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管理在教育教學的全部管理中,正成為一個熱門話題。眾所周知,素質教育教學的前提就是要具備良好的教學管理。優質的特色教學管理,是創辦特色學校的必要條件。教學管理者的教學觀念直接決定著學校的命運和前途,這就需要當下的教學管理者具備獨特的、先進的、發展的教育觀念,這樣才能引領學校這艘航船乘風破浪奮勇向前,才能做好教育發展的領跑者,才能帶領學校走上健康發展之路。通過多年的教學管理經驗,筆者認為做好教學管理工作,需要從以下幾方面下手:
提高教師的管理意識。一提到教學質量,有些人往往認為這只是校長或教導主任或教研組長的事,與其他的教學人員毫無關系。其實,從現代教學管理來看,教師不僅是教授者,又是一個管理者,一方面,教師承擔著管理學生、教學設備等管理工作,直接參與教學的管理;另一方面,每一位教師在講課、檢查學生作業、測驗等教學活動中,也要真正意識到自己不只是教授者,而且也是教育教學過程的管理者,這對提高教學管理的有效性和教學質量是非常必要的。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管理者要用欣賞的眼光對待每一位教師。不同年齡段的老師有不同的特點,青年教師有朝氣、有沖勁;中年教師教學方式沉穩,肯鉆研;老年教師教學經驗豐富、經過了時間的歷練。學校管理者要抓住每個類型老師的不同特點,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我們要看到每位老師身上的優點和長處,盡最大限度的開發和利用。一個管理者要管理好自己的團隊,每一位老師作為團隊的一員才會齊心協力,共同努力,學校的教學管理才能凸顯其成效和作用。為教師創建優質的教學資源和良好的教學環境。近年來,我們組織并鼓勵教師參加繼續教育,提高教師學歷的同時,開展大規模教學科研活動,借此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從而使得教學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高;聘請教研室的同志來學校講課,組織教師外出學習,“請進來,走出去”,促使教師拓寬了教學思路,提高了教師的認知水平;為各年級各學科的教師,訂閱足夠的教學教輔資料,了解教學新動向,補充課本中沒有的知識,拓展了教師的眼界。建立健全教師的考核考評制度,有獎有罰,優勝劣汰,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在競爭中得以提高。教師績效考核,是為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一種對教師的考核制度,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我們要求教師不僅要有師能,還要有師德。
構建和諧美好的教學環境。美好的教學環境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教學環境包括教師的工作條件、教學設備、班級風貌等因素。要使上述各因素都處于良好狀態,根據現代外國一些比較成熟的做法,針對我國的實際,作為學校的教學管理人員,首先,應集中精力,吸收多方面的力量,爭取資金,為教學人員整建一個舒適的環境,使從教人員不致受外界的干擾而影響教學水平的發揮;其次,教學設備是增強教學效果不可缺少的條件,應不失時機地根據學科的教學需要,增設教學設施,改善設備條件,充分發揮其教學的輔助作用;第三,班級環境對學生的學習生活有很大影響,學校領導、教師應注意教室的布置、課堂紀律的保持、班級優良風氣的形成等方面的管理,為學生的學習、生活創造一個良好的氣氛和環境。
開放的管理模式。開放式管理理念的精髓就在于開放管理的思想,將原本單一的限制在教師教育工作的單一方向進行一種不定向的轉變行為,將原本管理為主的管理方法轉化為以人為本、尊重和鼓勵教師、解放和發展教師教學思想的一種側面促進型的管理方式,充分地利用條件對教師的教學技能進行開發與挖掘,從而促進教師能力和工作效果的提升。在管理方式上,改變單一的監管方式,從控制方向的定位、制度綜合討論等方面進行系統的、合理的改進,從而促進和加強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另外,也要加強和改善教師的工作評價體系,制定一個完善合理的評價系統,在敦促老師進行自我提升的同時也能夠逐漸協調學校和老師之間的關系,促進校方和教師的溝通,從而改善學校的整體教學管理水平。
總而言之,作為教育教學管理工作者,應充分認識到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重要性,分析當前存在的不足,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才能更好地促進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水平的提升。總之,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實現教育教學的全面管理,就要把質量和管理緊密結合起來。只有在良好管理的基礎下,才能順利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只有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這種管理才是真正好的管理。(單位:青海省海南州貴德縣民族寄宿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