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課堂越來越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數學語言十分嚴謹,失之毫厘謬以千里。數學語言并不是日常語言的簡單相加,而是經過科學處理和加工轉化而來的。數學語言具有簡潔性的特點數學語言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簡潔性。數學的每個概念都是十分言簡意賅的,不存在任何一個無關的文字乃至標點符號;數學符號和公式的簡潔性。數學語言具有應用廣泛性的特點日常語言往往具有民族性和空間性的特點。而數學語言廣泛應用于世界上每個國家和民族,遍布世界的每個角落,人們數學語言的交流不存在障礙,因為無論是數學符號還是數學公式都是通用的。
一、小學數學課堂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途徑 。小學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對他們數學能力的培養雖然十分重要但是也要意識到難度很大。結合小學數學的教學實踐,我們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途徑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一)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重視學生對課堂的參與能夠有效實現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數學語言作為二者交流的平臺在這個過程中也因此得到了有效培養。(二)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口頭表述,是教師獲取教學反饋信息的重要來源,也是教師調整教學策略的主要依據。從小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將對其一生產生重大的影響。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促使學生思維的發展,培養表達能力,使信息得以及時反饋,及時校正錯誤以及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課堂上應創造條件讓學生多說,加強對學生說的訓練,激發學生“多說、敢說,想說、會說”的欲望,重視“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多“說”,多“說”是指在課堂中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表達自己思想、觀點、看法的機會,幫助學生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在教學中提高學生數學表達能力,可遵循以下策略:加強對數學語言的講解;充分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重視數學語言不同形式之間的轉換;提供數學表達的機會;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
具體做法如下:
1、看圖說話:教學中可通過看圖說話,表述圖意對學生進行口頭表達的訓練。教學中要教會學生全面地看圖,看清圖上畫得是什么,讓學生能根據不同圖意學會講幾句話。這樣學生在看圖、講圖意的過程中使學生的數學口頭表達能力得到培養。
2、教師示范:學生年齡小,獨白語言十分困難,他們往往從模仿別人講話開始學習表達的,這時,教師的示范作用顯得尤為重要。教學時,教師的語言是啟發學生想象,促進語言發展的重要因素,教師要力求用正確、清晰、生動的語言來講述數學概念、計算方法等。教師示范著說,學生模仿著說,通過模仿的媒介而接受這些信號,進行內化,逐漸成為自己的語言表達。
3、口算練習:在每節數學課前5分鐘進行口算練習,練習結束立刻對答案,學生在對答案的過程中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這個環節不僅能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集中注意力,一舉兩得。
4、小結匯報:小結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小結能提高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憶出本課的要點。剛開始學生雖然表達能力有限,但只要正確引導,學生便能正確地概括。如在課堂小結時,可以問:“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學生在回憶整理之后,紛紛舉手發言,而且連平時不愛說話的和一些后進生也很積極。有些學生話雖簡潔,卻抓住了本節課的學習重點,不僅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也發展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經常進行有目的的課堂小結,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概括、分類等邏輯思維能力,達到智能并進,全面育人的目的。
5、提供機會:在數學課堂上,時時處處注意對學生進行開口說的強化訓練。如:教學口算題時,不但要求學生說出口算的得數,而且訓練他們“動口”說出想法和口算過程;教學計算題時,要求學生不但會計算,而且會說出運算順序;教學簡算題時,要求學生說出簡算的理由,即說出是運用了什么運算定律或性質來簡算的;教學判斷題時,要求學生會說出錯誤的原因;教學解決問題時,要求學生不但會解答,而且會“動口”說出數理以及解答過程。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加強“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愛動腦筋、愛表達的良好習慣,提高說話能力。更重要的是,學生在“說”的過程中,能有利于學習數學知識,又能增強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數學課堂中加強“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對提高學生的素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單位: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蘭城路133號永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