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豐富的物質生活并沒有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健康。初中生作為我們國家的未來,其身體正處于快速成長發育期,在健康飲食方面應該養成良好的習慣。這就需要初中生具備一定的營養健康觀念,對自身的成長發育及健康生活具有長遠的影響。所以,作為一名初中生物教師,我們有必要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營養觀念意識的培養。依據初中生物教材,挖掘其中的營養健康觀念,幫助初中生建立科學營養健康的觀念。
初中生物教學意義:
初中生物作為一門基本的自然學科,主是研究生命的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生物,個人生活質量的提高、人類文明的進步乃至社會的發展都離不開生物學的發展和應用。生物和人的生活、農業生產、以及環保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例如:食品的保存方法、移植樹木以及環境問題等等,都需要生物學的指導。生物學在一些與人類發展相關的技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試管嬰兒、轉基因食品、克隆技術等等,這些技術給人類帶來了不少的福音,對生物方面的進展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學習生物還可以促進初中生心理的發展及健康飲食意識的培養,滿足他們喜歡探索、好奇心強的心理特征??傊踔猩锏膶W習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和對世界的認識起到了一個基礎性的作用。
關注身體健康,建立生命意識:
初中生物教學從基礎入手,闡釋了人體各個系統的知識。對于初中生來說,通過學習,能夠系統地了解到生命細胞發展為生命個體的全過程。這其中,教師可以通過教學,建立起學生的生命意識,使他們懂得如何熱愛生命,關注自身健康。如在教學《消化系統》時,針對學生暴飲暴食、挑食、愛吃零食的問題,我從消化系統的知識講起,對學生進行生命意識的滲透:要想科學營養,就離不開營養物質,而食物究竟為我們提供了哪些營養物質呢?學生經過學習了解到包括水、無機鹽、糖類、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共六大類,其中水、無機鹽屬于無機物,糖類、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屬于有機物。那么如何才能保證均衡的營養呢?如何進行食物的合理搭配,才能保證身體各個器官所需的營養物質呢?我讓學生根據人體消化吸收的流程,畫出一個圖,通過這樣的方式,在學生的頭腦中建立一個直觀的概念。這樣學生就有了基本的身體消化意識,對吃什么、如何吃才能保證身體健康有了較為直觀的認識,能夠據此建立生命保健意識,從根本上形成健康飲食的習慣。
戒除不良嗜好,建立生物意識:
從廣義的生物學來看,我們一旦有了生物意識的建立,就能夠從生命的角度,把握健康飲食、健康作息、健康生活,從而釋放生命的力量,延長生命,而這也正是初中生物學習的意義所在。教學中,我不斷進行生物學的意識滲透,讓學生梳理良好的作息制度,飲食習慣。如在引導學生戒除不良嗜好的過程中,針對《人體內的物質運輸和能量供給》這一節,讓學生對血液及血液循環的知識進行系統學習。學生了解到心臟的動力功能,同時也對血液的流動有了比較清晰的認知。再根據《人體內的氣體交換》了解到整個呼吸系統的運作過程:新鮮空氣被吸入肺后,肺泡中的氧氣含量高于血液里的氧氣含量,氧氣由肺泡擴散到血液里;血液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肺泡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二氧化碳由血液擴散到肺泡里。肺泡與血液之間氣體交換的結果,使靜脈血變為動脈血。氧氣進入血液后,以氧合血紅蛋白的形式在血液中運輸,大部分二氧化碳則在血漿中運輸;在組織細胞處,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又要進行氣體交換,同肺泡氣體交換一樣,組織氣體交換也是通過氣體的擴散作用實現的。這樣學生就從生物學的角度透視了整個不良嗜好的過程:抽煙影響了身體內的氣體交換,造成肺細胞的阻塞并出現病變,導致肺泡不能完成氣體交換,導致身體缺氧而引來嚴重的后果。那么喝酒或者是其他的不良嗜好,也都是改變身體系統內的原有內環境,破壞內環境的平衡,導致病變的發生。從科學的角度來說,生物教學是初中教學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學科。雖然在考試中所占比例較輕,但作為一門自然學科卻是實用而又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學科。學生能夠樹立生命意識,熱愛一切生命,同時利用自己的生物知識,能夠保健身體,珍視自己的身體,有良好的生活習慣,這就是生物教學能夠達到的目標所在。(單位:貴州省福泉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