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型幼兒園教師就是能汲取幼兒教育各方面的新知識,在教育、教學中積極地加以運用,并不斷地發現新的教育、教學方法的教師。包括教師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兩方面。為方便進一步對創新型幼兒園教師的內涵進行剖析。結合北京市順義區高麗營第二幼兒園現狀對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進行了進一步分解。
創新意識包括:教師對當前幼兒教育中存在問題的認識;教師對幼兒教育研究動態的關注;教師對幼兒教育研究成就的需,要包括構建新的幼兒教育模式的愿望和發展幼教論文的需求;教師研究幼兒教育的動機,包括研究興趣好探索意向。創新能力包括:教師觀察、分析幼兒行為能力;教師幼教技能與傳統文化融合的能力;教師從新視角設計支持幼兒實踐活動的能力;教師創作有鄉土特色的文藝作品的能力;教師總結新的實踐經驗并撰寫論文的能力。
下面結合本園在自編鄉土繪本構建園本課程的實踐中談一談我園對創新型幼兒園教師培養的點滴嘗試。
內在需求是創新型教師成長的動力
一個教師真正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外在,而是來自于內在,內在如果沒有了需求,那么這個教師成長就沒有動力。教師的內在需求來自哪兒?我想更多是來源于對教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在“十二五”繪本閱讀教學策略的研究中,我們探索了集體教育活動中的繪本閱讀情境策略;表演區幼兒繪本劇表演指導策略;指導家長進行親子閱讀的策略。在研究中我們發現:現在我國市場上的繪本大多來自歐美日,能夠承載民族文化和鄉土文化的國產繪本寥寥無幾?!皩W前教育是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中進行的。沒有超越國家和民族的學前教育,不管哪一個國家的幼兒教育都是建立在其特定的文化土壤之上的?!薄毒V要》和《指南》中都明確提出了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的要求。讓孩子從小認識和了解家鄉的鄉土文化,是我們的教育責任。了解家鄉是愛家鄉的基礎,為家鄉的鄉土文化而驕傲是刻在孩子心中的中國魂。整合鄉土資源,進行民族化和本土化的課程開發是完成這一任務的有效途徑。
為此,我們萌發了創編鄉土繪本,并在此基礎上生成園本課程的念頭。在全園討論的基礎上,我們達成共識,確立目標為:以高麗營地區周邊資源為題材,結合本園幼兒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嘗試創編反映高麗營地區鄉土民俗的繪本,作為我園傳承鄉土文化的載體,并借此開發園本課程,形成適合小中大三個年齡班的園本課程。更希望以鄉土繪本的創編與使用為基礎搭建創新型教師培養的平臺。
自我分析是創新型教師成長的基礎
自我分析是在自我觀察的基礎上對自身狀況的反思。正確的自我分析能提升教師創新的信心,揚長避短。
在提出自編鄉土繪本繪本并創建園本課程的初期,有些教師曾存在很多質疑:作為幼兒園教師能創編出兒童文學家兼畫家水平的高質量繪本?我們的繪本孩子們會喜歡嗎?以我們現有水平能創編出什么樣的課程?其科學性如何?對此,全園教師就繪本創編和課程建設困難與優勢與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
我園在繪本創編方面優劣勢分析 首先,困難。優秀的繪本對文字和畫面都有較高的要求,我園教師雖有較深厚的文字功底,但離兒童文學的創作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在畫面表現方面除個別教師有一定的功底外,大部分教師的畫面表現能力距繪本畫面的要求存在明顯差距。其次,優勢。一是我園所在的高麗營地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如虻牛河、溫泉、櫻桃園、蝴蝶園、農田等自然資源;大集、清真寺、福利院、部隊、學校等社會資源;剪紙、戲曲、玉石井、大槐樹、莽氏元宵等文化資源。這些資源就存在于幼兒的生活之中,將其納入課程資源進行合理開發,既能豐富課程內容,為幼兒主動學習創造條件,而且能夠激發幼兒對家鄉文化的關注與熱愛。二是我園教師90%以上為大學本科學歷,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在保教工作和與孩子朝夕相處的過程中,有更多機會深入的了解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生活,在繪本故事的創編上更易接近幼兒。三是喜歡美術的教師多,在以往研究中形成了牢固的美術教學根基。經過幾年發展我園培訓體系已初步形成。能滿足園所和教師發展的需要。四是我園在以往的研究中創編的部分鄉土繪本,創新了鄉土課程資源開發的形式,深受幼兒喜愛。繪本創編的想法得到教委、鎮領導和相關專家的高度認可,并提供了大力的支持。鎮領導為我園了解周邊資源情況給予支持,提供區志、村志等相關材料,并派相關負責人到我園進行講座。在繪本印刷的資金上也給予了大力幫助。另外,教委、高麗營鎮政府積極宣傳了我園繪本創編的情況。這些都極大地激發了我園教師的創作熱情。五是有較雄厚的專家團對支持。
我園在課程建設方面的優劣勢分析 首先,困難。我園教師隊伍中非專業教師比重大,年輕教師多。課程設計和活動組織方面的能力迫切需要提高。其次,優勢。一是園長課程領導力強。二是教師隊伍有活力,干勁足。年輕教師占主體,她們在工作中肯學習,不怕吃苦,勇于向困難挑戰。三是在以往的研究過程中,教師積累了科研經驗,在繪本教學的策略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這給課程體系的建設奠定了基礎。四是親子閱讀活動作為我園的一項常規工作,得到了廣大家長的認可,陪孩子閱讀已成為家長的樂事。五是有多年《快發》課程實施的經驗,對開發內容進行完善補充。
通過自我分析我們發現:在繪本創編方面我們有得天獨厚的接觸幼兒、了解幼兒的優勢,不論是在文字創編還是在畫面創編方面我們都可以請幼兒參與其中,幼兒的童真、童趣是成人不可模仿的。在園本課程建設方面,我們并不是白手起家,有較成熟的課程作為依托,并可聘請專家定期指導。我園在鄉土資源主題課程建設方面雖然存在一定困難。但借助我園自身發展優勢、發揮內外合力有信心和能力完成園本課程建設。充分的自我分析奠定了創新型幼兒教師成長的基礎。
艱辛實踐是創新型教師成長的途徑
創新如果沒有實踐,再好的想法也只能停留在認識層面。只有把創新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才能不斷把工作推向一個新層次、新水平。教師在不斷地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將教育理論內化,做到知行合一。因此實踐是創新型教師成長的必經途徑。
我園園本課程建構大致有以下幾個階段,在每一階段中取得的進步,無不浸潤著老師們艱辛實踐的汗水。在實踐中老師們發現問題,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斷修正自己的認識,提升創新能力。
利用周邊資源創編鄉土繪本 在繪本創編前首先對周邊資源進行深入的調查分析,結合《綱要》《指南》精神及幼兒發展需要進行篩選。選擇有教育價值、便于利用、適宜開展主題活動的內容創編繪本。目前已經完成四輪的繪本創編,第五輪的創編正在進行中。已完成自編繪本20本。創編的繪本從說教、成人化、畫面呆板、表現形式單一逐步走向趣味性、生活化、畫面信息豐富、表現手法多樣。
反復實踐、調整,形成初步課程框架 在應用自編繪本,形成園本課程過程中。確立了以《綱要》《指南》精神為指引,以實踐操作活動為手段,自編鄉土繪本,構建以鄉土、生活、創新為核心的幼兒園主題實踐課程的理念。采取了領導包班指導、集體備課、共同實施、集中交流反思的策略。在不斷的討論、實踐、修改中形成了初步的主題活動框架。其中空白部分和加黑部分還需在進一步的實踐中不斷完善。
依據發展的整體性精神設計主題活動 《綱要》《指南》中都提出了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要求?!毒V要》指出:“幼兒的學習是綜合的、整體的,在教育過程中應依據幼兒現有經驗和學習的興趣與特點,靈活、綜合的組織和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內容,使幼兒獲得完整的經驗?!薄吨改稀分兄赋觯骸皟和陌l展是一個整體,要注重領域之間、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促進兒童身心全面協調發展,而不應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的發展。”為此,本園教師在主題設計研討中依據這一精神完善主題設計。在注重各領域活動融合的同時,注重實踐活動的開展。每個主題活動的設計都經歷了反復的推敲、修改。
以“做”為基礎實施主題活動 主題活動的選擇緊密結合周邊資源的利用,活動的設計注重幼兒實踐,接下來的實施過程中“做”即實踐必然成為主題實施的重要內容。在實施過程中教師依據幼兒現狀靈活把握做的內容與方式,順應幼兒主體發展需要。同時在實施過程中再次充實、完善主題活動內容。
一是走出去與周邊資源有效互動。參觀小學、敬老院、福利院等周邊的社區資源;訪問部隊、二村評劇團、一村剪紙、高麗營小學京劇社團等社區資源;去櫻桃園、高麗營大集、老孫家糕點模具、莽氏元宵、八喜冰淇淋廠等自然資源、社區資源進行社會實踐體驗活動。
二是請進來與周邊資源有效互動。利用家長義工、派出所警察、部隊戰士、果農等人力資源與幼兒互動;利用勞動工具、傳統廚具、蛋糕模具等具有鄉土特色的物質資源進行社會實踐體驗活動,如制作雞蛋餅、元宵、糖葫蘆、蛋糕等傳統食品;制作蓋簾、掃把、墩布、刮皮刀、澆花器等勞動工具。
三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園內現有資源。利用豐富的樹木資源進行剪枝、樹木養護、傳粉、采摘等社會實踐活動;利用養殖資源開展飼養綿羊、兔子、鴨子等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動物糞便的收集與利用實踐活動,進行綠色種植社會實踐活動;利用水土資源開展雨水、幼兒尿液的收集與利用等社會實踐活動。
四是抓住傳統節日契機開展民俗活動。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園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這些傳統節日,納入幼兒園課程。圍繞孩子認知需求和節日特點創編繪本、設計主題活動。孩子在親身參與親自感知中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彩。
創新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高級表現,是推動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對創新型幼兒園教師的培養,需要激發教師內在的動力、發揮自身的優勢、不畏艱辛的實踐。
(作者單位:北京市順義區高麗營第二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