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提出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合作精神的重要性。然而,現在的幼兒都是獨生子女居多,與他人合作分享的能力較差,而合作又是促進幼兒未來發展、適應社會、立足社會的重要因素。這是時代和發展的需要。針對這些情況,我們從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特點著手,結合實際,在生活中、集體活動以及各類游戲中培養、促進幼兒合作能力的發展,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幫助幼兒學習培養合作能力。這對幼兒今后的未來發展也至關重要。
在生活中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幼兒的教育不應僅僅局限于教學活動,教師也要在生活中處處留意激發幼兒的合作意識和能力。教師要善于抓住機會,在合適的時機對幼兒提問引導,幫助幼兒學習與人交往和合作,下面是一個與之相關的事例,例如,小朋友蹲在地上觀察螞蟻搬家,教師可以一起蹲下問小朋友在看什么融入到幼兒的身邊去,一起觀察螞蟻在做什么,是怎樣搬家的,是獨自完成搬家任務的嗎,發現原來是很多螞蟻一起互相幫助才把食物搬回家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幼兒思考,樹立合作意識,通過自己的了解懂得合作取得成果的含義,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了解其重要性。小組的幼兒一起活動時,因為玩具發生爭執,這時是教師進行引導的最好時機,通過簡單的引導對話,讓幼兒自己處理問題,達到共同合作的目的,同時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學會獨立思考,慢慢養成合作的意識。
在集體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在平時的一日教學活動中,應該多組織幼兒積極參與一些集體性活動,感受與同伴交往的樂趣,在游戲中學會交流,懂得與他人合作、友好相處,養成謙讓、互相幫助的好品德,讓幼兒體會到和他人交往時自己成功處理問題的成就感,對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作為幼兒活動中的引導者、合作者和支持者,要懂得放手,主動參與幼兒的活動,簡單引導、幫助幼兒獨立解決活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對幼兒的解決方法及出現的行為,及時引導糾正,給予表揚,鼓勵幼兒克服困難,發展互相幫助的優良品質。尤其當面對幼兒不主動尋求合作、不會合作的時候,教師要發揮最大的力量,讓幼兒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時,培養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在快樂中參與活動有利于合作意識的培養。
在各類游戲中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游戲是最基本的活動方式,幼兒的教學活動多以游戲為主,讓幼兒培養其興趣的同時學習知識是游戲教學的特色之處。當今社會,大都是獨生子女,幼兒的自主性更加明顯,很多幼兒在家庭中對幼兒合作能力的培養有所缺失,應著重在發展幼兒的社會性教育。在多種多樣的游戲中,促進幼兒交流合作,發展其社會性的主要活動有角色游戲、建構游戲、體育游戲等等。
角色游戲中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角色游戲是培養幼兒社會性的重要途徑,在角色游戲中,幼兒通過扮演社會中的各種角色加強了與同伴的語言交流,培養了幼兒的自信心、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學會分享。例如,在活動中,遇到兩名“家庭主婦”搶著買一個西瓜的情況,而一旁的牛奶卻沒有人買,教師告訴幼兒,西瓜只有一個,喝牛奶能長高對身體好,買牛奶真不錯,這時一個幼兒主動去買牛奶,教師在角色游戲結束的總結時特意表揚了這兩位謙讓的好朋友,幼兒得到了鼓勵,明白了謙讓的意義,又讓其他幼兒明白了合作精神的重要。
建構游戲中發展幼兒的合作能力。在建構游戲中,經常能遇到幼兒的一些消極行為和交往問題,哪怕是一個小積木都可以讓倆個幼兒爭執,這時教師的正確引導能夠影響幼兒,只有一個小積木的情況下,學會共同合作,共同搭出漂亮的房子也許效果會更好,幼兒在嘗試一次之后,第二次遇到這個問題時也會用同樣的方法去解決,這樣長此以往,幼兒自然而然的學會了分享、合作。可以看出,建構區域活動對幼兒社會性的發展、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體育游戲中促進幼兒的合作能力。體育游戲是游戲的一種獨特的形式,它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促進幼兒的身心和諧發展,體育游戲活動是靠體力與智力相結合的,對幼兒的體能和智能都有促進作用,活動中,需要幼兒兩兩合作,共同協作的環節有很多,所以,體育游戲是個培養幼兒合作意識、分享能力的活動。
通過以上的方法,來激發孩子們想合作的愿望,在教師的積極引導和充分肯定中,幼兒的合作意識和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培養。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是一項長久的教育工作,所以我深深體會到教師應該為幼兒創設寬松、自由、平等、愉快的環境,營造和諧的氣氛,采取多種形式、途徑和方法,培養孩子們的合作能力。為了我們的孩子,我們一起努力吧!(單位: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直屬機關第三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