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來自生活,并為生活所用。學習語言,是為了表達和交流。現代社會英語是人們進行交流表達的一種重要的語言。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小學階段要讓學生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因此,學生學英語一定要與生活相結合。
創設生動、真實的語言環境,使教學生活化。例如,在教學“Merry Christmas”這一課時,我有意安排在圣誕節那天進行教學,提前買好并精心布置好Christmas tree、Christmas gifts、Christmas food、Fa-ther Christmas等,并滲透有關圣誕節的語言及文化,然后讓學生學唱歌曲“Merry Christmas”,并在歌聲中互贈禮物或相互問好,那堂課實際上就是An English Party,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快樂地完成了英語學習任務。我們在滲透教學Mother's Day/Teachers' Day/Women's Day|Children's Day等節日時,讓學生為這些節日策劃活動,學生在期待這些日子到來的同時,對英語學習充滿了興趣和渴望。
充分利用教材,使教學生活化。小學英語教材本身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教師通過創設生動而又貼近實際生活的情景,可以激發起學生對學習的無窮興趣。教材中涉及的知識點也大多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能經常運用的知識。如同學們最愛談論的小動物,最喜歡吃的水果、食物及最愛玩的體育活動,同學們每天都能用到的日常禮貌用語。又如學生自身的生活內容包括姓名、年齡、性別、胖瘦、愛好、性格等許多方面。我們老師可結合教材內容,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讓學生學會表達的方式。如“My name is Ye Gao Yuan.”“I'm from China.”I am twelve.”“I am active.”“I like playing computer games.”另外,根據教材內容安排, 進行拓展。如,讓學生帶著家人的照片來學習家庭成員,他們很愿意主動學習與表達,并互相進行交流。“This is my father. He is a doctor. He likes watching TV.” “This is my mother. She is a teacher.”“This is me.”等。這些生活中的英語讓學生在學習時熱情高漲,思維異常活躍,效率大大提高,也讓學生感到英語就在我們身邊。現實生活英語會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并能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教與學的知識源于生活,更需要使學到的知識回歸到生活之中。教師在教學中很有必要把書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
實物圖片簡筆畫,使教學生活化。小學英語中的大部分單詞是表示具體事物的,表示想象內容的很少。心理學實驗證明:識別同一內容,用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識別速度。所以,教師在教學學習用品、交通工具、動植物等類別的單詞時,應盡量用實物或實物模型進行直觀教學,而對于 smile,cry,happy,sad,sun,moon,run,jump等單詞,可借助彩色圖片、簡筆畫、表情或動作進行教學。比如,在教學單詞big,small,long,short時,我要求學生通過觀察教室和周圍的物體談談“What is long?”“What is short?”“I have got two big eyes.”“I have got a small mouth.”等等。這樣一來,學生就把周圍的事物和生活中的事物與課堂知識的學習聯系起來。再如,教學building,bus stop,church,hospital,post office等單詞時,我讓學生用泡沫、紙箱制作出類似的模型。這些自制道具不但可以在新授教學內容時用,也可為學生開展小組活動、模擬情景提供方便,開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裝扮各式角色,使教學生活化。學生是活生生的人,年輕人充滿朝氣,富有智慧。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活動是創造性的教學和有效的教學。
利用課文進行角色表演,也可以改編課文內容, 模擬生活情境:問路、打電話、逛公園、出游、購物、參加晚會、朋友等。學生自編自導的精彩表演,創設了一幅“活生生”的生活畫面,此時,教室就是一個生活的大舞臺。這些都是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我們就很容易將教學內容和生活聯系起來。
在教學 “A Birthday Party”這一課,我首先把教室布置成開生日 Party 的活動現場,彩紙氣球掛起,準備了生日蛋糕生日皇冠等道具使學生置身于一種濃烈的生日派隊的氛圍中,模擬生活化的生日晚會情景,通過唱生日歌,吃蛋糕等一系列的生活化的情境活動,學生自然而然地學會了重點詞組句型“a birthday party”,“Which is for me, this one or that one?” “I'll put it on my desk.” “Let's have the cake.”這種生動形象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們身臨其境,有效激發了學生的表達欲望,在輕松愉快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獲得了知識,受到了教育。由于教學內容的生活化,教學形式(交際形式)的真實性,在教學中對學生產生了極好的感受效應。
生活是教育的起點,也是教育的歸宿。有位教育家說:學習就是學生的活動,社會生活是最好的課堂,而學生就應成為廣闊天地的大課堂中的學習者。因此,英語教學應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提供具有時代氣息的語言材料,設置盡量真實的語言運用情景,組織具有交際意義的語言實踐活動,從而實現陶行知先生的倡導“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單位:山西省介休市義安鎮沙堡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