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場運維管理現狀:我國風電大規模投運時間較短, 尚未形成完整、系統、健全的運行維護管理體系。目前,我國風電場運行維護管理模式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借鑒火電或水電運行維護管理模式,另一種是管理不完全承包模式。這兩種管理形式忽視了風電在實際運行中的特點和發展趨勢,一方面造成資源浪費,增加運行成本。另一方面,我們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視了風電的可持續發展。( 2 )各風電場運行維護管理主要體現在設備運行維護管理、備品備件管理、技術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安全管理等五個方面:①設備運行維護:包括風電機組、升壓站、集輸管線設備的日常運行維護、缺陷的定期巡視和消除、事故的預防和處理、非常規維護和技術監督等。②備品備件管理:關鍵消耗件合理庫存、倉庫管理、供應商管理等。③技術管理:包括數據統計分析、設備故障分析系統和技術檔案管理等。④人力資源管理:技能培訓、人事管理等。⑤安全管理:人員管理和設備安全管理。
風電場面臨的問題:針對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關注的風電并網和消耗問題,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加強能源行業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采用安全、高效、經濟的先進輸電技術,推廣12條電力出口通道,進一步擴大南北輸電和東西輸電規模。因此,目前我國快速風電建設和電網輸配電消耗問題仍然十分嚴重。
隨著風電產業的快速發展,為了合理引導風電投資,促進風電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提高國家可再生能源價格補貼補充資金的使用效率。
一方面,我國風電大規模運行時間短,尚未形成適合風電場特點的運行維護管理體系;另一方面,風電建設規模的快速增長不可避免地會導致風電專業人才的稀缺,而風電場的選址又比較偏遠和困難,難以吸引優秀人才和穩定的人才,因此風電場人才主要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由于現場經驗不足,運行維護管理不成熟,難以保證風電場安全穩定運行。面對這些嚴重的經濟利益障礙傳統的運行維護管理模式已逐漸不能滿足當前市場的需求,巨大的風電運行維護市場正在逐步形成。無論是風電場投資者、運營商還是第三方服務商,在運營維護管理上都將面臨巨大的機遇和挑戰。面對如此嚴峻的經濟效益,如何降低運營維護成本,確保經濟效益最大化,已成為投資者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流轉式運維管理待解決的問題: 各集團、單位或第三方運維團隊應建立集中控制中心,建立數據采集、統計、分析、故障預測等資源共享的大型數據庫,作為全面運維的支撐,同時完善風機運維管理的標準化運行體系,進行全面運維管理。
合理解決集中控制與各風機之間的通信接口規范問題。各風機設備的所有人應與廠家明確風機外部接口的標準和版本,統一接口數據類型,確保通信接口滿足集中控制的安全和技術要求。投產項目應與生產廠家溝通協調相關技術問題。
建立集中備件庫。根據設備的損耗率和同一設備的數量,根據不同的型號和設備進行合理的采購和儲備,有效降低了單個電場單元對大型設備、昂貴設備和通用基礎設備的通用存儲容量。
建立健全流通運行維護管理監督監測制度。各集團、單位或電力監管部門應根據循環運行維護管理情況,建立統一的監管監測管理制度,使循環運行維護管理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開。
面對嚴峻的風電效益,總結了傳統風電運行的經驗,分析了其不足,并對其現狀進行了改進。循環運行維護管理也將成為未來風電發展的趨勢,也是風電投資者提高經濟效益和效率以滿足風電發展需求的一種手段。(單位: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赤峰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