,以及自身積極合作的精神態度去感染影響家長,來達到共同幫助孩子的目的。
職高教育家校合作研究
家校合作中的權利與義務 家校合作是家庭、學校兩類社會組織為促進家庭與學校發展而彼此相互配合的有組織的雙邊互利活動。主體是包括家長、學生的家庭和教師為主的學校。同時無論是學校為主還是家庭為主的教育側重,都要求權利與義務平等,家校雙方地位平等,雙方共同為學生、家庭、學校多方面共同利益負責。
家校合作具體方式 教師能開展的家校合作主要有以下幾類:家長會;訪問:包括媒體訪問和家訪;家校聯絡平臺;訪問學校開放日及家長參與校內外教學;開展親子活動等。
家庭、學校和社區合作教育的嘗試 鑒于學校、家庭、社區三方面的教育,各有特點和作用,且不能相互代替,而學校特殊教育功能,可以在三種教育中起到主導功能。首先,要保持三種教育方向上的一致性,以及實現三種教育銜接嚴密,完好互補。其次,學校要在家庭教育和社區教育方面給予一定的指導。最后,學校要始終把與社區教育聯系配合問題列為學校的重要工作,定期討論研究,與社區機構保持經常聯系。
家校合作中的教師
教師在教學中有誤區,認為校外教育不屬于自身負責范圍,其實,是與教師息息相關的。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師德,提升自身的能力,終身學習,不斷接受國際新思維,同時又實事求是,從自身學校出發,走最適合自身學校的家校合作形式。求新、求實,為師,為學。做好校內教育的同時,輔助做好家庭教育等校外教育,反輔校內教育,做到真正桃李滿天下。
(作者單位:北京市東城區工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