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實踐中,相當一部分教師十分注重講課,卻忽視了學生注意力的組織。往往教師講的有滋有味,學生學的稀里糊涂。更有個別教師,寧可花費課后大量的精力進行個別輔導,卻很少顧及學生上課是否聽得進去,結果導致授課效率不高。由此可見,要想提高化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就必須使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那么,怎樣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注意力呢?
一、用生動風趣的語言引導學生的注意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的語言修養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這說明教學語言在課堂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化學教學中的語言既要符合科學概念,又要生動、有趣富有啟發性,才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高效率地掌握應知應會的化學知識。教師語言應該或像涓涓細流滋潤學生心田;或像將帥的戰旗指揮千軍萬馬奮戰;或融知識于幽默風趣中。寓教于樂,讓學生感到聽課是一種享受。如將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編成“先通氫,后點燈,藥品變紅即熄燈,試管冷卻再停氫”,或說成“氫氣早出晚歸,酒精遲到早退”等。這樣的教學語言學生是最樂意接受的,它像食物中的調味品,使學生聽得津津有味、學得興趣盎然。注意力一集中,學習效果便不由自主地上來了。
二、注重實驗教學,吸引學生注意力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學生對化學實驗都很感興趣,每逢做實驗學生的注意力都很集中。高學化學教材中安排了許多的演示實驗,這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一要合理設計演示實驗,激活學生興趣點。如在講化學變化時,我設計了“酚酞遇堿溶液變紅色,加酸又變無色”的實驗,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急于知道原因。此時我告訴學生,這種變色現象及生成氣體、沉淀、放熱等都是化學變化常常伴隨的現象,能夠幫助我們判斷是否發生了化學變化。于是,學生頻頻點,恍然若悟,看那樣子,老師心里充滿了成就感。
二是能讓學生做的實驗盡量讓學生親手做,教師適當指導。如點燃氫氧混和氣體,C0。與水反應等;需要固定在講桌上的實驗,可請后排學生上前觀察或當助手,然后由該學生向全班同學描述觀察到的現象。描述不全的請其它同學補充,再通過討論分析得出結論。
還可以將部分實驗讓學生在課堂上分小組分項目進行,然后小組合作討論,教師則集眾理于一身,實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辦法。如“氧氣的制法”中要求把二氧化錳、氯酸鉀及二者混和物加熱。可把三個項目分給六個合作小組,每兩個小組進行同一個項目。三個項目同時進行,時間省、效率高。實驗應解決的問題一定要讓學生思考并討論后盡量用化學語言描述出來,教師要歸納總結。由于學生的參與,增強了實驗的趣味性,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興趣,通過多次訓練學生的注意力就會逐步提高。
三、注重學法指導,鞏固有意注意力
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習方法指導,隨時解除學生學習中的障礙是培養和鞏固學生有意注意力的可靠保證。學生剛開始學習化學時,對化學實驗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但并沒有形成穩定的學習動機,也不知道怎樣想問題,怎樣觀察實驗。更不會聯系實際想問題,再加上描述性知識多、概念多且相對集中,這些都會成為學生學習上的障礙,若不及時排除,學生的注意就會轉移。這時教師就要及時運用典型事例為學生指導學習方法,排除學習障礙。如概念的對比聯系,化學物質的記憶方法,化學用語的書寫記憶,化學計算的要領,觀察化學實驗的程序等。學生會學了,注意力就會更加集中,學習積極性進一步提高。
四、利用電教手段,提高學生課堂注意力
目前多媒體教學手段已走進大多數的高中課堂,它具有真實、具體、鮮明的形象感,對激發學生興趣集中學生注意力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特別是對高一學生來說,有些抽象的問題即使千言萬語也不易理解,如果運用電教手段則可以將抽象問題具體化,使微觀、抽象的化學知識立體化、動態化,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其學習興趣必然大增,注意力必然更加集中。如在講碳酸鈣性質時,如果能播放一段介紹石灰巖溶洞景觀的教學錄像,那效果要比你用語言講要好得多。
還有些實驗,在教室里很難完成,如果利用flash的動畫功能做一個模擬實驗,那效果可能比真的實驗更好,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就得到最大限度的集中和培養。電化教學增大課堂信息量,可以豐富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達到培養學生注意力的最佳效果。(單位:貴州省盤州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