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與經濟的持續發展,現代化建設已經不再局限于物質層面,精神層面的現代化建設同樣至關重要,即廣大人民群眾的知識能力、文化程度均需要跟隨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提升。這就對圖書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及服務的創新就成為新形勢下圖書館各項工作開展的關鍵所在。鑒于此,本研究分別從管理、服務兩個層面,提出幾點創新措施,僅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圖書館;管理及服務;創新;措施
“互聯網+”時代的全面到來,廣大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斷增長,社會參與、公共服務以及用戶主體的現代圖書館理念逐漸深入人心。與此同時,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技術迅猛發展的推動下,各種新興技術開始在社會各個行業、各個領域進行廣泛的滲透。圖書館自然也不例外,各級政府開始全面推進包含圖書館在內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全民閱讀”的盛行,不僅是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是全面提升國民科學文化素養的關鍵途徑。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持續深入的新形勢下,圖書館管理及服務的創新就成為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焦點。
一、圖書館管理創新
(一)建立基于精細化理念的管理制度
作為一種新興的管理理念,精細化能夠針對細節進行有效的把控,實現管理質量整體的提升。要想創新圖書館管理工作,則應當將精細化理念應用到管理制度的優化中來,使得管理制度能夠滲透到細節,使得各項工作的開展均能夠實現操作性強、有章可循、細致具體的目標。具體來說,精細化理念的應用,必須要從制度精細化著手,針對現有的各項規章制度進行系統的分析,主動引入新興的管理理念,針對細節部分進行細化,使得管理制度在橫向上能夠實現從模糊、粗放、籠統轉變為清晰、集約、具體,在縱向上能夠有效適應也太模式、發展潮流的持續變化。與此同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深入,圖書館管理工作必然也會呈現為動態發展的進程,這就需要圖書館管理制度也需要進行動態的優化調整,始終保持管理制度的規范化、前沿性。
(二)建立健全管理人員激勵體系
構建科學合理的激勵體系是進一步調動圖書館工作人員主觀能動性的關鍵途徑,同時也是實現圖書館管理創新的重要基礎。對圖書館來說,應當充分結合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發展形式,構建外在體系與內在體系充分結合的激勵體系。從外在激勵體系來看,其主要包含針對工作人員進行福利、獎金等方面的激勵,同時也包含館員職位榮譽感、職位消費等方面的激勵。從內在激勵體系來看,其主要包含教育培訓激勵、組織內部提拔激勵、績效考核激勵以及創新服務項目團隊建設等方面[1]。具體而言,通過團隊合作氛圍建設、創新服務項目的團隊精神建設以及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對于工作人員的進步與成長的最佳激勵模式,圖書館應當從多角度、多層面的工作績效來全面評價廣大工作人員在創新服務方面的績效情況,使得教育培訓能夠成為吸引、留住工作人員的重要因素,并且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晉升體系,使得管理人員均能夠獲得良好的職位滿足感與合理的成長空間。
二、圖書館服務創新
(一)提供具有特色的資源服務
資源服務作為圖書館提供的基礎服務,其本身是否具備特色,關系到圖書館服務的整體質量。這就需要圖書館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提供具有特色的資源服務:首先,基于圖書館自身收藏的各種文獻資料來開展特色服務。一直以來,文獻資料收集均是特色服務當中的重要內容,對于圖書館文獻資料收藏來開展特色服務需要主義兩點,一是注重局部個性,二是重視書籍收藏方面的差異性。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與信息化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文獻資料的類型也進一步增長,其均能夠作為圖書館特色服務創新的入手點。其次,基于關內信息資源開展的特色服務。信息資源作為圖書館服務當中的基礎內容,各個圖書館應當高度重視“互聯網+”時代信息服務的收集整理工作,針對自身信息資源進行不斷的更新發展,開展個性化的信息資源展示與服務[2]。
(二)基于新興科技提供信息服務
當前這個社會已經全面進入到快節奏的“互聯網+”時代,移動閱讀正是當前這個時代最為顯著的閱讀特征。為有效適應移動閱讀,圖書館應當主動引入各種新興科學技術,基于讀者學習、生活、工作習慣方面的眾多變化,充分利用新興的社交平臺、網絡平臺來提供信息服務。比如,圖書館可以引入微信這個具有極高普及度的社交軟件來開展相應的信息服務,通過深入分析微信公眾號平臺的實際情況與具體功能,綜合參考自身發展情況、讀者相關需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以及互聯網發展趨勢,設計具有特點的微信公眾號服務平臺,通過微信公眾號為廣大受眾群體提供針對性、個性化、系統、及時的信息服務。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對圖書館而言,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僅意味著調整,同時也意味著機遇。這就需要圖書館深入分析新形勢下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相關要求,同時基于自身實際及未來發展戰略,針對管理及服務進行全面的改革創新,進一步提升圖書館管理及服務的質量,全面推動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有序建設。
參考文獻:
[1]陸和建,姜豐偉,王蕾蕾.我國基層公共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創新實證研究——以濱湖世紀社區圖書館社會化運作為例[J].圖書館,2016(08):104-107.
[2]韓麗風,王媛,劉春紅,王云.學生讀者深度參與圖書館管理和服務創新的實踐與思考——以清華大學為例[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3,31(04):26-30.
作者簡介:
李梅(1970—),女,四川隆昌,大學本科,副研究館員,貴州省圖會員,貴州省銅仁學院圖書館工作,在全國公開刊物上發表論文數篇,專著一部。研究方向:讀者服務。