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板塊,占據了語文2/3以上的課時,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語文課程的教學質量。我所研究的單元主題拓展閱讀是立足單元主題,是圍繞教師制定的研究主題,從整組課文引發開去,引導學生閱讀同一主題下系列書籍,在同一主題的語境中,獲得審美教育、情感熏陶、心智啟迪,并在擴展與延伸、聯系與比較、發現與創造中生成價值。這也就要求教師應該樹立大教育的觀點,在課堂上要充分發揮“教材”這個“例子”的作用,教在點子上,舉一反三,以課內促課外,以一篇帶多篇。圍繞課文的學習,開展拓展性閱讀活動,不僅能拓展學生的知識上視野,同時也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深入理解和情感體驗。課內的學習獲得學習方法后,應當在課外給學生提供一個施展“拳腳”的舞臺,把閱讀的方法通過閱讀實踐上升為閱讀能力。
緊扣教材,找準課內外文章的結合點
這里所提及的課內外文章的結合點,就是選取的一組文章有共同的主題。這個主題不僅僅是人文主題的統一,還包括知識主題和能力主題的統一。只有如此,課內外的文章才能最大限度地融合,而不是流于形式。
課內外文章主題求同。例如北京版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本單元的主題為“風景如畫”,課本中學習了《美麗的小興安嶺》《威尼斯的小艇》《觀潮》和《北京的長城》四篇文章。那么找到三維主題的統一后,就選取了在主題方面與之相關的四篇文章,分別是《煙臺的海》《埃及的金字塔》《三亞落日》和《秦兵馬俑》。四篇文章描繪了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景物。《煙臺的海》一年四季的不同美景,《埃及的金字塔》外觀宏偉、結構精巧,《三亞落日》瞬間震顫心靈的余暉之美,以及舉世無雙的文化瑰寶《秦兵馬俑》。選取的四篇文章不僅主題與所學單元一致,在知識能力點上,也與之有相關性。例如這四篇課文在描寫方法上有按一年四季變化的順序描寫的,有按日落前、中、后的觀看順序描寫,有抓住重要景物描寫,也有抓住特點展開描寫的。此外,與本單元的課文相同,優美的語言描寫,生動形象的語段也蘊含在這四篇文章當中,為孩子品讀詞句和進行語言積累提供了條件。此外,還是以上述“風景如畫”單元為例,通過完成課內外文章的內容來對比發現,架起課內外之橋。
巧挖文本,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單元主題拓展閱讀,不管是思維訓練單元的拓展,還是傳統文化單元的拓展,亦是語言表達單元的拓展等,都應該是讓學生在原有的認知上,讓自己的思維得到提升。因而,在拓展閱讀時,就要求教師找準單元主題拓展閱讀的提升點。立足課堂,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的能力得到提升。例如京版教材五年級下冊“長征單元”是由詩詞《七律.長征》和《清平樂.六盤山》,以及三篇記敘文——《金色的魚鉤》《草地夜行》和《馬背上的小紅軍》組成的。雖然本單元的體裁不一,有記敘文,有詩歌,但主題都是一致的,都是講述有關紅軍長征的,故本單元的主題確定為“長征精神”。另外,在單元主題的引領下,本節課會拓展一系列有關長征題材的文章。這些文章的選取不再是教師指定篇目,而是課堂的主人——學生,緊緊圍繞單元主題自己搜集,向大家推薦并創造性展示的。通過多種形式的展示,學生的創新思維不斷激發。不僅如此,在這節課中,最重要的是找準提升學生能力的提升點。對于故事,我們要提升的是學生怎么能生動地講述出來。在學生匯報中,經過教師的提升,學生會知道講故事可以抓住重要的情節進行展開,可以結合自己的感受,可以和身邊的人有所互動。而對于詩詞,可以整體把握基調。有了這樣的提升,今后學生在學習類似的題材時,便能有的放矢。
以讀引讀,遷移學法得益于課外
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也強調:“學習語文,三分得益于課內,七分得益于課外。”因此,擴大學生的閱讀量是勢在必行的。
以讀引讀,關注閱讀體驗 以讀引讀,可以是課前引讀,了解寫作背景、了解人物故事、生平等;以讀引讀,可以是課中引讀,在重點處、難點處引讀;以讀引讀,可以是課后引讀,包括主題相同作品的引讀或者寫法類似作品的引讀。
如在拓展完課內文章之后,并不停止學生閱讀的腳步,而是由一個感動的場景去聯想,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學生在聯想的同時,就會打開自己的腦洞,在腦子里去搜尋自己所看過的人與動物的文章、書籍、影視資料等等。這些平時積累的資源,對于學生而言是一個輸入的過程。而當這節課,他與其他學習伙伴分享的時候,就變成了一個輸出的過程。通過大家的交流,學生的知識面、閱讀面等等都會是一個提升。
遷移學法,得益于課外 單元主題拓展閱讀課,主要是基于認知遷移理論,因而學法的遷移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也正如認知遷移理論所說:“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在上述的幾個案例中,不難發現每節課都有學法的遷移。在“風景如畫”這個單元中,是借助前置學習單,實現閱讀方法由課內向課外的遷移;在“長征”這個單元中,通過學生自己推薦一系列長征題材的文章,深刻感悟長征精神……
統而言之,有主題的閱讀對于學生而言,它將充分彌補兒童生活經驗的缺乏,培育學生良好的情感素養,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同時,在教材單元主題的指導下閱讀,可以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達到“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這樣的閱讀境界。
(作者單位: 北京市順義區裕龍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