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就猶如一股新鮮的血液融化了僵硬的、傳統的教育思想,它使師生交往在更加融洽的氛圍中互動,打開學生的心窗,走進學生的心扉,感悟學生的真情,使我越來越深刻地感覺到近幾年來我的教育生活就猶如丁香般悄悄綻放。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細膩的內心:我們班的xx同學是一個膽兒小,又有些口吃的孩子。有一次語文課上,該輪到他演講了,只見他紅漲著小臉,低著腦袋磨磨蹭蹭地走上講臺,結結巴巴的聲音像蚊子一般大小,他越是驚恐,學生們越是屏住呼吸目不轉睛地看著他,突然間他竟緊張的哭了。看著他痛苦的樣子,我懊悔地自責起來:真不應該讓他演講,讓他在眾人面前出丑,刺傷他的自尊心,可是如果不讓他參與,不是更挫傷他的積極性嗎?在這尷尬之際,我靈機一動,捕捉到了瞬間靈感:這名學生不就是不習慣在眾人面前說話嗎?我微笑地對大家說:“請大家趴在桌子上,只需用耳朵聽就可以了。”學生們立即明白了我的意思,都假裝若無其事趴在桌子上。他慢慢地把頭抬起來,從他明亮的眼睛里我看到了輕松和自信。他演講的聲音逐漸地洪亮起來,語句也不在斷斷續續了,似乎也不結巴了,他越講越動情,竟然演講得生情并茂。此時此刻,就象有一股暖流涌遍了我的全身。不知在什么時候,同學們早已抬起頭聚精會神地聽他演講了。他早已不在害怕,他鎮定自若的和大家的目光對視著,他的演講獲得了圓滿成功。他臉上帶著燦爛的笑容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學生們使勁的為他鼓掌,我也拼命地鼓掌,為他闖過難關,贏得自信,更為我自己鼓掌,能在關鍵時刻如此地理解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里。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感受學生五彩的心:這幾天,不知怎么了,班上開始流行折千紙鶴和風鈴。下課折,上課也折。這不,語文課上,又有幾個屢教不改的頑固分子特意竄座湊在一起在底下進行著他們的杰作,我氣惱地走過去,一把搶過風鈴,準備使勁地摔到地下,可是揚在空中的手卻停住了:啊!這么精美的風鈴呀!比我在商店里看到的漂亮的多,風鈴上的一個個耀眼的小燈籠晃來晃去,不時地發出悅耳的“叮當、叮當”的聲音,五顏六色的圖案讓我眼花繚亂。這么完美的成品把它毀掉,我實在于心不忍,真的不曾想到這名差生竟有一雙如此靈巧的手。我望著驚恐不安的‘差生’xx同學和藹地說:“怎么,到今天才向老師展示你的絕活?”聽了我玩笑般的話語,他長長地吁了一口氣,不好意思地笑了。
嘿!不如就順著這幾天的局勢留這樣一個家庭作業吧。折紙展示臺:折一個自己喜歡的東西,裝飾美觀后貼在日記本上并寫出自己的想法。評一評、賽一賽,看誰折的好,寫的好。留這樣的作業,底下一陣雀躍歡呼。第二天交上來的作業簡直讓我大開眼界、目不暇接。淘氣包xx同學折的坦克造型美觀、功能奇特。他在日記中寫道:“我折的坦克叫神雕太號,我要駕駛它保護世界和平,比楊利偉還光榮呢!還有xx同學折的窗簾名曰“一簾幽夢”、xx同學的筆筒“夢幻狂響曲”、xxx同學的紙簍“讓你干凈”……是啊!孩子為什么喜歡這樣的東西自有他的道理,在他們的心中都有一個五彩的夢,我小心翼翼地捧起孩子的夢想,讓它們在我的手中綻放。
記得在一篇文章中看到過這樣一句話——蹲下來看學生。是他使我從唯我獨尊的、傳統的舊式教學中走出來,明白了新課改的真諦。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它使我不斷設想:假如我是孩子,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假如是我的孩子,我會怎么做?蹲下來看學生使我徹底明白:多一些理解,就會讓自己、讓學生多一份快樂;多一些寬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就會多一種教育的方法。蹲下來看學生讓我不知不覺地打開學生的心窗、走進學生的心扉,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感受他們細膩、透明、五彩的童心,蹲下來看學生成了我和孩子們真情交往的一條無阻的通道。(單位:內蒙古巴彥淖爾市五原縣銀定圖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