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隨著體育課程改革的深入,學校體育工作取得了不少佳績,但農村學校體育工作卻令人失望。隨著國家對素質教育越發重視,為了順應新時代教育的潮流。本文將提出對小學體育課堂中實施小班化教學策略的方法、特點、教學質量的改善對策研究一題等進行闡述,詳細情況如下文所述。
小班化教學的特點:小班化教學模式是新教育改革下的產物,是順應現代教育潮流發展趨勢的教學方法,其特點可以具體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針對性教學。根據小班化教學的基本概念可知,小班化教學是將傳統班級人數進行劃分,以20~30人為一個單位進行教學的教育手段。這樣一來,教師們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每個學生身上,并能夠針對學生的個性和基本情況進行因材施教。
第二,以學生為主體。小班化教學模式是根據學生的個體情況進行劃分并施教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突出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換而言之就是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翁,根據學生的需求開展教學。
第三,課堂氛圍好。由于實行小班化教學的課堂學生人數少,教師除了可以更好地、更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之外,還能更不遺余力地與學生互動,讓整個課堂呈現出和諧平等的氣氛。
體育課堂小班化教學策略探討:在小學體育課堂教育中實施小班化教學可以具體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具體措施如下所述。
與學生進行合作互動。在傳統教學中,教師通常是發出指令的人,而學生是指令的服從者,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們通常會對學習產生抵觸心理。而在小班化教學模式下,學生與教師是處于平等地位的,且整個教學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的配合與合作才能完成。這種保持暢通、無阻隔的溝通,互信互助的教學方法,在最大程度上體現了課堂全員的參與性和互動性,對于教師或學生而言,課堂不再是單純吸收知識、完成學習任務的地方,更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團結協作能力以及提升交際能力的平臺。
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良好的教學環境是影響學生學習主動性、學習興趣的主要客觀因素之一,通常我國小學課堂是由黑板、粉筆、課桌椅等基礎教學工具組成,這種教學環境較為嚴肅,容易讓小學生們產生畏懼感,從而影響教學質量。
改變教學方法。傳統的教學方法是以教師為主導者,采用口述、板書等形式進行教學,而在小班化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們應充分利用現代化科學技術,將計算機、投影儀等先進教學儀器在課堂教學中充分應用,采用圖文并茂、動態的教材激發學生的興趣。
保障小學體育課堂小班化教學質量的對策:
強化教師的道德素質。小班化教學模式是滿足現代素質教育的一種教育方式,而教師的素質是現代化教育的關鍵性因素,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關鍵,只有提高教師的素質,才能保證教育滿足小班化教學的要求、符合素質教育的需要。因此,不斷加強對教師的道德素質的培養和提升是保障小班化教學質量的關鍵,這樣才能保證教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提高教師專業素質。要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必須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教師的教學理念,這是保證體育課順利進行的關鍵因素。教師應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念,培養學生的心理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正確的教學內容,結合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課程教學。二是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師的教學能力決定著教學的質量,同時,由于體育與其他課程不同,在體育教學中往往會涉及到運動的動作和技能等。
培養教師的科研能力。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需要分析以往的教學經驗、體育教學現狀和發展趨勢,在原有內容的基礎上深化,在教學活動中開展新的科學研究,結合實際,提高科研能力。
綜上所述,小班化教學是如今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大勢所趨,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采用小班化教學方法能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單位: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哈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