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自1986年參加工作以來,從事幼兒教育已有19年。在長期的實踐工作中,通過園領導的關心的指導,同事們的支持與幫助,自身不斷加強理論業務學習,在各項工作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并得到了周圍同事們的一致肯定。現在我把我工作多年所學、所經歷,及如何做好一名幼兒園教師,做一些總結。以下是我在實踐工作中的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
一、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水平: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兒童成長的啟蒙者,自身的素質水平,對于幼兒今后的健康成長有著直接深遠的影響。因此,如何從自我做起、加強學習,提高各方面的綜合素質是至關重要的。在工作中,首先,大量查閱相關文章、報刊,進行有針對性的閱讀,如《幼兒教育》、《幼兒博覽》等,同時作出一些摘錄筆記;第二,拓寬自己的知識領域、豐富思維空間,多角度、多方面的學習了解各種新事物;第三,加強與其他教師交流,虛心請教、共同研討;第四,把所學知識及時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并適當的調整教學方法,使學習與教學有機結合,實現互動。
二、用心、用微笑教育兒童:幼教工作,有其顯著的特殊性,我總結多年的經驗,有這樣一個體會;一定要尊重、理解、信任孩子,這是我們工作的前提。只有用心,用微笑去對待每一個孩子,成為孩子的朋友,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而且,這種相互的信任也同時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樂趣、更多的工作熱情。
三、培養幼兒學習興趣,耐心引導: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是他們今后各方面發展的基礎,也是我們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在每一學期開始時,我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分階段做好工作安排,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注意克服急躁心理,循序漸進,逐漸提高幼兒自信心和學習主動性,抓住他們的好奇心,把生活常識、自然科學知識,融入到教學內容中,帶領幼兒多動手、多動腦、多提問,多接觸周圍環境。對于性格內向的孩子,平時要注重觀摩他們的言行,發現它們的特點,耐心引導,與他們交流,鼓勵他們多說話、多講故事,多與其他伙伴合作完成活動、游戲。
四、拓展兒童的學習空間,注重全面發展:在我的學習筆記中,有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樹葉,也不會有倆個完全相同的兒童。每個幼兒都是一個充滿無限發展潛力的獨特個體。我想,幼兒園是一個精心準備的環境,應該把它變為一個讓孩子真正自由發展的空間,讓孩子充分表達、充分的表現。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充分挖掘每一個孩子個人的潛力,使孩子們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交往。
五、加強對幼兒的鼓勵與強化:在幼兒行為的矯正中強化法是一種比較常用的方法,主要是幼兒常規教育在構建之后形成的一種比較有效的方法,主要包括正強化法、負強化法、消退法。正強化法是幼兒行為矯正中比較基本的方法,主要是指幼兒從事某種行為的時候產生的一種矯正方法,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向教師發放小紅花或者小紅旗,或者幼兒在回答問題之后給予微笑、點頭等肯定。負強化法主要是兒童發生不良行為之后,采取厭惡型的刺激,降低不良行為的發生幾率。消退法是在發生某種行為之后不采取任何強化方法的矯正行為,比如,對于孩子的胡鬧行為不理睬,或者與正強化法進行結合。等到幼兒不良行為消退,需要及時給予強化。
六、加強與家長交流,共同教育:幼兒園是幼兒集體生活的大家庭,家長把孩子交給我們,首先我們必須讓家長放心,每天,在家長送來孩子的時候,我仔細詢問,認真晨檢,對輕微生病等特殊情況的孩子進行記錄,重點照顧。在學習、游戲的同時,提高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就餐時,保證孩子吃好,教育他們珍惜糧食,午休時,加強巡視,糾正孩子不良睡姿,保證孩子充足睡眠,戶外活動,根據天氣變化情況,隨時增減衣物,保證健康。經常與家長溝通,耐心回答家長詢問,并向家長說明孩子在園生活及表現。
在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體會中學會自我成長,用心,用微笑教育孩子、引導孩子,尊重他們,信任他們,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孩子充分表現自我,為將來發展奠定基礎。(單位: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第二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