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評價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和推動因素。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評價的主要目的是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是以人為本的、動態的、多元化的評價體系。評價應有益于學生樹立自信心,形成繼續學習的動力,評價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以學生平時參與各種教學活動所表現出的興趣、態度和合作能力為主。注意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使用所學語言進行活動的情況。評價的形成除了教師評價學生外,還應有學生之間的評價和學生的自我評價。在教師評價環節中,我主要采取下列幾種方式。
其如其分的語言性評價: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教師能在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反復多次獲得成功,體驗成功的樂趣,就能引起他們的求知欲,使他們產生比較穩固的學習動機。在平時教學活動中,我經常要用表揚和鼓勵性的語言對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評價,如對學生參與和完成課堂活動的情況多使用“Good、Wonderful、Very good、Well done、Perfeet”等激勵性語言,如在學習Unit1 Welcome back to school時,班上一位聰明伶俐的女生說了一個巧記Canada這一單詞的說法:Canada是個banana的國家,三個a,a+++,我馬上采取了夸張的語言和熱情的語調對她進行鼓勵的評價,此時學生們在識記單詞中不知不覺地動起來、演起來、樂起來,培養了學生們學英語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學生個體差異對外語學習有一些影響,在個別學生出現錯誤時,不要馬上說“No,you are wrong”或“You are foolish”等語言,應該面向全班說:“Who can help him/her”,這樣做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培養了學生的互助精神,更重要的是不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留心安排好下一個他力所能及回答的問題,讓他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體會到學有所得,然后老師和全班同學對他/她說:“Good!Very good!”語言評價的形式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就是抓住每個機會對每個學生的成績和點滴進步都要加以肯定,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形成繼續學習的動力。
適當的物質獎勵:著名教育家加涅說:“學生的個體差異就象指紋一樣各不相同”,在教學中我始終遵循因人而異,靈活機動的評價方式,多給學生獲得“成功”的機會,尊重、理解、寬容地對待學生,讓學生處于輕松、愉悅、安全的教學環境中。我經常使用教師教學用書后附有的大棕熊和小松鼠貼紙作為獎品,有時也使用一些顏色豐富的卡紙剪成星星或其他圖案作為獎勵,每當我把大棕熊和小松鼠的貼紙獎給孩子們時,他們都如獲珍寶。如在本學期開學時,我以小組為單位,采用記分形式,在每次課堂活動和每次作業作為評價的內容,哪一小組獲勝,就獲得一個星星,小組長就拿著星星,在教室上的評價卡紙上,設計本小組的標志圖案,到了期末,評價卡紙上出現了由數個星星組成的圣誕樹、五彩足球、棒棒糖等圖案,開拓了他們思維能力和想象力,孩子們都十分喜歡。不知不覺,他們會更自覺、更自信、更積極。
適宜的字面評價:俗話說:辛其師,信其道。有春風化雨的老師,才有孜孜以求的莘莘學子。在教學中,我始終遵循因人而異、靈活機動的評價方式,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悅和滿足的樂趣,覺得“我能行”。在平時的作業中,我會盡量模仿明星簽名的方式在完成好的作業本上寫上“Good job/Well done/Great!”等語言,偶爾也會畫上笑臉、哭臉,對于一些不夠上心的作業我會用簡筆畫畫上小懶貓等等。對于水平不同的學生,我會對他們提出不同的要求、設計不同的圖案。如有些學生為了獲得老師模仿明星的彩色簽名,真是花了一番功夫,爭取五次聽寫滿分。這樣既達到了學用英語的目的,又滿足了他們的興趣。教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教師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相信每一位學生都能有所進步。
小學英語教學評價是以人為本的、動態的、多元的評價體系。教學的成功涉及諸多方面的因素,適時、適當、適宜、正確靈活地選用評價方式,會對教學成功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我想教師無論是采用語言性評價、物質評價還是字面評價等等評價方式,只要能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都會對教學成功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當然,全面地看待學生的發展,有利于教師的教學,是教學評價必須遵循的原則。(單位:河北省興隆縣掛蘭峪鎮大鹿圈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