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類電視節目作為一個重要的節目類型在當下可謂是大放異彩,而主持人作為一檔節目的核心與靈魂則對節目產生著巨大影響,以優秀節目《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和其主持人董卿為例,探究文化類電視節目主持人風格新特征。
關鍵詞:文化類電視節目;主持人;風格特征;董卿
在當下廣播電視領域泛娛樂化充斥的大背景下,文化類電視節目可以說是逆向而生,作為一股強大力量煥發出了勃勃的生機與活力。以中央電視臺(2018年3月后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為例,自2017年至今相繼推出了《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朗讀者》、《國家寶藏》、《經典詠流傳》、《信·中國》、《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朗讀者》第二季等極具創新性和巨大吸引力的文化類電視節目,掀起一陣陣的收視旋風。對于一檔節目的成功,主持人作為其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一環,也以其自身的風格特征深刻影響著節目的走向。董卿,作為一名優秀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在《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中均有令人稱贊的表現,憑借自身清新脫俗的風格特征使得節目得到廣大受眾的追捧。
一、更為豐富的知識素養
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增多,對于文化需求的質量也逐漸提高。在以往的文化類電視節目中,主要是以文化傳播、寓教于樂為主,主持人則是根據節目要求起到串接作用。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國民文化水平的普遍提升,人們不再滿足于簡單、表面的節目形式,而是要求“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尋求更加深刻而細致的內容。因此,文化節目主持人作為溝通知識與受眾的橋梁,自然需要更加高水平的人文知識素養,才能對節目內容進行深刻剖析和解讀,對節目進程進行合理有效的把控。
在《中國詩詞大會》中我們不難發現,在每期董卿都會用詩句開場,隨后的答題環節,對于詩詞董卿總有著自己的解讀,也會與康震、蒙曼幾位教授侃侃而談。例如第三季《中國詩詞大會》的第一位選手第一道題是《詠鵝》,蒙曼對此補充,除駱賓王之外,李白、杜甫也都是年少有才,董卿也緊接著說到還有王勃、李賀;在講到唐朝詩人孟郊時,康震講述了宋朝有人對其《登科后》一詩的不滿,隨即董卿也講出了孟郊“小小青蛙穿綠衣,大大螃蟹著紅袍”的童年趣事。在《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上,每一道題目的背后,無不凝聚著主持人在臺下的反復查閱、精心準備,這才造就了這檔豐富的知識文化盛宴。
《朗讀者》里,亦可以看到董卿極高的文化修養。每一期《朗讀者》都是以一個詞語作為本期立意,朗讀嘉賓圍繞詞語,分享書中人物以及自己的心路歷程。因此,這就需要主持人對于每一本選讀的著作、每一位著作的作者、著作中所涉及到的人物等相關內容內化于心。例如,在第一季的第一期,開場董卿在與濮存昕的交談中,就將老舍和宗月大師的往事幾句話簡單道來。作為《朗讀者》制作人兼主持人的董卿,對于節目的整體把控十分嚴格。在確定主題、遴選書目、邀請嘉賓等環節,都需要細細考慮、合理搭配,如此,才能使得這檔節目的文化內涵得以凸顯。而在這背后,則是董卿對于文學藝術作品孜孜不倦的學習與思考。
二、更加深切的情感關懷
在董卿的兩檔節目中,我們也能看到主持人對于每一位選手、嘉賓深切的情感關懷。《中國詩詞大會》的選手來自五湖四海,年齡跨度也比較大,董卿會根據不同選手的個人特點,采取風趣幽默的語言方式進行溝通交流;《朗讀者》中每位嘉賓都有訪談的部分。在采訪間,主持人和嘉賓坐在沙發上輕松交談,仿佛就像是朋友之間嘮嘮家常,溫婉知性的董卿在進行訪談時也盡顯對于嘉賓的關懷和照顧。
《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第一期中,第一位選手沈子楊是個“10后”的小朋友,在沈子楊最后退場的時候,董卿關切地問道:“你還是有點害怕是不是”,并鼓勵沈子楊說,“在經過了這樣一次對自己的挑戰之后,你會變得更加勇敢”。由此可以看出,主持人與小選手短暫的話語中,卻透露著對于小選手的關懷和激勵。
《朗讀者》第二季的第一期中,“您好,薛校長,歡迎您”、“你好,姚明”、“您好,宗總”,在訪談前,董卿會主動與每一位嘉賓找招呼并握手,臉上洋溢著親切的笑容,這些看似簡單的禮儀卻體現著一個主持人深切的情感關懷;同時,這也拉近了主持人和嘉賓之間的距離,使嘉賓感到賓至如歸,為接下來的談話營造出輕松愉悅的氛圍。在訪談間,董卿與嘉賓談笑風生,每一位嘉賓的故事董卿也是做足了功課。在與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的對話中,“我知道您是來自山東臨沂的一個農村家庭”、“后來您就報考了山東大學的物理系”,這些話語無不體現主持人對于嘉賓的重視,而嘉賓對于主持人的有備而來也是頻頻點頭表示肯定。主持人的副語言也是其情感的重要表現之一。當濮存昕說到他小時候是一個殘疾的孩子,董卿的臉上自然流露出了驚訝的神情;在薛其坤講述兩次考研時,高等數學和大學物理先后均只考了39分,董卿也隨著嘉賓輕松一笑。在與嘉賓的采訪互動中,主持人的情感投入,也使得嘉賓樂于參與到訪談之中,與觀眾敞開心扉分享人生經歷。
三、結語
相較于以往的文化類電視節目,當下熒屏熱播的節目形式更為豐富多彩。這對于主持人來說也是一個巨大挑戰,要求著主持人必須擺脫以往陳舊的主持模式,明確自己的風格新特征。董卿端莊大氣、知性沉穩且飽讀詩書的優秀風格特征深深吸引著觀眾,也造就了《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等優秀文化類電視節目的巨大成功。作為一名文化類電視節目主持人,應從內到外豐富自身內涵、提升個人修養、涉獵廣泛學識,在此良好的綜合素質基礎上,從而創作出更加優秀而成功的電視文化作品,來服務廣大人民的文化生活。
【參考文獻】
[1]安珊珊.淺析董卿的訪談技巧——以《朗讀者》為例[J].《現代語文》,2017(08):43-45.
[2]孟祥玉.電視文化類節目主持人綜合素養探析[J].《文教資料》,2017(29):71-72.
作者簡介:
鮑寧(1994—),男,漢族,河北石家莊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播音與主持藝術。
【基金項目】
2018年河北傳媒學院碩士研究生創新資助項目HCCXZZ201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