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有效教學”的理念已開始深入人心,如何使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關注。筆者在中職語文教學實踐中深切認識到,“有效教學”不僅是一種教育理念,它更是推進課堂教學行為改革的一種動力,而在有效教學中,教師發揮著至關重要的特殊作用。本文談談在“有效教學”中教師引領作用的三個方面。
學習目標要“引人注目”:教學目標是語文教學活動的靈魂,教學目標對語文教學過程具有導向、調控、激勵和評價功效。教師在上課之前,應對教學目標理解和把握好,提高語文教學的方向性、針對性、有效性。要求學生擁有健康的體魄,也要求培養學生完善的人格,在提高學生全面素質的過程中,鼓勵發展學生的個性。
筆者在設計《我的空中樓閣》教學目標時,將教學目標分為:(一)知識教學點。1.知識目標:①領悟本文托物言志的藝術手法的巧妙運用,把握文章所傳達的思想感情;②感受語言的優美旋律和渾厚意味。2.熟悉課文表達方式。(二)能力訓練點。1.掌握握分析散文的基本方法。2、體會清新、優美、生動的語言,培養獨立欣賞和合作欣賞散文的能力。3.培養自我評價和對他人進行評價的能力。(三)德育滲透點。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體味作者對大自然對自由生活,對獨立人格的向往和迷戀之情,喚起學生對積極而堅實的、樂觀而執著的人生追求,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維護祖國統一的感情。(四)美育滲透點。學習本文修辭手法對展現景物特點的好處。教育課程改革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知識結構.實踐能力、審美情趣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力求通過這些方面的發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教學目標應講究知識、能力、情感態度三者之間的和諧性與整合性,即“智”、“能”、“情”的價值取向。明確對各目標的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的具體要求,既體現由“智”“能““情”的層次性,又能實現三者的相互補充、相互輻射。
教學策略要“引人入勝”:所渭“策略”,是指教師為實現教學目標或教學意圖而采取的一系列具體的問題解決行為方式。有效教學的核心問題就是如何優化教學策略。中職教師應根據自己所教學生的特點,策劃有效的教學策略,力求在方法上“引人人勝”,帶領學生進入“佳境”。例如《我的空中樓閣》課題教學中,帶領學生品味語言的四種美,“引人人勝”。一是品味語言的音樂美。文章中“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點”。“雖不養鳥,每天早晨有鳥語盈耳”。“無須掛畫,門外有幅巨畫——名叫自然”等等。二是品味語言的詩意美。文中有不少語句化用了古詩詞,如:“山如眉黛”、“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山也虛無”、“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一望無際的水面飄過一片風帆”、“孤帆一片日邊來”、“遼闊無邊的天空掠過一只飛雁”、“雁飛殘月天”。三是賞析課文的畫面美。宋代蘇軾曾稱贊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在本文,作者也用那美妙而自然的筆調,飽含深情的筆墨,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優美的畫面。教學中,讓同學們從文中找出一幅幅畫面。四是品味語言的修辭美。首先是品味比喻新奇,有朝氣與活力。
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得到了樂趣,也鍛煉了欣賞散文的能力。但是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即使是同一個文本,也極有可能出現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提出:“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發揮自身優勢,把握好自身對各種教學法駕馭的能力,選用那些能取得最佳效果的語文教學法。
“—語天然萬古新,繁華落盡見真淳”,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充分理解和尊重學生的態度、感情、意見、立場和個性,與學生互相影響、討論、激勵、了解和鼓舞,從而實現與學生平等誠摯地對話,與學生一起學習、一起研究、—起成長。(單位: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