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材料是幼兒游戲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低結構材料的玩法多樣,可以滿足幼兒的個體需要,能夠促進幼兒主動性發展。在現今大力倡導幼兒自主發展的形勢下,北京市豐臺區蒲黃榆第一幼兒園充分認識到低結構材料在幼兒游戲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并在材料的投放上總結了一些經驗。
投放低結構材料
不同種類的游戲材料會誘發幼兒開展不同類型的游戲,而不同類型的游戲對幼兒發展又各有特殊的意義,因此提供多種類型的材料是游戲最基本的要求。我們發現當高、低結構材料比例在1:2或1:3時,材料的使用效益最大,幼兒容易創造性地使用低結構材料。例如將不同形狀的磁鐵放在一起,不作任何要求,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操作,幼兒有的對磁鐵進行分類,有的壘高、延長,有的創意拼擺,每個幼兒會根據自己的經驗、興趣進行探索,磁鐵的穿透性、相斥性、異極性的特征在擺弄中自然獲得,隨著探索的深入,教師還不斷充實其它材料玩具,如曲別針、鐵珠等材料,鼓勵幼兒自主尋找能與磁鐵互動的材料。幼兒在探索中不僅獲得了關于磁鐵的科學經驗探索能力、數學方面的經驗也得到了豐富,藝術領域中欣賞美、表現美的目標也得以完成。
問題情景式投放
問題情景式投放,即通過材料投放來創設問題情景,引起幼兒的認知沖突,讓幼兒通過探索獲得經驗。例如:在設計磁鐵玩具時投放了《拯救懶洋洋》的材料,教師沒有設定拯救的方法和材料,而是直接將問題拋給了孩子。“懶洋洋被灰太狼設的陷阱困住了,誰有辦法救救他”。這種問題情境激發起幼兒解決問題的欲望,不限定材料給幼兒帶來更多解決問題的機會,材料的結構自然就降低了。問題情境式投放材料的價值在于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幼兒在解決認知沖突的過程中建構經驗,在挑戰中獲得自主發展。最重要的是這個過程都是幼兒自主完成的,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幼兒積極主動參與,認真專注、不怕困難、勇于探索和嘗試的學習品質得到不斷的提升。
不斷調整材料的結構
隨著年齡增長,幼兒的經驗越來越豐富,在游戲中表現出的表征、合作、構造、規則等行為水平隨之提高,因此不同年齡段幼兒的游戲行為有水平層次上的差異。我們一般在投放的初期投放相對高的材料,逐漸降低材料的結構,以確保幼兒的探索興趣和教育目標的實現。如:小班玩具《小猴子下山坡》是一個向下滾動的玩具,開始教師只設計了一個高度,幼兒觀察小猴滾下山坡的過程,過了一段時間,再引導幼兒變換支撐坡度的材料,觀察不同高度小猴滾動的不同。開始幼兒尋找的材料與教師給的積木類似,只是更換不同形狀的積木,后來他們發現家具也能支撐木板,嘗試在椅子、桌子,甚至玩具柜上實驗。又過了一段時間,教師開始引導幼兒將小猴子進行更換,還鼓勵幼兒開始嘗試不同物體的滾動。一般開學初盡量提供多一些高結構材料,隨著幼兒的發展逐漸增加低結構材料,使材料更具有多變性和可替代性。但是在材料更替上,需要循序漸進,讓幼兒能逐漸接受,并非全部撤出高結構材料換上低結構材料,使幼兒無從下手,游戲無法進行。
改變玩具的單一性玩法
在游戲中投放操作材料,不僅要考慮到幼兒的整體發展,也要考慮到同一年齡段幼兒的能力差異,靈活投放高低結構的材料,為幼兒探索活動提供條件。在設計玩具時應首先思考這些材料能怎樣玩、每一種玩法能帶給孩子什么。如:《小動物聽筒》是聲音配對玩具,當教師觀念發生轉變后,我們就將玩具的蓋子打開,讓幼兒自己填充物體,結果發現不同的幼兒對材料有不同的興趣。雖然幼兒沒有按老師的目標發展,但是都按著自己設定的方向發展著。當我們降低材料的結構以后,帶給孩子的是不同的發展機會,幼兒有機會按照自己的速度自己的方向發展,真正實現了個性化發展的目的。
改變玩法的提供者
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的重要形式,具有促進幼兒自主發展的功能和作用,但現在許多幼兒園里游戲是按老師的意愿在玩,當游戲作為手段來運用時,游戲的自發性也會慢慢地喪失,游戲的性質就會發生微妙的變化。在以往的材料投放過程中,教師出示圖示,幼兒按教師的方法進行操作,設計好的游戲對于每個個體來講不是過難就是過易,即便是適合,幼兒操作幾次就會失去興趣。于是我們將游戲的玩法設計交給孩子,使他們真正成為游戲的主人。例如中班《月亮船》玩具,我們鼓勵幼兒自己想辦法發明玩法,幼兒找來不同的材料進行嘗試,教師將幼兒的操作照成照片放在玩具中,促進幼兒間的相互學習。我們還提出“看看誰落的最多”的挑戰,幼兒為了挑戰成功還使用了木板、紙板等輔助材料,《月亮船》的玩法擴寬了,幼兒成了游戲的設計者,他們的探索興趣隨著玩法的不斷更新而提高,實現了幼兒游戲的自主性,更好地完成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出的主動發展的目標。
總之,低結構材料在幼兒的發展中起著不可低估的價值,教師只要開放材料的使用空間,鼓勵幼兒嘗試多種玩法,就可以實現促進幼兒主動發展的目標。
【本文為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校本研究專項課題“幼兒園科學區環境創設與指導研究”(課題編號:BCA13072)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北京市豐臺區蒲黃榆第一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