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如何實現新課程的三維教學目標,培養知識與能力,在教學中研究方法,通過情感觀,價值觀的培養引導,讓學生從中產生興趣,提高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獨立思考,探究學習的能力。興趣是學習的前提和開端,也是教師在教學過程應當作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培養。
一是教學中體現新三維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的培養。思想品德的培養,應以教育為基礎,學識是興趣的基準,讓學生產生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風氣,自我品德修養,是在教學的變革的基礎上,把知識觀作為主要改革前提,從師生關系到教與學的方法等方面進行變革的主要意義。教師應通過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積極在實踐中獲取知識,增強自身能力的培養。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知識的前提,也是教師引導的成果。前蘇聯教育學家卡特金認為:教育效果取決于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好”“樂”就是愿意學,就是喜歡學。現代教學缺少對學生興趣的培養,思想品德教育往往過于枯燥無味,學生提不起興趣,無法投入學習,教師應先做好能力方面的培養。(2)樹立正確價值觀,情感觀。從教學的意義上來講,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情感觀,教學的變革中也主要提到這幾點,也就是新三維教學目標。思想品德教學不同于其它學科教育,它更豐富,更全面,更容易透析生活,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際交往,價值觀的體現與展示,并通過自身的努力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教師有義務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個人的價值,了解情感的需求與培養,樹立正確的觀念和態度,這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意義所在。學生最初建立正確的人生觀,都是從教師的教育上引導而來,正確的樹立良好的觀念,對學生今后的人生有更為獨立的思考和品質修養。(3)教師總結教學方法,研究探索新領域。學生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對象,究竟應該如何看待學生,這是教育工作者面對的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學生觀的核心內涵是為什么要課程改革,課程是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徑,是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最主要的依據,是集中體現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載體,因此,課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 。教師應該教學中不斷總結方法,提出改革意見,創新教學體系,以生動有趣,豐富的教學知識引導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產生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通過不斷研究和探索,尋找全新領域,從不同角度出發,為學生帶來豐富有趣的教學體驗,這教師的主要責任。
二是發揮教師人格魅力,吸引學生產生學習興趣。(1)教師自身的品德修養,讓學生更有興趣。要讓學生聽課興致高,教學效果好,真正喜歡思想品德課,喜歡上課的老師,教師的人格魅力很重要!老師個人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對學生學習的一種吸引和鼓勵。老師是學生理想中的道德形象,尤其是思想品德課老師一旦失去了學生在道德上的信任,他的一切教育都將喪失說服力。教師的自身修養最容易影響學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全靠教師的指導和教學,也希望教師規范自身品德,才能正確育人,加強修養。(2)建立平等師生關系,與學生有親切感。在師生關系上,教師想與學生建立良好關系,擁有和諧的學習氛圍,應當在教學過程中,把老師真誠、和善、言行一致的待人原則與學生相處,不偏不袒,公正無私地處理學生中的問題,并用高尚的信仰、追求來引導學生,以身示范,使學生產生親切感、仰慕感、敬愛感。只有這樣,建立了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樂其道,對這門學科產生興趣。這樣,也更能取得學生的信任,從而保持親切感。
三是新穎別致有趣的教學法,奠定良好教學基礎。有趣的教學法,是教學當中不可缺少的存在。教師的講課風格,教育理念,是否死板硬套,不能與學生進行良好溝通,實現在課堂上的愉悅氛圍,這都會影響到學生聽課的興趣和對知識的吸收。教師可通過新的課式方法導入,如“新聞播報”、“小品表演”、“案例大家談”、“音樂欣賞”、“精彩視頻”、“頭腦風暴”、“看圖說話”、辯論等。設計出一個新穎有趣的開頭,就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增強學生的參與熱情,喚起學生的學習動機,激活學生的思維,為學生“樂學”奠定了基礎。
總之,思想品德對于學生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人生引導和價值觀培養,初中思想品德教育關系到學生的一生,為他們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是非常重要的,教師的責任也十分重大。希望每位教師在教學理念上,加強對教育的理解,深刻認識并分析教學的失誤,找到適合的教學法,從而進行不同的觀念教學,讓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程產生興趣,了解其重要性,并認真接受學習。(單位:重慶市酉陽縣勤工儉學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