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日記是語文教師的專利,成為語文教學中一種常用的交流形式。現階段在小學數學課程中,采取的教學方法越來越多樣化,但受到課堂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無法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能力。而數學日記較好地架起了教師和學生溝通的橋梁,能夠真實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也使教師看到了自身的不足。而今天我就從我班提倡的數學日記入手,簡單提出了幾點教學實踐和策略,以便更好的促進數學學習進步和發(fā)展,讓數學日記成為學生學習的新的助推力。
數學日記中的教育功能:
激發(fā)學生興趣——在接觸數學的初級階段,很多學生一方面是不了解數學課程的應用和價值,即不清楚自己學習數學課程究竟可以做什么;另一方面是潛意識里覺得數學課程比較難掌握和理解,尤其是隨著年級的不斷增長,數學課程的難度不斷增大,這就出現了很多學生在一二年級數學成績很好,但到了五六年級成績卻一落千丈的現象。而數學日記的激發(fā)興趣功能首先可以使學生記錄自身的疑問,教師在查看學生數學日記時,就可有針對性地給出建議,幫助不同層次和水平的學生構建知識體系,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同時促進他們的發(fā)展;其次是使學生記錄身邊的數學,來了解數學的價值和功能,例如記錄去超市買菜算賬的過程;最后是數學日記能夠幫助學生分析自身的不足,幫助他們重拾學習數學的信心,這也是激發(fā)興趣的一種方式。
引發(fā)學生探究——數學日記具有反思探究的功能,即幫助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分析、總結和完善,實現他們的自我監(jiān)控和調節(jié)。一方面是學生對錯題的反思和總結,在教師批改完作業(yè)后,自我分析錯誤的原因,寫出自身的想法,當然也包括自身對教師批改的疑惑;另一方面是單元測試、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等結束后,學生對自己一段時間來學習的檢測和反思,可防止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
促進師生交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數學日記的交流功能也逐步顯現出來。首先數學日記是一種很好地交流知識的工具,以往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業(yè)時,只能判斷出題目的對錯,而數學日記能夠使教師知道學生錯在哪方面,是知識不扎實還是思路有偏差等;此外數學日記能夠促進情感方面的交流,尤其是對于一些比較內向和害羞的學生,可以不用面對面接觸教師,就可以表達出自身的觀點,教師也通過批改日記的形式給予他們鼓勵和幫助,維護學生自尊心等的同時,實現了對他們的教育。
培養(yǎng)數學日記的途徑:
學生應從自身感悟入手——一篇好的數學日記并不是學生憑空想象出來的,也不是信手拈來的,而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深刻認識之后,利用自己的體驗和感悟,流露出的真情實感。因此,只有從自身感悟入手,較好地理清數學思路,才能促進數學課程的學習。
展開數學日記評論——數學日記寫好之后,不應該只是教師評一評和講一講,進行師生之間的簡單交流和反饋,而應該是形成教師、學生和家長的三維評價體系,充分體現小學數學日記的價值。首先是以主題班會的形式對數學日記展開交流,鑒于小學階段的課程較少,學生自由支配時間較多,教師就可不定期地開展主題班會,可以是數學知識應用交流會,也可以是數學童話小故事等。其次是數學日記板報式展覽,小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虛榮心和自尊心,板報展覽能夠更好地刺激他們的學習勁頭,形成學習上你追我趕的現象。最后是數學日記的三維化評價,包括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互評、家長評價等,經歷過評價的第一過程后,還可以漂流瓶的形式,倡導其他家長對不同學生的評價。
在日記中展現課后作業(yè)和考試分析——小學數學中較多地涉及到了習題的練習和應用題的計算,該部分在日記中的展示也是很重要的。首先是課后作業(yè),這就要求教師在布置家庭作業(yè)的過程中,注意作業(yè)的開放性和全面性,即可以針對不同學生布置類型不同的作業(yè),同一題型的作業(yè)學生只需要在日記中記錄一道題目就可以,當然若是自身知識的薄弱點,則可有針對性地記錄兩道或者三道題目。此外是考試分析,根據考試錯誤的題型,可以大致分為粗心類、知識薄弱類、未掌握類等三部分,分門別類地進行糾正和記錄,同時在旁側備注自身的感悟,尤其是粗心類題目,學生應該對自身進行較為深刻的評價,以防止相同的錯誤再犯,其他方面的問題,則應該從提高自身知識的學習入手。
總之,小學數學日記是需要教師本著“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基本原則來進行的,即所有的學生都應該參與到小學數學日記的記錄中來,都有理由通過數學日記提高自身的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不能單純地因為記日記而去寫日記。當然,小學數學日記的應用是一個長期的發(fā)展過程,這就需要教師通過更加多樣化的方式引導,以做到對學生循序漸進的引導,使它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新助力。(單位:青海省黃南州同仁縣逸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