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計算機的普及,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成為了現當代社會和學校日益關注的重要問題。對于高校計算機課程來說,新時代的快速發展為計算機課程的授課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尤其是更新的速度不斷加速,這也進一步促進傳統、陳舊的課程內容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因此,本文基于高校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分析進行研究,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更有效的促進計算機課程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高校 計算機專業" 課程教學" 改革與實踐
一、對相關內容進行更新,并調整相關課程
計算機課程的內容繁雜而且更新速度快,在專業授課上與社會的發展都有著很大的相關系。但是在傳統的高校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當中,內容上的更新并沒有獲得教學者的重視。在他們看來,計算機的更新速度極快,因此課程教育教學難以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他們在教學過程當中教授計算機的相關基礎知識,而并不是將課程內容的更新之上放在最為重要的位置。
眾所周知,書籍上面的知識更新速度并不是很快的,如果每一個學期都給學生換教材的話明顯不切合實際,而且也不夠現實,其主要原因有兩個特點:首先,書本在版本上并不那么容易被更新,而是需要出版社、作者以及發行商共同努力;其次,成本相對較高,雖然一本教科書并不貴,但是換全新的版本,不僅促使學校在運轉上很困難,而且還增加了學生的負擔。
因此,為了進一步對專業知識進行更新,教育教學者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進行授課。結合多媒體的相關技術,并針對計算機專業知識手段進行運用,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得相關操作更加的簡便,而且能夠降低成本。教育教學者可以隨時隨地運用這樣一種授課方式,及時更新課程的教育教學內容,調整專業課程的方向,促使整個課程教學更加具有創新性。
二、增強實踐性,并促使課程設計更加科學
為了能夠更有效的提升學生針對理論學習之后,進行實踐上的鍛煉,促使他們在社會發展上適應于社會的發展,學校并不能夠僅僅將這些都寄托于公司實踐、社會實踐,要從源頭上去進行解決,徹底去解決學生實踐的機會少的難題,促使他們能夠將理論和實踐進行有效的融合。具體的解決方向應當注意一下兩個方面的內容:首先:不斷在學校教育課程當中融入實踐性的課程體系。例如:在軟件運用類的相關課程教學當中,促使學生能夠在專業化的指導之下去獨立完成相關項目,進而提升和挑戰自身的實踐水平;其次,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對于計算機這樣具有實踐性的專業課程,學校應當盡量向學生當中提供各種實踐機會。例如:將學生放進各大公司當中進行培訓,并且安排互聯網公司到學校去招聘一些實習學生等等,從實習、就業等多方面來為學生創建更為優秀的學習環境,促使他們能夠不斷鍛煉自身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綜合性和專業性水平。
三、提升教育教學者的素質,為專業教育打下基礎
對學生而言,高校課程教學應當具備極強的靈活性和創新性課程設置。而對教育教學者而言,素質教育則是必不可少的。科技上的進步可以為每一個人帶來更大的挑戰,不僅能夠更有效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其能夠將“終身學習”作為自己不斷提升的重要準則。只有在教育教學者所教授的知識理論、職業教育得到了更好的提升,才能夠進一步對學生的思維模式、對待的學習態度進行提升。為了能夠提升教育教學的整體素質,高校應當采取以下幾種方式進行提升:首先,科學性的額管理,不斷激勵自己對專業技能進行提升,在自由的環境之下有效的提升自我的修養;其次,增強對自己的培訓,除了教育教學者自身努力之外,學校可以請相關研究者對比較前沿的理論知識進行授課,進而提升教育教學者的專業技術,并且將這些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最后,引進更為優秀的人才,計算機課程作為一門極具實踐性的課程體系,需要與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因此為了活躍學校的課程教學體系,必須不斷引進人才,注入新鮮的血液。
結論: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促使高校計算機專業課程從起初傳統的教育模式發生了轉變。為了解決教學方式的死板、計算機知識理論的陳舊等方面的內容。就應當針對于這些問題不斷進行油畫,進而提升教育教學者的整體素質,為其專業性教學打下基礎,進而提升他們整體的實踐水平,并促使學生在各種學科交流當中不斷發展和提升。
參考文獻
[1]有效教學視野中的學習環境設計——記全國第七屆有效教學理論與實踐研討會[J]. 虞婭娜,張赫,林倩." 全球教育展望. 2013(05)
[2]20世紀90年代以來“有效教學”研究述評[J]. 范蔚,葉波." 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4)
[3]國外教師領導力研究述評[J]. 陳盼,龍君偉." 上海教育科研. 2009(12)
[4]小議影響計算機有效教學的因素[J]. 潘珍." 成才之路. 2008(35)
[5]對高職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的分析[J]. 吳光林."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07(27)
[6]高職高專學生學習問題研究——以南華工商學院為例[J]. 寧曉菊."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07(17)
[7]課程領導理念探微[J]. 鄭東輝,施莉." 教師教育研究. 2006(02)
[8]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問題研究[J]. 王鑒."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6(01)
[9]提高高職院校學生挫折承受力的途徑與方法[J]. 史志貴." 成人教育. 2006(01)
[10]計算機專業一體化課程改革探討[J]. 陳建輝." 科技與企業. 2012(20)
作者簡介:
盧珂(1977.5~),男,籍貫河南省焦作市,焦作大學,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