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不僅是思維的工具,更是思維的表現方式,人類的思維成果正是靠語言的幫助得以鞏固、發展和傳遞的。人的高貴之處在于意識,幼兒活動的發展以及掌握成人語言的過程,也就是幼兒意識發生發展的過程。眾所周知,幼兒期是學習語言最敏感、最關鍵的時期,也是儲存詞匯最迅速的時期。因此,抓住關鍵期,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成為了幼兒園工作的重要內容。上課是發展幼兒口語能力的重要途徑,但促進語言能力的提高,僅僅靠組織一周二次的語言活動是遠遠不夠的。幼兒在園的一日活動中有一多半時間是生活活動,充分利用一日活動中的零碎時間組織幼兒進行多種形式的語言活動,在生活中游戲中,對幼兒實際的言語交往能力給予指導,把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貫穿于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
一、入園:入園是一天的開始,孩子們陸陸續續的來到了幼兒園,為了減少等待的時間在早操開始前我們會有玩具自選時間,孩子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也可以選擇自己玩或者幾個人一起玩,這時候是允許孩子們自由交談的,有的孩子會迫不及待的和小伙伴分享自己昨晚發生的事情。早操回來后離吃早飯還有一點時間,我會利用這個時間請幾名幼兒依次輪流播報自己昨晚記下來的天氣預報,目的很簡單就是希望鍛煉每個孩子當眾講話的勇氣,與組織語言的能力。
二、飲水:對于飲水的問題小班和中班時我們是隨渴隨喝的,但到了大班為了讓孩子們有時間觀念,從而在上小學時能夠盡快的適應小學的時間模式,我們會要求所有孩子在活動前喝水、小便,活動中是不可以隨便下座位去喝水或小便的,如果有特殊情況需要喝水或小便的可以和老師說。集體喝水也帶來了新的問題,有時候水比較熱,孩子們喝水的速度會變慢,或者喝水的人比較多排隊時會有很長的等待時間,這時他們就會暢所欲言,但考慮到一邊喝水一邊說話會有安全隱患,所以我們還在班中特設了飲水吧,孩子們可以端著水杯來這里,這里設有桌子,孩子們可以邊聊邊喝水很像咖啡館的感覺。自從有了這個飲水吧,孩子們更愛喝水了,但個別孩子似乎不知道說些什么看上去很無奈,針對這個問題,每次喝水前我都會給他們一個今天飲水吧里交談的話題,讓他們圍繞這一個話題彼此交流,但要求依舊是聲音要輕,不可以吵到旁邊的小朋友,當音樂一響起孩子們必須盡快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回到位子上后,我會請一兩個小朋友上來大聲的告訴大家他剛剛和哪位小朋友進行了交流,并把交流的內容大聲的告訴大家。這樣復述他人說話的過程不僅有助于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
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孩子們認真傾聽他人說話的習慣。
三、進餐:餐后是孩子們活動自選環節,這時他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書進行翻閱,如果遇到問題可以請求老師幫助,孩子們很享受看書的過程,有時他們會兩個人看一本書,分享里面的內容。時間長了班里的書已經不能滿足孩子們對閱讀的渴望,于是我們鼓勵每位幼兒可以帶一本自己喜歡的書來幼兒園與小伙伴分享交流。孩子們看的書越來越多,不僅豐富了知識面,詞匯量也越來越豐富了,語言表達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四、午睡:午睡很多孩子不能很快入睡,所以在他們全部安靜后我會講睡前故事,像十二生肖的故事,金雞冠的公雞、小馬過河等這樣的故事并不長,目的是讓孩子們有一個安靜舒適的午睡氛圍,并能通過每個睡前故事初步感受文學語言的美。許多小故事老師講完后,班里幼兒就會講了,于是我們有一個專門的記錄,上面記錄著哪個小朋友會講什么故事,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會講的故事最多,所以回到家他們會練習講故事,時間長了那些堅持聽故事并愿意講故事的幼兒,詞匯量豐富了,他們逐漸的可以說些有難度的復句了,例如有一次小朋友走到我身邊說“劉老師,我不僅會講故事,我還會唱歌跳舞,我最喜歡上幼兒園了因為老師會教我唱歌跳舞,還給我講故事聽。看到孩子們在語言表達能力上一點一點的進步,作為老師我們的心里別提有多開心了。
五、離園:吃過晚飯,孩子們都格外興奮,利用孩子們的興奮點,我會和孩子們猜謎語,或者請一名幼兒來講故事。研究表明,幼兒掌握的詞義越是豐富和深刻,他運用該詞的積極性也就越高。這時詞就從被動詞匯轉為主動詞匯。所以講故事的環節也是檢驗孩子們詞語掌握情況的方法,通過幼兒自己把聽過的故事講一遍不僅可以加深他對故事里詞語的理解,還可以緩解孩子們離園時的興奮,避免離園時因為過度興奮而發生意外,其他聽故事的孩子也可以通過聽他人講故事,培養其認真傾聽的好習慣。實驗證明經常講故事的小朋友明顯的語言表達能力強于只喜歡聽故事而不愿意講故事的小朋友,所以作為教師我們要和家長一起努力,幫助那些語言表達能力較弱的孩子不僅僅是多聽,更要勇敢的說,不怕錯,以鼓勵為主。
總之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培養出來的,是需要日常生活中的日積月累。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造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從而在一日活動當中有效的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單位: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直屬機關第三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