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文學藝術的翠林中,我國傳統文學古詩詞可謂是一朵開得分外艷麗的奇葩。長期以來,我國古詩詞的教學都是語文教學活動中一個相當重要的組成部分。能否成功培養學生獨立閱讀、欣賞古詩詞的興趣與能力,將直接影響著對這一文學藝術的傳承。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蔽艺J為,高中語文教師應該特別重視對語文素養的重要組成元素之一的古典詩詞素養的培養。而實現由課內學習向課外欣賞遷移的基礎是學生對古詩詞的自我賞析的能力。因此把課內名篇教學的目標定位在能力的培養上就非常重要而且必要。怎樣實踐這一理念,實現這一目標呢?在近幾年的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嘗試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逐步掌握中學古詩詞閱讀的幾種方法。
詩是一種最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樣式,它飽和著豐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來表現,而且在精練的程度上,特別是節奏的鮮明上,它的語言別于散文。我們很容易找到詩歌這一文學樣式的四個要素:一是韻律,二是內容,三是情感,四是語言。只有抓住這四個要素對詩歌加以解讀,才能對詩歌進行比較全面的觀照,才能形成比較理想的詩美感受。在課堂上,學生就是詩歌鑒賞者,他所需要的不僅僅是對具體某一首詩的審美感受,而且更需要一把鑰匙,一把能夠對任何詩歌進行審美評價的鑰匙。每一位語文老師都是手持這樣一把開啟學生品讀詩歌的智慧之門的金鑰匙的人。我們必須用我們的智慧,一步步將學生引入詩歌的圣殿。
學生在課堂上接觸詩歌一般都是以文字形式開始的,而這種單一的信息輸入途徑遠遠不能滿足對詩歌這一特殊藝術形式多角度感知的要求。課堂上詩歌的學習過程應是一種開放各種感官的立體學習過程。朗讀便在其中充當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能夠把視覺上的信息轉變為聽覺上的信息,這是學生感知詩歌的第一步,是獲得對該詩初步印象的必要環節。音樂美是詩歌語言的一個重要特點。音樂是用不同輕重、不同長短的樂音構成節奏、旋律而作用于人的情感的藝術。詩歌的語言也如音樂一般,具有旋律和節奏,合轍押韻,朗朗上口。能不能讀準字音,能不能讀準節奏,是學生品味詩歌韻律美的基礎。學生在這一環節中,必須確定“讀準字音、正確停頓,讀出節奏感和韻律感”的學習目標,解決字音、韻律、節奏的問題。鼓勵學生自由朗讀、集體齊讀、個別試讀,教師進行必要的范讀。學習過程中應提醒學生充分地利用工具書和課文注解,自己正音正字。并根據自己對詩歌的初步感受來劃分停頓、輕重讀,讀出節奏。以實現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所謂“詩無達詁”。對詩意的理解應該說是一件比較主觀,比較自由的事。尤其是對高中階段的中學生而言,只要言之成理,能夠自圓其說的理解,都可以予以肯定,加以鼓勵。同時,在詩歌的理解上,不必落實一字一句的翻譯。這樣的翻譯有時不但無法譯出詩的精髓,甚至會堵塞了詩歌原本靈動的空間,缺乏聯想和想象的余地,大大減弱了詩歌的美感。因此,這一環節的學習,重在疏通重點字詞或個別難懂字詞上。可借助課文注解、工具書等,亦可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探討。教師可做適當的點撥,但要注意點到即止,切忌代勞。
眾所周知,詩是情感的凝聚物,情感是詩歌征服讀者的最強有力的武器。像沒有波濤就沒有大海一樣,沒有情感也就沒有詩歌。那么,欣賞詩歌的一個必要步驟就是把握詩歌抒發的情感了。情感的表達不外乎直接與間接兩種方式。直接表達的稱為“直抒胸臆”;間接表達的方式主要是“寓情于景”或“借物抒情”。據此,在指導學生品味詩情的時候,應該引導他們注重感情色彩鮮明、濃烈的詞語,以及尋找詩歌借助的抒情意象。只有讀懂了詩人的心,詩人的情,才能和詩人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才算真正走進了詩的靈魂中。
雖然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并沒有詩歌寫作,尤其是格律詩寫作的要求,但我認為,古典詩詞的傳承如果僅停留在單純的欣賞、品味上,而放棄了它作為語言運用范本的模仿價值的話,未免太過可惜了。詩歌對語言的要求要比其他文學體裁都高,詩的語言含蓄、跳躍、凝練、簡潔,是詩人反復推敲的智慧結晶。倘若我們的高學生在欣賞詩詞的同時,能夠有意識地留意詩的語言,模仿其中某些遣詞造句的方法,我想這對于高中生語言的積累與運用是大有裨益的。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是學法指導的根本途徑,也是學法指導經常化、具體化,出效益的最有效途徑,因此,學法指導必定應走滲透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為學生“怎樣學習”導向,教學生“學會學習”,也即授予了學生一把開啟詩歌學習之門的金鑰匙。中學古詩詞“四步學法”,充分尊重了詩詞藝術的特點,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認識規律。實踐證明,這一學法因此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易于被學生接受。同時,為每個環節精心所起的名稱,令整套學法的步驟鮮明好記,印象深刻。通過課堂上的訓練形成古詩詞學習的常規方法,最終實現學生自覺地把這種方法運用到自己課外的拓展閱讀中去,在反復的訓練中獲得、提高讀詩、賞詩、品詩的能力。
總之,我國古典詩詞經久不衰,歷久彌新。而語文教育工作者,是傳承這一藝術瑰寶的鏈條中重要的一環。讓我們帶領我們的學生,共同為古典詩詞這朵嬌艷的奇葩培土、傳粉,讓它開得更艷更美!(單位: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