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是祖國的未來,初中生在校內的安全問題值得引起學校每一位教職員工的重視,安全重于泰山,在學校文體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活動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同時,學生遵守學校規章制度講文明懂禮貌也是很重要的,這是一個學校學生風采風貌的基本體現,也是學生綜合素質能否有效提高的一個方面。文體活動中做文明觀眾、創文明校園學校教育把安全放在頭等位置也是必要的。那么我針對我校文體活動開展過程中的安全教育問題對初中生進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談幾點感想。
一、文體活動中保障學生安全是開展素質教育的需要:教育本身是為了培養、提高學生全面素質,而不是單純地灌輸科學文化知識。在學校對學生開展安全教育,具有加速培養合格人才的作用。開展安全教育,從學校治理的角度看,它可以提高學生的素質,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成長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和文化氛圍。小學生一方面要自我約束,遵紀守法,另一方面,其學習和生活又要有必要的外部條件和穩定的治安秩序作保障,而小學生安全教育恰恰在這兩方面得到了全面體現。
二、文體活動中安全教育是復雜的社會治安形勢的需要:校內及校園周邊環境日趨復雜,學生來校途中發生意外事故、宿舍內財物丟失、打架斗毆事件等時有發生。大量事實說明,安全問題不僅是學生在校學習、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也是在其他節假日要遇到的問題。小學生在學校學文化、學知識的同時,學習、了解、掌握一些法律知識和安全常識,不僅可以做到在校期間自已不受傷害也不傷害他人,自己不違法違紀并能同違法違紀行為作斗爭,而且還可以依靠法律法規的力量保護自己,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抓好校園文體活動中安全教育十分重要,抓好安全工作有利于促進初中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確保學校安全與穩定。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自護自救教育,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防范、安全自護和安全自救知識。如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財物安全、飲食衛生安全等教育。班主任不僅自己要牢固樹立安全責任重如山、生命責任大如天的意識,還要努力使學生樹立安全第一觀念。
三、班主任盡到校園文體活動開展前安全告知責任。班主任的告知可分為四個方面:一是把學校或班級進行的各種活動中有關安全方面應注意的問題對學生告知。如實踐活動中的行走、乘車、具體的操作注意事項;體育運動中某些項目的危險性,練習設備、器材的安全性能等內容都應在活動之前告知學生。二是把校園及其周邊的設施包括環境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告知學生。如校園內外維修改造,施工場所或臨時搭建的設施,校園內外處所、場地、水電設備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等都應及時告知學生。三是把學生的有關情況對家長告知。如學生生病、學生請假離校或缺課、學生間發生糾紛或矛盾、學生的不良習氣以及學生發生傷害或意外事故等,都要及時與家長聯系、溝通。四是把發現的班級內部、校園內部及校園周邊存在的安全隱患以及安全事故向學校領導告知。班主任履行告知義務,可積極有效地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四、在小事中提高學生自我保護能力:安全教育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學生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也要從小事入手,在小事中讓學生體驗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及自我保護的過程,在小事中創設各種情境培養學生自我保護的能力。
教會學生自我保護的方法,培養學生自我保護的能力,使之有足夠的能力和勇氣沉著對付突發事件,這是安全教育的目的,也可說是現代素質教育的一項內容。在創設的情境中,通過體驗讓學生學習自我保護的方法,是一種捷徑,能取到事半功倍之效。
五、引導學生在文體活動中注意人身安全:在學校文體活動開展過程中安全教育的最終目標是促使學生形成安全行為,從而在學習生活中遠離安全事故。學校是公共場所,學習是集體性生活,學生是未成年、缺乏責任感的人群,安全隱患不可避免,我們要做好的就是防范于未然。防范、生活、成長。導之以行,注重引導與規范,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豐富多彩于未然,重中之重是規范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引導學生以安全的行為在安全的環境中學習有益身心健康的課外活動;規范學生不參與不科學的活動,不到有安全隱患的區域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使之遠離安全事故。
總之,學校安全無小事,班級安全是關鍵。尤其是在不同階段學校文體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只有學生、教師都樹立起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的意識才能師生共同努力達成完美目標。特別是班主任教師要明確自己的安全管理責任,正確實施班級安全管理方法,創新安全管理模式,構建起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全方位管理系統,才能真正確保學生在文體活動中的絕對安全。 (單位:貴州省六盤水市盤州市石橋鎮石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