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回族作為少數民族之一,它的美術裝飾元素是其文化宗教審美的具體表現,有著鮮明想民族特征?;刈迕佬g裝飾元素中既有著伊斯蘭教的圖案風格,還吸收了漢族傳統文化圖案的形成規律,將這些元素相融合,最終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裝飾效果,這些美術裝飾元素給回族的文化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也促進了我國少數民族美術裝飾元素的繼承與發展。
關鍵詞:回族;美術裝飾元素;特點
回族是以伊斯蘭教為發展源泉的,在回族人民的日常生產生活中,伊斯蘭教教義占據著主要的地位,同時也影響著回族人民的審美意識與視覺藝術,這些影響都體現在其色彩、紋樣等多個方面,在這其中裝飾圖案最能體現出回族文化宗教信仰的審美特征。我國經過長久的民族融合,各民族之間的文化相互滲透,都有了各自獨特的文化風格,回族的美術裝飾元素就具有這樣的特征,在融合了漢族傳統圖案構成規律的基礎上,形成了具有伊斯蘭裝飾風格的圖案,并應用在日常的生產生活上。
一、回族裝飾形成原因
回族信仰伊斯蘭教,回族的裝飾也起源于伊斯蘭裝飾藝術。但是受到中國文化的熏陶和長久的社會影響,演變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回族裝飾紋樣。
(一)伊斯蘭藝術的直接影響
回族文化將伊斯蘭文化作為文化的信仰核心,伊斯蘭教具有嚴格的宗教信仰,他們相信“除真主外,別無神靈”,宇宙只有獨一至尊的真主—安拉,因此嚴禁偶像崇拜和多神論,這也在裝飾內容上劃定了題材范圍,回族穆斯林嚴禁在服裝裝飾上、建筑裝飾和家居裝飾中繪制人物、動物的圖案,因此無生命的抽象化裝飾紋、植物紋樣和書法紋就成為回族裝飾紋樣的表現素材,這也形成了回族裝飾紋樣獨特的裝飾風格。
(二)社會環境的后天影響
隨著國家擴展,民族強盛,貿易往來,唐初至宋的五六百年期間,伊斯蘭民族通過絲綢之路來到了中國,不僅帶來了伊斯蘭的文化和宗教信仰,還促成了漢蒙維等民族的大融合。這些人駐中國本土的回族信仰伊斯蘭教,帶有明顯的伊斯蘭宗教文化的特征,裝飾藝術上雖然仍以伊斯蘭藝術為文化背景,但經過了數百年在中國本土的發展,多數回族穆斯林都結合地域文化和傳統風俗發展演變了多樣性的回族裝飾紋樣。
二、回族裝飾紋樣的構成特點
在紋樣的組織上,采取布滿的手法,具有“布滿”、“對稱”、“均勻”的裝飾特色,細膩而不繁褥、飽滿而不擁塞、華貴而不矯作、工整而不匠氣。在形式上,細密工整、精巧華麗是伊斯蘭教美術也是回族裝飾在具體對象上表現出來的特色;在內容上,包容性和延續性是伊斯蘭教美術的突出特點?;刈逖b飾圖案在紋樣與紋樣的裝飾構成中,構成結構同我國傳統裝飾圖案的構成規律非常相似。在二方連續的帶狀裝飾中,將單獨紋樣用小同的結構排列、無限延伸,達到裝飾的效果,圖案的構成結構有均衡式排列,將紋樣等距離等大小均勻排列。連續構成的裝飾豎條或橫條具有均衡、協調、統一的視覺感受。折線式排列則將單獨紋樣按照曲折的視覺效果進行布局的構圖,具有變化、對比、參差錯落的幻覺美感。還有散點式、波線式、自由式的結構圖,所形成的裝飾效果各有特點,但總體上回族二方連續裝飾圖案具有構圖飽滿、內容豐富、變化無窮、均勻寧靜、精細莊重的視覺效果,廣泛用于建筑器皿、工藝品、地毯等物的裝飾上。作為獨立裝飾的方形圖案同我國傳統四方連續圖案有著較大的區別和聯系,它沒有固定小變的構成規律,根據裝飾的需要進行構圖,但裝飾內容(紋樣)要符合伊斯蘭教的基本約束,構成u面的紋樣是植物紋樣、幾何紋樣、文字紋樣、建筑紋樣為內容的紋樣。畫面中央的主圖案可以是文字紋樣也可以是其他兩種紋樣,畫面構成主次分明,賓主關系通過主紋樣在畫面中央的位置和所占的面積大小來確定。輔助圖案有幾種紋樣的綜合構成,也有一種紋樣為主的構成,這種獨立裝飾的圖案多使用于室內主體裝飾、地毯裝飾,具有強烈的回族特征,它與伊斯蘭細膩、華麗的裝飾風格相比又顯得簡潔明快,具有回族標志性的裝飾作用。
三、回族裝飾紋樣的色彩表現
由于伊斯蘭民族受到沙漠為主的地理環境的影響,使得他們對綠色、生命和力量充滿渴望;為了適應氣候和太陽光照的高強度,伊斯蘭民族便用白色頭巾包頭,著白色長袍,以起到遮陽避暑的作用。伊斯蘭文化對色彩的認同深深的影響了回族裝飾色彩的審美心理,并逐漸演化為穆斯林民族的特定審美色彩體系,綠色、藍色、白色、黑色成為他們的標志色,并且成為一種民族的色彩符號。
(一)服飾紋樣的裝飾色彩
回族服飾根據性別、年齡、地域和季節的差異,服飾顏色隨之改變。但是整體遵循淡雅樸素的色調。衣服、帽等顏色上主要選用白、綠、黑色為主,稍微年長的會配以藍、灰色,中青年多以藍、紅色稍亮的顏色為主。佩戴回回帽大多以白色為主,冬季是以黑色、灰色為主,已婚的青年和中老年多佩戴黑青色的號帽。號帽上紋樣遵循回族裝飾紋飾的整體風格,主要有清真寺彎頂建筑圖案,二方連續反復出現、有窗格裝飾,象征著家宅平安、有星月時光象征著生命力、有植物紋和幾何紋,比如連珠紋和菱形紋組合使用、阿拉伯文“真主至大”的裝飾?;刈迮訛榱搜匾u伊斯蘭民族躲風沙、講衛生的習慣,繼續戴白青綠三色的蓋頭,多有團花紋進行裝飾。
(二)建筑紋樣的裝飾色彩
藍綠色是回族穆斯林最喜愛的顏色,在清真寺、拱北等宗教建筑物中大量出現,建筑裝飾多依附于磚雕和木雕,布滿植物紋和幾何紋,具有很強的民族特色。比如清真寺最具特色的綠色彎頂和白色石膏柱代表著宇宙蒼彎的浩瀚與人對真主想象的無極與圓滿。白色也是回族建筑中常見的顏色,大面積的白色裝飾,顯得空間更寬敞明亮。
總 結:
回族美術裝飾圖案在多元文化和觀念相互滲透影響下形成了獨具魅力的民族視覺藝術風格。呈現在清真寺建筑、回族工藝品、生活用品、室內裝飾上的幾何紋樣、植物紋樣、文字紋樣、建筑裝飾紋樣,多以二方連續和單獨紋樣的裝飾形式出現。色彩則以藍綠為主調的裝飾風格為主,突出了“清真”的回族格調和濃郁的宗教特點。
參考文獻
[1]陳晨.回族美術裝飾元素的構成特點與教學實踐運用[J].現代裝飾(理論),2015(09):17.
[2]楊占河.回族美術裝飾元素的構成特點[J].美術大觀,2010(09):30-31.
作者簡介
王擒龍 女 甘肅 1978年6月 碩士 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