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語音教學是入門階段英語教學的關鍵,從舊人教版小學PEP英語教材到新版小學PEP英語教材的修改來看,語音知識的教學從選學內容更改成了必學內容,語音教學上升到比較重要的位置。所以,英語語音訓練更要貫徹始終,從一開始就要嚴格要求,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發音習慣。小學階段是對語音最敏感的時期。作為小學生,學習語音有很大的優勢,他們大膽好奇、不怕出錯、善于模仿,機械記憶能力強,具有較強的敏感性和可塑性。因此,在小學英語階段,英語的語音教學至關重要。
近年來,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作為選學部分的語音教學一直是困擾著老師和學生的一大難題,因為知識要求了解,作為選學內容,所以老師們多是簡單介紹,語音教學枯燥無味,學生學起來毫無興趣。因此,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必須對語音教學進行創新,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好這一部分,為學好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為了達到以上目的,要求作為傳授者的教師,在教學的各個階段、尤其是從三年級起始階段就要具備強烈的語音意識。具備語音意識,首先教師自己要具備扎實的英語語音基礎知識,其次,時刻將語音知識灌輸、訓練在教學的過程中,以達到使學生也逐漸產生持續的語音意識。
具備語音意識,還要有好的語音教學方法,《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大幅度提高了學生的詞匯量,然而靠死記硬背的記單詞的方法讓單詞成了小學生英語學習的攔路虎。直接拼讀法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直接拼讀法(也叫自然拼讀法)是指在沒有掌握和不借助國際音標的前提下利用英語字母或字母組合的規律,直接把所學的英語單詞準確的拼讀和拼寫出來。直接拼讀法的目的是要求學生學習和掌握英語字母以及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則以后遇到符合同樣規則的生詞時就能準確的拼讀和拼寫出來,做到“見詞能讀,聽音能拼”。 例如:在教授單詞“look”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第一個字母讀[l],中間兩個字母讀[u],最后一個字母讀[k],單詞“look”應該拼讀為[luk]。經過訓練,學生掌握了拼讀規則后遇到類似的單詞book, good, cook, hood, wool, foot, took,等。學生就能非常迅速的拼讀出它們的讀音。
小學低年級(一般從二年級起)的學生已掌握漢語拼音,用拼音朗讀和閱讀的能力基本形成由于漢語拼音中有許多音與英語的發音相似,及早采用自然拼讀法進行語音教學就可以利用漢語拼音對音素教學產生的正遷移作用,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英語字母和字母組合的發音。
采用直接拼讀法拼讀單詞,簡單易學,便于操作,不受條件、水平、年齡、教材限制,特別適合我國學生學習英語,這樣可以讓學生看到一個英語單詞就能拼讀出來,或者想到一個單詞就能拼寫出來,通過學習和掌握單詞的基本拼讀規則,不但擴大詞匯量,還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學習英語的信心。
從學生掌握語音知識的規律出發,教師對教學流程的設計即“教學模式的構建”顯得尤為重要,教學模式規定了師生活動的基本框架和活動程序,便于老師掌握語音教學的基本流程,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通過語音課教學實踐與研究,我們對語音課模式進行優選、概括、加工、歸納、總結。最終針對新版PEP小學英語語音課堂教學尤其是字母和字母組合發音的教學,我們構建了以下教學模式,即:
一、利用歌曲、歌謠、故事等導入帶有相同音的單詞,辨別、歸納相同音。(warm up)
二、呈現字母或字母組合,教學發音。(lead in and presentation) 三、將字母或字母組合再次放到單詞中,利用各種方式(歌謠或故事)進行發音操練。(practice) 四、適當拓展,做到“見詞能讀、聽音能寫”。(extension)
統一的教學模式使無從下手教學的老師有了明確的教學思路,以此為前提,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努力使課堂教學寓教于樂,回歸到以學生為主體,讓教學模式服務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使課堂質量更加高效。(單位: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掛蘭峪學區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