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對于我們新課程改革的一線教師來說,擁有這一片充滿夢想的小學語文課堂,是我們創(chuàng)造和耕耘的天地。我們怎樣做才能讓語文閱讀深入到學生心中去,進入到文本情中去,用讀粘連上每篇文章的情感,才能閃爍出學生的情感火花。讓學生為讀而狂,為情而學,我們教師要著力用不同層次的讀彈奏語文課堂的情感樂章,用導讀扣擊語文課堂的情感大門,用品讀掀起語文課堂的情感漣漪,用研讀激蕩語文課堂的情感浪花,用誦讀呼喚語文課堂的情感升華,從而使學生愛讀書,好讀書,樂讀書。
我國新《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班固在《漢書》中說‘“詩言志,歌詠言,哀樂之心感詠之聲發(fā)。”他告訴我們,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活動的伴生者,是作者情感活動的外觀和升華,甚至有人把文章形象地稱之為是作者的心電圖,如何把作者所體現(xiàn)的情感傳達給每一位學生,這就首推讀。
一是用導讀方式扣擊小學語文課堂的情感大門。我國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這是語文教學長期肩負的任務。而在我的理解中,這應是我們從事語文教學的最明確目標。母語都不愛,又能指望學生愛什么?況且小學語文是母語的啟蒙階段。教師對母語的熱情、鐘情將極大地影響著學生的熱情。教師必須以自身廣博的知識、豐富的心靈、健康的情感,對生活的摯愛,對語言文字的特殊偏愛,再加上教師的藝術引領,以熱情喚醒熱情,扣擊語文課堂的情感大門。在每學期的第一堂小學語文課,我并不急于上課。我常以對整冊書的了解,引領學生到這一冊書里去“踏浪”,可稱之為語文課本“做廣告”。這樣的廣告詞銜接了全冊書本的所有篇目,串起了一條清晰的線索,從而開啟了學生閱讀整冊書本的心理閥門,閱讀的期待值大為增強,為整學期的課堂教學叩開了情感的大門。如果說為課本做廣告扣擊了整學期語文課堂情感的大門,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期待。那么落實到每一節(jié)語文課,扣擊學生課堂情感的大門,還得從文章的題目入手,從導讀入手,在讀題中讀出創(chuàng)意。
二是用“品讀”的方式掀起語文課堂情感的漣漪。在語文課堂上,我們語文教師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而讓學生讀什么?如何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有所感悟呢?語文是唯一以言語形式為教學內容的特殊學科,它主要不是學習文本的內容,而是學習文本本身所擁有的言語形式。詞是語言的基本單位,句是語言表達的基本形式,詞和句組成了一篇篇的小學語文教材。綜觀學生的閱讀實踐,反思課堂的閱讀實效,我們便不難發(fā)現(xiàn),看似簡單的詞語還是小學生閱讀中的一只只攔路虎。學生往往在閱讀文本時對某個詞不能讀或不能理解而形成對篇章的閱讀障礙,更無從去體驗文本所蘊含的情感。因此,抓好詞句教學是當前閱讀教學最基本的特征,用“讀”掀起語文課堂情感的漣漪。“品讀”之“品”從三口,謂之品讀,也就意味著,必須多層次地、有梯度地、反復地讀,讀出情境,品出情味,讓課堂的情感在大門扣開后,隨著讀,漾起漣漪,泛起微波。教學中我充分運用換詞品味、省詞品味、換位品味引領學生進入到文本中。課堂的情感就像小河水,讓它漾起漣漪,泛起微波,需要教師外力的推動,有時是美讀體察,有時是思辯比較,有時是投石激浪,從而引發(fā)文本與學生之間的情感漣漪,一旦蕩漾,就再也平靜不下來。
三是用研讀方式激蕩小學語文課堂的情感浪花。情感是語文課堂的靈魂,也是語文課堂的氣之所在。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活動的伴生者,是作者情感活動的外觀和升華。研讀就是要扣住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準確把握學生的內心世界和情感軌跡,并以自己的情感調動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將自己的人生體驗、情感與課文交融在一起,從而實現(xiàn)教師情、學生情、作者情的情感交融,和諧共振。
四用誦讀方式呼喚小學語文課堂的情感升華。好的文章是作者優(yōu)美的言辭、豐富的思想和飽滿的情感凝聚成的,能歷經歲月而傳誦不衰。因為小學生學習母語,重在感悟把握。可是我們的語文課,往往不乏理性的分析和知識的滲透,恰恰缺少激情的誦讀。所謂誦讀,首先應是有感情地朗讀,再是進行背誦,內化為自己的語言的有感情地背誦讀。從某種意義上說學生是渴望誦讀而又不具備誦讀能力的一族。學生朗讀課文難,有感情朗讀課文更難,而誦讀課文則非要下一番苦功夫不可。教師指導誦讀,首先要精心選擇誦讀的內容:褒義的課文內容確定有感情朗讀;中性的課文內容不一定安排有感情朗讀,貶義的內容一般不進行有感情朗讀。其次要展開誦讀的過程:由感知課文到理解課文到引起共鳴,內化為自己的理解,一定要加強誦讀內容的情感體驗,一味的通過讀是沒有感情的,要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誦讀,更要體現(xiàn)學生的個性色彩,要積極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體會讀好課文,不必強求一律。“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教師在指導誦讀時,應當珍視學生獨特的體驗,讓學生的心靈自由地飛翔起來!
總之,小學生閱讀不能與成人等同,他們對語言文字的情感還處于朦朧狀態(tài),但他們易被感染,教師以自己飽滿熱烈的誦讀很快就能傳遞給學生,進而影響學生的情緒和朗讀,然后師生共同入情誦讀,讓課堂出現(xiàn)“忘我”的境界。良好的語感,善感的心靈,美好的品質在誦讀中漸漸積聚、凝練、升華。我們的語文課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細細品味的“場”,一個靜靜思索的“場”,一個書聲瑯瑯的“場”,立足語文,著眼于學生的素養(yǎng),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通過導讀、品讀、研讀、誦讀彈奏起一曲小學語文課堂的情感之歌。(單位: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