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是學生集體的基層組織,是學生共同學習、生活的地方。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學校貫徹國家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骨干力量。班主任肩負著全面管理班級的職責,是學校的中堅力量,在學校教育計劃和其他各項管理的運行中,協調本班任課教師的教育工作,并且發揮著聯系學校、家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作用。班主任是班級建設的設計者,是班級組織的領導者,是協調人機關系的主導者。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林崇德教授說過,一名中小學教師不做班主任,就不會嘗到做老師的真正滋味。那么,怎樣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成功班主任的要素有哪些呢?
一、崇高的職業道德素養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祖國未來的培養者,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對待事業: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熱愛教育事業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礎,同時也是教師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前提。因此,教師應該做到愛崗敬業,廉潔從教。二、對待學生:熱愛學生。這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熱愛教育事業最大體現在熱愛學生上。熱愛教學生不代表一味溺愛學生,要把對學生的愛與嚴格要求相結合,要全面關懷學生,理解和寬容學生。三、對待集體:團結協作。學生的成長不是班主任一個人可以全部完成的,需要各學科老師的配合,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因此,班主任要與各科老師、學校領導和其他教職員工協調一致,相互配合,以便目標一致地開展工作。四、對待自己:為人師表。班主任的言行舉止、人格態度等方面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學生長期學習的榜樣,同時,學生具有向師性、可塑性和模仿性的特點,因此,班主任要做到嚴格要求自己,身教重于言教,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每一點,教師都要先做到,這樣學生才能做到。
二、班主任的知識素養
第一、班主任需要有政治理論素養,包括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等政治知識,這是學生能有正確的政治方向的前提。第二、深厚的學科專業知識,這是班主任知識的核心,是教師知識體系里最重要的部分。主要包括:掌握該學科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學科體系,了解學科的發展前沿,還要掌握學科領域的思維方式和方法論。第三、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教師的知識面應該“廣”,這是學科知識日益融合的要求,青少年多方面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這個職業對教師的要求。第四、班主任還應該具備教育學的知識,包括教育學、心理學、學科教材教法和班級管理等知識。第五、班主任應注重實踐知識的積累,特別是對復雜和不斷變化的情景的認識,它可能來自課堂教育的情境之中,也可能來源于課堂外師生的互動,也受個人經歷和境遇的影響。
三、班主任的能力素養
首先是班主任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是班主任向學生傳遞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因此班主任應注意對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語言表達要準確、簡練、科學、生動、清晰等。其次是班主任的組織管理能力,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教師要有計劃和組織的能力,二是教師要有引導學生的能力。再次,教師應有組織教育和教學的能力,教師不但要組織課堂教學,還要組織學校、家庭及社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使教育具有連貫性和一致性。最后,教師還需要有自我調控和自我反思的能力,教育具有復雜性的特點,這就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教育機智。
四、班主任還需要有健康的心理
良好的人際關系是班主任心理健康的重要內容,包括教師與學生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與同事和學校領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同時,班主任還需要有健康的人格,包括積極樂觀的情緒、豁達開朗的心胸、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廣泛的興趣等。這是在培養人、教育人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成熟的、積極的心理素質。一個具有健康人格的班主任才能有飽滿的熱情迎接工作,并且在工作中充滿動力來愛自己的事業,愛自己的學生。
一個優秀的班主任,一定是一個熱愛教育,熱愛學生的好老師。前蘇聯經典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因為熱愛事業,我可以一往無前,風雨兼程,也可以披星戴月,鞠躬盡瘁。因為深愛著我的每一個學生,我會深情地贊美學生的優點;也會寬容地面對學生的缺點;我會因尖子生的收獲與成功而歡欣振奮,也會因后進生的進步與成長而由衷高興。
班主任工作是高尚而神圣的職業,無論是在大的社會主義建設中,還是在小的學校教育工作中,班主任都有舉足輕重的特殊地位。他們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是一道獨特的風景,他們愛每一位學生,把所有的愛奉獻給每一位學生。
沒有完美的教育,但有著美麗的責任和使命。為了這份世界上最美的職業,我們應該也必須努力去做一名優秀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